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警

黃旭警是廣東人刑警,一級警司。從警11年,黃旭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犧牲於2005年12月3日。

概述

性別: 男
年齡: 33
民族: 漢
警種: 刑警
地區: 廣東
生辰:1972-11-28
忌日: 2005-12-03

英烈生平事跡

黃旭,男,漢族,中共黨員,一級警司,生於1972年11月28日,犧牲於2005年12月3日,原籍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人。1994年7月畢業於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痕跡檢驗專業,同年參加公安工作。被害前系深圳市公安局鹽田分局刑警大隊副主任科員,從事緝毒、反黑、特情工作。
從警11年,黃旭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長期戰鬥在刑偵工作第一線,打擊犯罪,出色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多次榮立集體功和個人功,多次受到市局和分局嘉獎。他把自己的忠誠、智慧和熱血灑在鹽田這片熱土……
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他是一個業務精湛的刑事技術員
黃旭自少年時便對警察充滿了嚮往,富有正義感,高考填報志願時,家人讓他填報理工科院校,將來在企業、公司上班,但一向聽話的黃旭堅決報考了刑警學院痕跡檢驗專業,當上了一名刑事警察。
他參加現場勘查並破獲的第一宗案件,同事們仍記憶猶新。1994年底,某工業區一家公司發生一宗入室盜竊案,案犯從八樓的窗戶爬進來實施作案。初出茅廬的他不顧危險,堅持一個人在八樓的窗戶上進行勘查,取得一枚清晰的指紋,很快抓獲了犯罪嫌疑人,黃旭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刑事技術被稱為打擊刑事犯罪沒有硝煙的戰場。1998年,鹽田區某單位發生一宗特大盜竊案件,被盜貨物價值30多萬元,案件久偵未破,一時陷入僵局。黃旭鍥而不捨,終於在現場的一個塑膠袋上發現一枚指紋,由於提取難度大,黃旭一連五天呆在技術室內鑽研,終於成功地將該枚指紋提取下來,協助抓獲了犯罪嫌疑人。
刑事技術工作往往單調、枯燥、乏味,但黃旭就有一股韌勁,他坐得住、坐得穩。98年的一宗殺人案,急需幾千張嫌疑人的照片和指紋照片,黃旭和另一名技術員祝衛東接受了任務,兩人一大早就進入工作室,除了吃飯、上廁所,兩人一直呆在暗房內,全部照片沖洗完畢時已是第二天清晨。
現場勘查工作中,黃旭特別注意資料的積累。每出一個現場,他總是把小區方點陣圖也一併繪製出來,這樣黃旭很快掌握了各小區資料,再有現場時,就可提高工作效率。他拍的照片、他提取的指紋、痕跡,質量好、利用率高。今年初,梅沙發生一宗搶劫案,現場勘查中,黃旭發現現場提取的痕跡與幾年前的一個現場痕跡相類似,他很快在檔案中找到了當時的勘查資料,並由此迅速破獲該案。2003年刑警大隊技術室被評為“全國一級技術室”,這其中也凝聚著黃旭的辛勞和汗水。
良好的家教,使黃旭養成節約的觀念。在學校時,家境雖不富裕,他常常把自己節約下來的錢資助更困難的同學。在工作中,他處處注意節約,現場提取指紋時,需要使用一種專用粉末,價格較貴,有時風一吹,粉末就會飄灑到地上,他就在地上墊上一張紙,把粉末回收了再用;現場勘查時使用的手套,一直到用破了才扔掉;他使用的勘查箱,是最舊的一個。
打擊犯罪除暴安良
他是一名有膽有識的刑事偵察員
2000年,黃旭被調到刑警大隊一中隊,成為一名衝鋒在一線的刑警。黃旭迅速適應新崗位,很快就進入新角色。黃旭一邊抓緊學習刑偵業務技能,一邊虛心向同事請教。黃旭犧牲後,同事打開他備勤室的柜子,發現裡面擺放著刑事偵查的各類業務書籍,黃旭每一本書上都作了很多注釋。刑警大隊王永超回憶說:“他當時經常向我請教業務上的事,我是一名中專生,他是一個大學生,他還向我請教,真是太虛心了。”
通過學習,黃旭很快成為一名出色的刑事偵查業務骨幹。2003年11月20日,分局刑警大隊接到深圳某物流公司的報案稱:近期以來,其公司經鹽田港轉運到國外的貨櫃,到達國外以後多次發現櫃內的電腦顯示器等物品被盜,損失總價值近千萬元人民幣。分局刑警大隊立即立案偵查,黃旭成為特偵組成員。經調查發現,貨櫃車司機從公司裝貨到鹽田港海關交貨,每次約10個小時左右。黃旭和同事按照貨櫃車司機的行駛路線和速度進行了實驗,結果發現僅需3個小時左右時間。結果是貨物在運輸途中被盜。為了查找犯罪分子存放的贓物,黃旭和同事通過努力,終於在深圳找到了發往河南洛陽的同型號、同數量的顯示器。經查:發貨時間和貨物被盜時間基本一致,在發貨單上清楚地記錄了發貨人和收貨人的姓名。黃旭與特偵組其他成員迅速查清了犯罪嫌疑人的主要情況。2004年元旦前,黃旭和另外6名民警飛赴河南洛陽,一舉將11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這一司機在運輸途中打開海關關封盜竊貨物的特大盜竊團伙被一舉打掉,並追回大部份贓物,中央電視台《新聞30分》欄目對此案作過深度報導。在洛陽抓捕犯罪嫌疑人時,洛陽氣溫在零下十幾度,黃旭等人連續蹲守了三天三夜,終將其一舉抓獲。當時趕到洛陽協助工作物流公司的張先生深為感動,連說了幾個沒想到:“沒想到案件破得這么快,沒想到深圳的警察這么拚命……。”
