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賦

黃河賦

黃河賦,屬於當代辭賦作品,是當代著名辭賦家金孟學的代表作品。

概述

黃河賦黃河賦
黃河賦,即“《黃河頌》”。屬於辭賦作品,作者-辭賦家-金學孟。作家的筆觸很哲理,《黃河頌》云:“黃河無罪,為民呼籲!愛人性於自然。布衣散人金學孟於2006年12月3日午後”。
黃河,也稱河,發源巴顏喀拉山脈,流個省區,東營墾利入渤海。《黃河頌》云:“西出青藏,東入渤海。浩浩蕩蕩,撲奔而來。炎黃龍族淵藪,華夏混沌初開。滾滾黃沙,淘盡千古風流;洶洶波濤,滌淨百年塵埃。”。
黃河,像雄獅脊背穹起,越青甘峻岭、跨寧蒙平原、騰晉陝深谷、破龍門而出。《黃河頌》云:“數不盡英雄倍出,看不完壯麗姿態。歧山煙雲去,渭水嵐風藹,雁門將軍行,雞澤英魂在。輕覷西江,睥眄北海。榆關閒度,梓里徘徊。壺口傾盆而下,激盪壯烈情懷。”。
黃河是封建統治中心,人民反壓迫鬥爭不斷。陳勝、吳廣、赤眉、銅馬、黃巾、瓦崗軍、黃巢、王仙芝、李自成、張獻忠等,演出了雄壯史劇。抗戰和解放戰爭,陝甘寧是革命根據地,直至共和國成立。《黃河頌》云:“曾幾何時,始皇慨嘆,築就長城做好漢;漢武揮鞭,馬踏戈壁出秦關;孟德把盞,縱論天下試比看;世民笑談,驃騎虎賁入長安。”。
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兒女,創造了英勇的黃河精神。《黃河頌》云:“曾幾何時,易水瀟瀟,壯士一去不復返;前途漫漫,直驅西域度劫難;昭君出塞,淚撒京都別河岸;蘇武牧羊,懷南淒切大漠汗。”。
黃河變遷,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泛濫威脅,而因泛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1855年(清鹹豐帝5年),改道,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衝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黃河頌》云:“滔滔前進,九曲一迴腸;涌涌奔騰,揮手十八彎。穿峽躍坡,倜儻高原。沓至虎嘯,奔去龍捲。”。
托克托縣位於大青山南麓,黃河上中游分界處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處在呼市、包頭、準格爾三地之“金三角”腹地。黃河流經縣境37.5公里。有新石器時期“海生不浪文化”遺址,戰國雲中古城,唐代邊陲要塞受降城,遼、金、明時期的雲內、東勝城,互市貿易的水旱碼頭河口古鎮;有海眼神泉,千畝湖泊、葦叢南湖水上公園,水面寬闊、氣勢恢弘的黃河上中游分界處,綿延十餘里。《黃河頌》云:“逶逶迤迤,遒宕龍顏;迤迤邐邐,上游瀲灩。托克托縣之上,清澄不染;灌溉區域之間,膏土腴田。”。
黃河-懸河。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叫“懸河”,又稱“地上河”。原因:流域來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開闊淤積沉澱。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在黃河下遊河道內,河床逐年升高,形成世界上著名的“懸河”。懸河: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 。
《黃河頌》云:“出河口,下河南,龍子聚,黃土塹,裹金壤,挾泥泛。一路威勢,壺口瀑布沖雲天;三番湍急,惹怒狂龍臉色變。於是桃花峪里黃龍現,河底開始地上懸。蔓蔓青草,結縷爬滿;悠閒黃花,堤畔開遍。取法自然,以隨波之疏水;人工改造,供生息之侖奐。鸚鵡芳洲,四處可見;皇家御苑,八方璀璨。”。

作者簡介

金學孟,男,漢族,山東臨清人,當代著名辭賦家,民生理論家,網路活動家,中國桐城賦派重要作家,中華新辭賦運動主發起人之一,現任中華辭賦創作與國學傳播中心副主任。網路筆名:“雪夢蘭”、“江浙人”、“蘭花草”。辭賦作品甚多,膾炙人口。代表作有:《心神賦》、《民情上疏》、《毛澤東賦》、《小平賦》、《京華四望賦》、《蠹蟲賦》、《割據賦》、《憤世賦》、《邪惡賦》、《土地開發賦》、《短歌行賦》《風雲賦》、《東昌湖賦》、《冷靜觀察說》、《博愛賦》、《與八義箋》、《君子蘭之國蘭賦》、《祭黃帝陵》、《現代詩詞賦之我見》等作品,來源真實生活,體現出現實主義和人文內涵。
其文論《對當前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被人民網列為“鄧小平理論研究熱點話題”;《山東賦--齊魯頌》由國際文化名人范光陵先生題序、國際詩人張友茂先生作跋、由國際著名書法家劉堯先生親筆書寫為25米長卷;《光岳樓賦》被收入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古代十一大名樓”專輯;《母親,我要回來》表達了對祖國統一的呼喚;《嘆民生》寄託了普天下勞動者“應看前路長”;《臨清賦》:“蘇杭景色余不羨,但求昆明染臨清”;《求蘭辭》、《清風賦》等優美篇章,曾在海內外的熱情讀者中被編曲配樂而傳詠。
金學孟,性情耿直豁達,始終站在廣大勞動人民立場上,對社會弱勢群體深深同情,他把“做人需若竹,為草當如蘭”作為人生的思想和準則。幫助無數困難民眾,主持《大眾論壇·百姓話題》,“為人民鼓與呼”,“焦點中關注民生焦點,聲音中傾聽非常聲音”,《百姓話題》是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民生論壇之一。 雷池賦翁潘承祥先生評價道:“金學孟,是人民的愛國的辭賦作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