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苓連湯

葛根苓連湯

《葛根芩連湯》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論研究部分介紹了葛根芩連湯的來源、組成與用法、功效與主治等;中篇臨床研究部分介紹了葛根芩連湯在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中的臨床套用;下篇實驗研究部分系統總結了葛根芩連湯在製劑與藥理方面的研究進展。《葛根芩連湯》內容豐富,側重於臨床,適合於廣大中醫、中藥專業臨床及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葛根芩連湯》是難病奇方系列叢書之一。
詮釋經方奇方,探究臨床套用與作用機制。
葛根芩連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由葛根、黃芩、黃連、甘草4味藥組成,有解表清里、升清止痢之功,症見身熱、下痢。《葛根芩連湯》理論研究部分探討葛根芩連湯的組成、用法、功效、適應證、套用範圍、組方原理及特點、古今醫家評述、方劑的現代理論研究。臨床研究重點介紹研究者對葛根芩連湯的系統性的臨床觀察以及大量臨床醫家的醫案和經驗總結。試驗研究探討葛根芩連湯的每一味中藥的現代藥理,並以此為基礎研究該方治療各系統疾病的作用機制。

圖書目錄

上篇 理論研究
第一章 概述
一、葛根芩連湯的來源
二、葛根芩連湯的組成及用法
三、葛根芩連湯的功效與主治
四、葛根芩連湯的臨床套用
第二章 歷代醫家對葛根芩連湯的論述
中篇 臨床研究
第一章 內科病證
第一節 消化系統疾病
一、細菌性痢疾
二、病毒性腸炎
三、慢性結腸炎
四、放射性結腸炎
五、上消化道出血
六、偽膜性腸炎
七、腸易激綜合徵
八、五更瀉
九、消化道腫瘤所致腹瀉
十、潰瘍性結腸炎
十一、放射性直腸炎
十二、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
十三、大腸癌
十四、急性非感染性腹瀉
十五、急性胃腸炎
十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腹瀉
十七、酒精性肝病
第二節 內分泌系統疾病
一、糖尿病
二、糖尿病性腹瀉
三、糖尿病胃輕癱
第三節 呼吸系統疾病
一、肺源性心臟病
二、禽流感
三、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四、支氣管哮喘
五、肺炎
六、發熱
第四節 心血管系統疾病
一、頸動脈粥樣硬化
二、冠心病
第五節 神經系統疾病
一、頸源性頭痛
二、偏頭痛
三、三又神經痛
四、枕神經痛
第六節 免疫系統疾病
急性風濕熱
第二章 外科病證
肛腸病術後
第三章 婦科病證
妊娠泄瀉
第四章 兒科病證
一、中毒性菌痢
二、糖源性腹瀉
三、鼠傷寒沙門菌腸炎
四、輪狀病毒性腸炎
五、發熱
六、病毒性心肌炎
七、小兒厭食症
八、皰疹性咽峽炎
九、麻疹
十、流行性腮腺炎
十一、手足口病
十二、猩紅熱
第五章 男科病證
前列腺炎
第六章 骨科病證
頸椎病
第七章 皮膚科病證
白塞綜合徵
第八章 耳鼻喉科病證
一、慢性化膿性鼻突竇炎
二、萎縮性鼻炎
三、急性扁桃體炎
第九章 口腔科病證
一、口腔潰瘍
二、慢性唇炎
三、神經性舌炎
四、舌痿
五、牙痛
下篇 實驗研究
第一章 製劑研究
第二章 藥理研究
第一節 葛根芩連湯中各組成中藥的藥理研究
一、葛根
二、黃芩
三、黃連
四、甘草
第二節 葛根芩連湯的藥理研究

文摘

上篇 理論研究
第一章 概述
一、葛根芩連湯的來源
葛根芩連湯來源於東漢末年張仲景所著《傷寒論》第34條:“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現多簡稱為葛根芩連湯。一般認為本方有解表清里之功,主治身熱下利,胸脘煩熱,口中作渴,喘而汗出的病證。
二、葛根芩連湯的組成及用法
【組成】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渚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現代多水煎服或用煎藥機煎煮。
三、葛根芩連湯的功效與主治
(一)方中藥物的功效與主治
1.葛根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根的乾燥根。秋、冬兩季採挖。野葛多趁鮮切厚片或小塊乾燥而成;甘葛根習稱“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黃熏後,稍乾,截段或再縱切兩半,乾燥。生用或煨用。葛根首載於東漢《神農本草經》,在唐代以前認為,野葛人藥最好,而甘葛主要用作食療方面,也可入藥用,品質遠不及野葛,故《傷寒論》中的葛根黃芩黃連湯所用葛根應為野葛。2005年版《中國藥典》亦將甘葛作為粉葛、野葛作為葛根分列收載和使用。
