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河

黃水河

黃水河,男,漢族,大學文化,廣東省汕尾市人。現任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 汕尾市收藏家協會會長,中國藝術品鑑定師,知名鑑賞家。

廣東省汕尾市黃水河

黃水河黃水河
黃水河,男,漢族,大學文化,廣東省汕尾市人。現任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汕尾市收藏家協會會長,中國藝術品鑑定師,知名鑑賞家。獲得中國企業國家統考合格證書,中國藝術品鑑定師證書,中國優秀企業經理稱號,汕尾市優秀職工之友,汕尾市政府聘用政工師等資格和榮譽。
自幼勤奮學習,酷愛收藏;青年時代是鄉村秀才,對字畫倍感興趣,每每春節的春聯不但書寫而且虛心的求教練就一手好書法;十四年的戎馬生涯不但熔鑄了剛正不阿的風骨性格,同時也提升了文化藝術水平,特別在擔任作戰參謀期間經常參加書法比賽,作品經常得獎;七十年代起便對古代藝術品進行了研究與收藏,利用部隊駐在陝西耀州黃堡的好地方,經常到耀州窯古窯址現場和周邊百姓家中淘寶,幸運的淘到耀州瓷的很多藏品。轉業到地方工作後,利用擔任縣對台貿易總經理和市級外經開發總公司總經理重要領導職務有利條件,面臨汕尾地區由於改革開放千載一逢的天時,毗鄰港澳的地利,一部分人富起來的人和,汕尾地區成為外國古董商和大陸內地交易文物的集散地。對於將要離境的文物,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非法出境,並想方設法的進行搶救性的收藏,幾十年的收藏,藏品數以千計。主要藏品有古今名人書畫;高古、明清官窯瓷器;翡翠及和田玉器;歷代銅器;文房及用器;紫砂雜項等。藏品以稀有、真、精、新著稱。受到廣大藏友的好評。
2010年初春,在廣大藏友的推薦下,經組織部門批准,當選為汕尾市收藏家協會會長,同年金秋季節,中國收藏家協會主要領導應邀帶領專家組考察了汕尾地區沉積文物,並給予充分的肯定。汕尾市收藏家協會被中國收藏家協會吸納為會員單位,個人被破格榮任為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職務。2011年5月被通知參加中國收藏家協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會上作了汕尾地區沉積文物發掘情況的發言,受到與會代表的極大興趣和關注。個人再次當選為理事。會議期間,接受中央電視台央視網的採訪,做客華人會客廳,以【發掘歷史沉澱的光芒探尋藝術藏品未來】為主題,向世界華人積極宣傳汕尾地區沉積文物的發掘情況,以及發展的宏大構想,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為了讓藏友受益,經常免費為藏友鑑定,並經常自費邀請專家到當地為廣大藏友和市民鑒寶,積極推進汕尾地區的文化收藏事業。
撰寫的鑑定論文有:
(1)2007年撰寫《增強法律觀念,搞好文物保護工作》;
(2)2008年撰寫《關於在汕尾市建立博物館的建議》;
(3)《汕尾地區沉積文物探源》;
(4)《溯源宣德青花五彩瓷》;
(5)《溯源沉積文物中的官窯瓷器》;
(6)《元青花獅紋廣口瓶賞析》;
(7)《洪武青花瓷承前啟後的變化》;
(8)《永樂鮮紅釉青花描金如意耳扁壺探析》;
(9)《宣德青花海水海怪紋三足獸鈕熏爐鑑賞》
(10)《清光緒大雅齋粉彩花鳥紋花觚賞析》;
等等。上述文章曾在《汕尾日報》、《中央電視台央視網》、《新華網》、《中國網》、《人人網》、《潮汕網》、《中國收藏家通訊》、《收藏之聲》、《汕尾青年文藝》、《海陸豐視窗》《第一視界》《雅昌藝術網》等網站和刊物刊載。
視頻有:【黃水河座客央視網華人會客廳:發掘歷史沉澱的光芒探尋藝術藏品的未來】
【沉積的光芒:上、下集】
【央視尋寶欄目專家蔡國聲汕尾鑒寶會】等。

