黃芪腸瘍湯

黃芪腸瘍湯,所為師祖傳秘方,此方藥材取自苗嶺深山,藥性和緩,藥效強勁。多以肝氣犯胃和脾胃虛寒最為常見,而十二指腸潰瘍又以脾胃虛寒者居多。

基本信息

產品介紹

【方劑名稱】黃芪腸瘍湯
【藥材成分】獨腳蓮、玉竹、龍葵、苦參等苗嶺天然藥材。
【性狀規格】苗藥飲片及藥粉;160克/付。
【主治疾病】十二指腸潰瘍
【用法用量】一日一付,每日三次,每次一碗,(即早、中、晚各一碗,每碗約150~200ml),15付為一療程。
【用藥須知】1、服藥期間忌食辛辣肥膩之物,忌酒,忌糯米等促進胃液分泌食物;
2、注意飲食衛生,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孕婦及有過敏反應者慎用。

病因分析

肝氣犯胃,脾胃虛寒
多以肝氣犯胃和脾胃虛寒最為常見,而十二指腸潰瘍又以脾虛寒者居多。疼痛喜溫喜按,得食痛減,半夜作痛等皆是脾胃虛寒之症。本病是在慢性胃脘痛基礎上,病邪阻滯的實痛、熱痛。病初起自脾胃,後波及肝及其它臟腑。然基礎之慢性胃脘痛,或由寒邪、食積阻滯;或肝氣犯胃;或脾胃虛寒;或瘀血凝滯所致,各不相同。
(1)脾胃虛寒:症見脘腹隱痛或冷痛,遇冷痛甚,得熱痛減。或飢時痛甚,餐後痛減。畏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脈濡緩或沉細無力。
(2)胃腑血瘀:脘腹脹悶或痛,刺痛固定不移。痛處拒按或有嘔血、黑便、眼周晦暗、舌紫,脈弦或遲澀
(3)氣滯熱痛:症見脘腹脹滿,攻竄不定,得暖氣脹減,郁怒則加劇,苔薄,脈弦,或見餘熱未清,煩渴口乾,腹脹滿不舒,腹疼拒按,苔黃,小便短赤等乃餘熱未清,灼傷津液之徵。

產品成分

獨腳蓮:性冷,味苦,入熱經。苗醫常用來治療消化道潰瘍疾病,單方或複方經常用到。獨腳蓮對治療十二指腸潰瘍有獨到功效。
玉竹:味甘,性平。歸肺;胃經。玉竹味甘多脂,質柔而潤,是一味具有潤肺滋陰、養胃生津的良藥,可快速癒合十二指腸潰瘍面。
龍葵:性寒,味苦、微甘。有清熱,解毒,活血的功效。龍葵能有效降低消化液對十二指腸的刺激和腐蝕,對治療十二指腸潰瘍有顯著療效。
苦參:味苦;性寒。每年春秋兩季採收。苦參主治腸風便血,濕熱瀉痢,濕毒瘡瘍,消化道潰瘍等疾病,有清熱燥濕的功效。

日常護理

1、避免用強烈促進胃液分泌的調料和食物,如酒類、香精(做糕點用)、桂皮、大料等;以及檸檬汽水、咖啡、濃茶和肉湯、雞湯、蘑菇等原料;還有煙燻臘制的魚、肉、火腿及油煎炸和油膩食物。
2、禁用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豆芽菜、圓白菜、白蘿蔔等,以及含有揮髮油的蔬菜,如蔥頭、生蒜、生蔥、小茴香等亦應忌用。
3、禁用含嘌呤較多的食物,如黃豆、蠶豆、豆腐絲、豆腐乾、熏乾等,因為他有促進胃液分泌作用,並造成粗糙植物纖維對胃黏膜的機械刺激作用,同時在胃內停留長達4--5個小時,還易產氣,故應禁用。
4、不宜食用糯米食品。糯米和其他糧食一樣,主要成分也是澱粉,他們都是由多種葡萄糖分子,經過縮合、失水而形成。但由於糯米澱粉中葡萄糖分子縮合時,其連線方式與其他糧食澱粉有所不同,因而糯米經過煮熟之後,無論是糯米飯,還是糯米製作的其它食品,其粘性均較大,正常人吃後,也較難消化,滯留在胃內的時間長,從而刺激胃壁細胞及胃幽門部的細胞,是胃酸分泌增加。潰瘍病人食後,往往會是疼痛加劇,甚至誘發胃穿孔,出血。因此,潰瘍病人不宜吃糯米食品。
5、忌食多量味素、酸辣及過鹹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味重會刺激胃酸分泌,少量的生薑和胡椒,可暖胃和增強胃黏膜的保護作用。
6、忌飲食無律無度。宜少吃多餐,避免飢餓痛,疼痛時可吃一兩塊蘇打餅乾。
7、忌冰凍和過熱飲食。飲食溫度適中,飲茶、湯不宜過熱。
8、忌食太葷、太油和煎炸的食物。飲食中以易消化食物為主。
9、忌飲酒、濃茶和咖啡。特別是,對胃刺激過大,會使潰瘍擴大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