【性味歸經】甘、辛,涼。歸脾、胃經。
【功效】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發表透疹,昇陽止瀉,解酒毒,療金瘡。
【主治】
(1)用於表證發熱,項背強痛。葛根輕清發散,善解腠理,為出入表里之良品,外則疏風退熱,內則濡潤經筋,舒緩強急;葛根又為足太陽膀胱經引經藥,項背為其所過,故對緩解項背肌肉攣急疼痛有特殊效果。傷寒表實之惡風、無汗、項背強几几,常與麻黃、桂枝、芍藥等配伍(《傷寒論》葛根湯);傷寒表虛之汗出,惡風,項背強痛,常配伍桂枝、白芍等(《傷寒論》桂枝加葛根湯);風寒感冒,郁而化熱,發熱重,惡寒輕,頭痛無汗,目痛鼻乾,眼眶痛,常與柴胡、石膏、羌活等同用(《傷寒六書》柴葛解肌湯);項緊、項強、頸部轉側不利等(包括各種類型的頸椎病),無論因寒、因熱、因濕、因痰、因瘀,皆可配伍黃芪、天麻、牛蒡子、僵蠶、桂枝、白芍等用之(上海石仰山教授的頸椎病方)。
(2)用於熱病口渴、陰虛消渴。葛根能升發脾胃清陽之氣,上行以輸布津液,生津止渴,是治療消渴的重要藥物,單用葛根一味即可退熱生津。腎虛胃燥之消渴病,口渴尿多,睏倦氣短,脈虛細無力,酌配天花粉、黃芪、知母、山藥、五味子、雞內金等(《醫學衷中參西錄》玉液湯);千金翼方中載葛根丸,主消渴方,配伍瓜蔞、鉛丹、炮附子去皮,上四味,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子,飲服十丸,日三服,治日飲一石水者,春夏,減附子;氣陰兩虛之消渴,可配黃芪、生地、蒼朮、玄參、丹參等用之(祝諶予教授的降糖對藥方)。
(3)用於麻疹不透。葛根辛涼而善散鬱火,功擅透發麻疹。麻疹初起,表邪外束,或疹出不暢,酌配升麻、芍藥、甘草等(《閻氏小兒方論》升麻葛根湯);用於透發毒疹,與麥門冬、升麻等配伍(《景岳全書》葛根麥門冬散)。
(4)用於熱泄熱痢、脾虛泄瀉。葛根能升發脾胃清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而奏止瀉痢之功。治療表證不解,邪熱人里,身熱,下利臭穢,肛門灼熱,苔黃脈數,常配黃芩、黃連(《傷寒論》葛根黃芩黃連湯);用於脾虛泄瀉,可配人參、白朮、木香等同用(《小兒藥證直訣》七味白朮散)。
(5)用於高血壓頸項強痛。近幾年在臨床套用方面有所發展,發現它對高血壓頸項疼痛有效。20世紀70年代范禮理研究員研製成功“愈風寧心片”(葛根黃酮製劑),用於治療高血壓、神經性頭痛等症。
(6)用於熱痹。葛根辛甘無香燥之傷,甘涼無寒凝之阻,發表邪,昇陽氣,生津液,潤經筋,活血通脈,作用平和,可耐久服。用於肢節紅腫熱痛之熱痹,可配伍黃柏、牛膝、薏苡仁、忍冬藤用之。現代醫學中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四肢麻木、疼痛、感覺障礙,亦可歸於痹證,套用葛根,一物兩擅其功,標本兼顧,常與黃芪、牛膝等益氣通絡之品相配。
《神農本草經》: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脅風痛。生根汁,寒,治消渴,傷寒壯熱。花,主消酒。粉,味甘,大寒,主壓丹石,去煩熱,利大小便,止渴。小兒熱禿,以葛根浸、搗汁飲之,良。
甄權:治天行上氣,嘔逆,開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煩渴。熬屑治金瘡,治時疾寒熱。(《藥性論》)
蘇敬:味甘,平,無毒。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脅風痛。生根汁,大寒,療消渴,傷寒壯熱。(《新修本草》)
陶弘景: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脅風疼。生根汁,療消渴,傷寒壯熱。其花可解酒毒。(《名醫別錄》)
唐慎微:葛根,味甘,平,無毒。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脅風痛。(《證類本草》)
