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淳耀

黃淳耀

黃淳耀(1605~1645)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一字松厓,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曾組“直言社”,崇禎十六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清順治二年,嘉定人抗清起義,與侯峒曾被推為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館舍。能詩文,有《陶庵集》。

人物簡介

黃淳耀 (1605-1645) 嘉定(今屬上海市)人,初名金耀,字蘊生,一字松厓,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人稱貞文先生。家住楊行,出身於文人為官家庭,天資聰穎,自幼敏而好學。明朝天啟七年17歲時為諸生,崇禎十五年鄉試為舉人,未受官職,家居潛心研讀經籍。次年會試成進士,邑人譽為“人倫楷模,理學正宗”。順治二年(1645)與侯峒曾率嘉定土民守城抗擊清軍,城陷後,與弟淵耀自縊於僧舍。精研經籍,造詣深粹,詩文舊然成家,間有感諷時政之作。

著作

著有《四書大昌》、《詩創》、《史記論略》、《杜詩解》、《陶庵全集》、《甲申日記一卷》等詩書(以上均毀於“八·一三”)《山左筆談》。

《陶庵集》
二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黃淳耀撰。淳耀有《山左筆談》,已著錄。淳耀湛深經術,刻意學古。所作科舉之文,精深純粹,一掃明季剽摹譎怪之習。而平日力敦古義,尤能以躬行實踐為務,毅然不為榮利所撓。如《吾師》、《自監》諸錄,皆其早年所訂論學之語,趨向極其醇正,而平易可近,絕無黨同伐異之風,足以見其所得之遠。文章和平溫厚,矩矱先民;詩亦渾雅天成,絕無懦響。於王、李、鍾、譚餘派去之惟恐若,可謂矯然拔俗。卒之致命成仁,垂芳百世,卓然不愧其生平,可以知立言之有本矣。集為其門人陸元輔所輯,見於《明史》者十五卷。此本為文七卷、文補遺一卷、詩八卷、詩補遺一卷、《吾師錄》一卷、《自監錄》四卷,共二十二卷,乃後人續加增輯以行者也。
---出《四庫總目提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