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紅棗茶

黃芪紅棗茶

黃芪紅棗枸杞茶顧名思義就是黃芪、紅棗、枸杞這三種材料製成的茶,非常的適合女性減肥,可以有效排除體內的毒素,同時還能美容養顏,同時紅棗還對於女性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如果在喝黃芪紅棗茶減肥時。

基本信息

材料

黃芪3—5片,紅棗3粒。

做法

1、紅棗用溫水泡發洗淨後,去核(不去核會有些燥熱,如果體質比較寒的也可以不去核);
2、黃芪和紅棗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正常煎中藥都需要把藥材泡20-30分鐘,以便於藥性的析出);
3、點火,煮滾了以後轉小火煮20分鐘以上(不要用電磁爐,要用明火)。

功效

黃芪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及蛋白質;紅棗能生津調節內分泌,促進第二性徵發育;花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黃芪紅棗茶黃芪紅棗茶
及油脂。
黃芪,又名黃耆,為植物和中藥材的統稱。
植物黃芪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中藥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
中國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代研究,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胺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天氣漸漸的寒冷,一些體質比較弱又怕冷的人,已經裹的快像粽子了。怕冷也和陽氣不足、氣血雙虛有關。氣血足了,能量也足了,不但不怕冷,臉色也自然紅潤、有光澤,斑點、疤痕也容易消失。
血雙虛的症狀:頭昏眼花、畏寒、手腳冰冷、容易疲倦或沒有力氣、月經不調低血壓等等。常用八珍湯、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當歸補血湯等來調理。不同的體質其用量和側重點都不一樣。這款黃芪紅棗茶,氣血雙補,操作十分簡便,藥材只有兩味:黃芪和紅棗。用量也只是保健量,適合冬季長期飲用
。喝法是喝半個月停半個月,最好根據各人的體質來決定喝法。

營養信息

熱量:105.6大卡

:209.6毫克

碳水化合物:27.12克

:25.6毫克

:20.4毫克

:14.4毫克
維生素C:5.6毫克

用法與注意事項

注意

⒈黃芪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⒉紅棗吃多了會脹氣,因此濕熱重、舌苔黃的人不宜食用
⒊由感冒引起的多汗症不適用。

用法代茶飲用,每日1~2劑,不拘時間。

黃芪泡水喝會有什麼副作用

黃芪性溫而藥力向上升(補氣昇陽),相同劑量時補氣的力量又比黨參大,臨床上藥力和藥勢不易監控,配伍上難以充分協調,使得它在內科使用上有較大的局限性;而春季氣候溫暖,濕熱之氣盛,使用黃芪容易導致以熱助熱,尤其不利於黃芪藥力的充分展開;更重要的是,使用黃芪在中醫臨床上容易補火(性溫補氣)助邪(疾病或一些致病因素),一旦缺乏準確全面的辨證水平和控制其副作用的技術,那補藥入口就可能會變成毒藥,危害很大。
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現“上火”症狀,如面紅、心煩、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壓升高或頭暈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轉病勢。正因為黃芪有上述缺點,所以,被尊為中醫醫聖的張仲景在其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中,非常廣泛地使用人參(主要指黨參)進行補氣,而使用黃芪則只有數條,可見醫聖深刻體會到黃芪藥好難用,不宜濫用
因為身體虛弱,或者年紀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腫。如果屬於“氣虛”,也可以常服黃芪。有慢性腎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腫,中醫治療時,黃芪有時也是常用的中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