河南省新鄭市黃水河

新鄭市黃水河,古稱黃崖水,屬淮河流域,沙穎河水系。發源於新密曲梁鎮牛庵村南,自郭店鎮馮寺村北入新鄭境,注入雙洎河,為新鄭市內第二條大河。
黃水河,本名溱水。歷史上最早記載溱(潧)洧二水具體流向的是西漢桑欽。他在《水經》中記述:“溱水出鄭縣(今新鄭,韓國時為鄭縣)西北平地,東過其縣北,又東南過縣東,又南入於洧。洧水出河南密縣馬嶺山,又東南過其縣(密縣)南,又東南過鄭縣南,溱水從西北來注之,又東南過長社縣(今長葛縣)北,又東南延新汲縣(今扶溝)。”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篡改《水經》,將溱水改名黃水,將溱水搬遷到新密境內,取代鄶水。黃水之名也是至清代啟用,為境內第二大河流,發源於新鄭西北泰山,全長29.4公里,流域面積110平方公里。
漢代學者桑欽在其所著《水經》中,明確認定流經新鄭“鄭韓故城”城東的黃水河即為古之溱水。《水經》原文稱:“溱水出鄭縣西北平地,東過其縣北,又東南過其縣東,又南入於洧水。”該條是以漢代鄭縣(即今新鄭市)的“鄭韓故城”為中心來記述溱水的。第一句,“溱水出鄭縣西北平地”,符合黃水河源頭一帶方位與地貌——方位在鄭韓故城西北,地貌為平地。第二句,“東過其縣北”,符合黃水河上段的走向——向偏東南流經鄭韓故城之北的十里舖村、高千莊村、蔡莊村。第三句,“又東南過其縣東”,符合黃水河中段走向——經鄭韓故城東北的侯莊村,折向城東的李家村、和莊村、任莊村。第四句,“又南入於洧水”,符合黃水河下段的走向——於鄭韓故城城南付莊村匯入洧水(即今雙洎河)。以上所述溱水的方位,地貌、流向及其與洧水的交匯處,均與黃水河相吻合,證明古溱水的確是如今的黃水河。

山西省朔州黃水河

黃水河古稱治水,又名濕水。發源於朔城區王萬莊,經朔城區、山陰縣應縣,在應縣匯入桑乾河。境內長度103公里,流域面積3630平方公里,清水流量0.13立方米/秒~1.5立方米/秒。河水渾如黃湯,河床無定,歷史上對兩岸農田、村莊危害很大。近年水量減少,經常乾涸無水。

相關信息

桑乾河
位於中國山西、河北兩省的一條河流。桑乾河發源於山西省北部,靠近長城,在寧武縣正南,管涔山的東坡。河流先沿槽谷同恆山走向平行流向東北,之後在河北省宣化附近折向東南,進入華北平原的北京地區。桑乾河經北京南部流向天津,在那裡注入海河,爾後流入黃海的一個大海灣——渤海
朔州地貌
朔州整體是黃土覆蓋的山地形高原,自然條件複雜多樣,過渡性質明顯。
本市地貌輪廓總體上是北、西、南三面環山,山勢較高,中間是桑乾河域沖積平原,相對較低,呈倒“V”字結構。全市地貌劃分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個單元。山地面積為281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6.5%;丘陵面積364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4.3%;平原面積416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9.2%。
地勢形態朔州地處黃土高原,西北部是洪濤山山脈,主峰大貝山海拔1947米;西南是管涔山山脈,主峰黑駝山海拔2147米;東南為恆山山脈,呈東北一西南向展布,主峰饅頭山海拔2426米(為本市最高峰)。朔州盆地區屬大同盆地,為一東北一西南向的長條狀的半封閉盆地,地形較平坦開闊,平行於桑乾河谷的地面坡度為1/800~1/1000,垂直於桑乾河谷方向的地面由近山1/200逐漸減緩至1/1200,盆地最寬處48.5公里。盆地高程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低點桑乾河出界處(懷仁吉家莊一帶)高程為970米。山區和盆地的相對高差約1000米左右。

潮白北運薊運河水系的河流

本任務盤點構成潮白北運薊運河水系的各河段河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