張元素:味甘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發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酒中之奇毒;治往來之溫瘧。葛根止渴解酲,發散傷寒消熱毒。(《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繆希雍:葛根稟天地清陽發生之氣,其味甘平,其性升而無毒。入足陽明胃經。解散陽明溫病熱邪之要藥也。故主消渴,身大熱,熱壅胸膈作嘔吐。發散而升,風藥之性也,故主諸痹。生氣升騰,故起陰氣。甘者,土之沖氣,春令少陽,應兼微寒,故解諸毒,及《別錄》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甘能和血而除熱,故又主療金瘡止痛,及脅風痛也。(《神農本草經疏》)
凌奐:發汗昇陽,生用能墮胎,蒸熟散鬱火,化酒毒,止血痢。能舞胃氣上行,治虛瀉之聖藥。鮮葛根汁大寒,治溫病火熱,吐衄諸血。(《本草害利》)
2.黃芩唇形科植物黃芩或滇黃芩黏毛黃芩和麗江黃芩的根。黃芩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又分為“子芩”與“枯芩”。“子芩”為其新根之堅實者,又稱“條芩”;“枯芩”為其宿根之中空者,又稱為“宿芩”。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胃、膽、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
(1)用於氣分熱結。中上焦熱盛,高熱煩渴,面赤尿赤,苔黃脈數,配薄荷、梔子、大黃等(《和劑局方》涼膈散);黃芩假其降火而降痰,瀉肺火,除膈上熱痰,用於肺熱壅盛,咳嗽稠黏,可單用(朱丹溪清金丸);氣分火毒熾盛,配伍黃連、黃柏、梔子同用(《外台秘要》黃連解毒湯);風熱痰所致之眉框痛,與黃芩、白芷等分為末,茶清調敷(朱丹溪)。
(2)用於血分熱結。產後血虧陰虛、風邪人里化熱,四肢煩熱,與生地、苦參相配,清熱解毒,養血滋陰(《千金方》三物黃芩湯)。陽盛血熱,月經量多,合用四物湯,加入白朮使用(《女科百問》當歸飲);心火熾盛,舌上有黑孔,出血如湧泉,戎鹽、黃芩、黃柏、大黃各75g,人參、桂心各30g,甘草15g,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千金方》戎鹽丸)。
(3)用於濕熱下痢、濕溫身熱、濕熱黃疸。黃芩性味苦寒,功檀燥濕清熱,善清肺、胃、膽及大腸之濕熱,尤長於清中上焦之濕熱。治療濕熱下痢,酌加木香、檳榔、大黃、黃連、當歸、肉桂(劉完素芍藥湯);用於濕溫阻中,胸悶身熱,酌配滑石、蔻仁、通草、豬苓、茯苓、大腹皮(《溫病條辨》黃芩滑石湯);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綿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治療身體面目皆黃,大黃、黃連、黃芩各120g,共研細末(孫思邈《千金方》三黃散)。
(4)用於安胎。黃芩善清熱涼血,血不妄行,乃能養胎。常與白朮配伍,黃芩乃上中二焦藥,能降火下行,白朮能補脾,故黃芩、白朮乃安胎聖藥。可以黃芩、白朮、炒神曲為細末,粥丸,用以安胎;治妊娠傷寒,胎動不安,取黃芩、白朮各等分,研為散(《婦人大全良方》白朮散)。
(5)用於頭痛。黃芩90g(一半酒制,一半炒),川芍15g,柴胡21g,炙甘草45g,黃連、防風、羌活各30g,上為細末,每次6g,人茶水調如膏(李東垣《蘭室秘藏》清空膏)。
(6)用於風疫。治療風疫,脈浮數而不弱,頭項強,腰脊痛,發熱惡風,與桂枝相配,巧收涼肌清熱之功(《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桂枝湯加黃芩)。
《神農本草經》:主諸熱黃疸、腸辟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陶弘景:黃芩,味苦,平,大寒,無毒。主治諸熱,黃疸,腸澼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傷。治痰熱,胃中熱,小腹絞痛,消谷,利小腸,女子血閉、淋露、下血,小兒腹痛。(《本草經集注》)
汪切庵:苦,寒,無毒。除一切熱,解諸般淋。血痢腹痛,火嗽喉腥。瀉中焦實火,退脾家濕熱,清火安胎,逐水解渴,利胸氣,消膈痰,療黃疸,治血閉。兼清肌表鬱熱,最除往來寒熱,平癰疽瘡瘍,退目赤腫痛。腹痛因寒者忌之。脈遲者忌之。(《本草易讀》)
張元素:瀉肺經熱,一也;夏月需用,二也;去諸熱,三也;上焦及皮膚風熱風濕,四也;婦人產後養陰退陽,五也;利膈中氣,六也;消膈上痰,七也;除上焦熱及脾濕,八也;安胎,九也。(《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甄權:治熱毒骨蒸,寒熱往來,腸胃不利,破擁氣,治五麻,令人宣暢,去關節煩悶,解熱渴。(《藥性論》)
