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東營市,是目前為止我國惟一一處河流及地貌景觀地質公園,至此結束了我國無“河流三角洲”類型的地質公園的歷史。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東營市東北部,與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相一致,總面積153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蹟面積520平方公里,分為南北兩個區域。按照地質公園的類型劃分,該處屬於水體景觀中河流及地貌景觀地質公園。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內的主要地質遺蹟有:河流地貌景觀、沉積構造以及古海陸互動線遺蹟。

基本信息

簡介

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境內,面積1530平方千米,主要地質遺蹟屬河流侵蝕—堆積地貌景觀。現代黃河三角洲是黃河自1855年(清鹹豐五年)侵蝕一堆積至今,在墾利縣境內流入渤海,經過多次改道,沖積形成8個葉瓣,互相疊加形成的以墾利縣寧海為頂點的扇形區域,是“河控型三角洲”中另一形態——“朵狀”三角洲的典型代表。

主要地質遺蹟

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蹟有:河流地貌景觀、沉積構造以及古海陸互動線遺蹟。區內分布著兩條重要的古海陸互動線(貝殼堤),一條形成於5000~6000年以前,一條形成於1855年以前。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擁有全世界暖溫帶最年輕、最廣闊、保存最完整和面積最大的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形成了以野、奇、特、新、曠、幽為特點的河口、森林、濕地、草甸、蘆葦、水域、海灘等景觀。

生態系統

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擁有全世界暖溫帶最年輕、最廣闊、保存最完整和面積最大的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形成了以野、奇、特、新、曠、幽為特點的河口、森林、濕地、草甸、蘆葦、水域、海灘等景觀。著名的景觀有:“黃龍入海”、“蘆花飛雪”、“河口檉柳”、“草原風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