日華子:下氣,主天行,熱疾,療瘡,排膿,治乳癰,發背。(《日華子諸家本草》)
李時珍:治風熱濕熱頭疼,奔豚熱痛,火咳,肺屢喉腥諸失血。(《本草綱目》)
東洞吉益:黃芩,治心下痞也,旁治胸脅滿、嘔吐、下利也。(《藥征》)
3.黃連來源於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雲南黃連的根莖。以上三種依次習稱“味連”、“雲連”、“雅連”。在全國多數地區均有分布。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
(1)用於胃腸濕熱、瀉痢嘔吐。黃連大苦大寒,善於清中焦濕熱,治濕熱中阻、氣機不暢之脘腹痞滿、噁心嘔吐,可伍黃芩、半夏、乾薑使用(《傷寒論》半夏瀉心湯);黃連為治瀉痢要藥,治熱痢泄瀉,酌配白頭翁、黃芩、秦皮(《傷寒論》白頭翁湯)。
(2)用於熱毒熾盛煩躁。治熱毒、高熱煩躁、癰疽療瘡,常配黃芩、黃柏、梔子(《外台秘要》黃連解毒湯);用於治氣血兩燔,配伍清血分熱之品玄參、丹皮,如清瘟敗毒飲(《疫疹一得》)。對於上焦熱毒,可套用酒炙黃連,緩和寒性,並引藥上行,以清上焦頭目之火。
(3)用於癰腫癤瘡、目赤牙痛。治目赤腫痛、口舌生瘡,可配伍天花粉、茯苓、當歸(《證治準繩》天花粉丸);胃火上攻,牙痛難忍,配伍生地、升麻、丹皮等(《蘭室秘藏》清胃散)。
《神農本草經》:黃連,味苦,寒。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日(《御覽》引云:主莖傷。《大觀本》無),腸澼,腹痛下利,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
陶弘景:黃連,微寒,無毒。主治五臟冷熱,久下泄澼,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治口瘡。(《名醫別錄》)
唐慎微:黃連,味苦,微寒,無毒。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五臟冷熱,久下泄澼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療口瘡。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連。(《證類本草》)
蘭茂:主治熱氣目痛、背寒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治五臟冷熱,久下泄澼、膿血,消渴。止心腹疼痛。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療口瘡。治五勞七傷。益氣,除煩躁,潤心肺,長肉止血,天行熱疾,贏瘦氣急。一治鬱熱在中,煩躁在心,兀兀欲吐,心下痞滿。主心痛逆而盛,心積伏梁。(《滇南本草》)
汪切庵:大苦,大寒,無毒。手少陰心經藥也。清心退熱,瀉火除煩,鎮肝涼血,解渴止汗。厚腸胃而止瀉痢,開伏梁而瀉痞滿,解癰疽瘡疥之毒,退目痛及眥傷之火。虛寒者勿用。舌苔紅者急用之。(《本草易讀》)
王肯堂:黃連,氣寒味苦無毒,氣味俱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人手少陰經。其用有六:瀉心藏火一也,去中焦濕熱二也,諸瘡必用三也,去風濕四也,赤眼暴發五也,止中部見血六也,張仲景治九種心下痞,五等瀉心湯,皆用之。(《證治準繩》)
張元素: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瀉心火,消心下痞滿之狀;主腸澼,除腸中混雜之物;治目疾暴發宜用;療瘡瘍首尾俱同。(《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陶弘景:黃連稟天地清寒之氣以生,故氣味苦寒而無毒。味厚於氣,味苦而厚,陰也。宜其下泄,欲使上行須加引導。人手少陰、陽明,足少陽、厥陰,足陽明、太陰。為病酒之仙藥,滯下之神草。六經所至,各有殊功。其主熱氣,目痛眥傷淚出,明目,大驚益膽者,涼心清肝膽也。腸澼腹痛下痢,《別錄》兼主泄澼。泄者,瀉利也;澼者,大腸下血也。俗名為髒毒。除水利骨,厚腸胃,療口瘡者,滌除腸、胃、脾三家之濕熱也。久服令人不忘者,心家無火則清,清則明,故不忘。禪家習定多飲苦茗,亦此義爾。(《神農本草經疏》)
4.甘草來源於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莖。春秋採挖,以秋采者為佳。除去鬚根,曬乾,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