黃旭執行抓捕犯罪分子等危險任務時,總是毫不畏懼地沖在最前面,置生命安全於度外。2003年10月底,刑警大隊要抓捕一名可能攜帶槍枝的犯罪分子,此人身材高大,是專業的摔跤選手,體重達260斤。為了確保抓捕成功,抓捕組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刑警大隊一中副中隊長余偉回憶說:“打開房門後,黃旭和我一起沖在最前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撲上去將對方按在床上,犯罪分子束手就擒。”
2005年3月22日上午,轉入緝毒工作的黃旭及同事趕到布吉一出租屋外蹲守,由於沒有見過犯罪嫌疑人游某的照片,給辨認工作帶來很大難度。黃旭憑著多年積累的偵查工作經驗,很快確認出犯罪嫌疑人。隨後,將參與交易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繳獲毒品海洛因1248克,毒資人民幣218000元。
一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黃旭都在履行一名刑警的職責。歹徒的刀砍在黃旭的脖子處,整個動脈斷裂,黃旭的鮮血噴濺在歹徒的身上、車上。歹徒逃跑時,車上流下的血跡一直滴了幾百米,為戰友破案指明了方向。
忠誠敬業無私奉獻
他是一位可親可愛可敬的戰友
作為一名刑警,案件就是命令,每天八小時工作制是完全做不到的。黃旭同志經常加班加點,作息無序,長年累月超負荷工作,很難照顧家庭。經常出差在外,十幾天甚至一個月不能回家,和妻子兒女很難見上一面。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黃旭毫無怨言。刑警大隊陳明偉政委一年前在和黃旭聊天時,黃旭說到妻子多次跟他說做刑警太辛苦,孩子兩歲多,體弱多病,能否要求領導調一下崗位,不做刑警。黃旭當時說,家庭需要照顧,可刑警又是他熱愛的工作。無論家庭多么困難,我既然選擇做了刑警,就無怨無悔,家庭的困難想辦法克服。
黃旭總是不怕苦累,任勞任怨。2001年除夕下午,鹽田發生一宗傷害致死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後潛逃。正在家中準備年夜飯的黃旭主動請纓,參加了特偵組工作。他和另外一名同事駕駛一輛三菱吉普車,走遍了龍崗中心城的大小賓館、旅店、汽車站。隨後又趕赴南山區調查。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們一粒米飯都沒吃。年初一凌晨,黃旭又趕到東莞鳳崗開展調查。早上,他們在路邊的大排檔吃了一碗麵條,那就是新年的第一餐飯。“一路上,我和黃旭換著開車,黃旭的精神特別好,他總是讓我休息,自己開車。”和黃旭一起執行任務的王勇超說這句話時,淚水盈眶
黃旭處處替別人著想,總是把危險留給自己。同事呂帥兵講到:“在一次到地下停車場搜查嫌疑人的時候,地下停車場很陰暗,他始終讓我跟在他的後面,要我注意安全。我感覺到他處處都為我們著想。” 今年7月份,我區發生一宗涉及爆炸物品的案件,黃旭和同事劉野等人負責到使用民爆物品的單位尋找線索。他們在一個單位提取一些炸藥樣品,需帶回分局檢驗。黃旭將炸藥放在自己駕駛的車上,安排其他人全部坐另外一輛車,自己駕駛這輛車回到單位。
刑警大隊張法醫忘不了,自己年齡稍大,身體不太好,黃旭一直對他說,有重活、累活你就給我打電話,我馬上飛過來幫你;刑警大隊呂帥兵忘不了,自己剛參加工作時,幾個同學過來,自己當時沒有發工資,黃旭主動安排住的地方和晚飯,還問有沒有什麼困難……
大愛無痕情義無價
他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
黃旭對犯罪分子嫉惡如仇,對親人卻有無限的柔情,他時時都把親人裝在心裡,只是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暇顧及。
在貴州老家,鄰居都羨慕黃旭的父母,都誇他們養了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兒子。自外出讀書開始,他每次回家都會給父母買禮物。犧牲的前一天中午,黃旭在警校培訓。和同學聊天時,他說等有錢了,在貴陽買一套房,讓父母住得好一點、寬敞一點。白髮人送黑髮人,當母親最後一次看到黃旭時,他已經靜靜地睡著了,母親一遍又一遍地撫摸著兒子的臉、手,口中念叨著自己的好兒子,幾次昏厥。
和同事聊天時,黃旭總是說自己沒有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自己欠妻子女兒太多,為不能好好關心孩子而內疚。每一次出差回來,每一個難得的休息日,黃旭總是擠出時間和妻子孩子外出小聚,他們經常去的是一家川菜館,圍坐在熱騰騰的火鍋旁,一家人其樂融融。
黃旭的離去使和睦的家庭瞬間跌落谷底。黃旭的妻子泣不成聲:“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黃旭。”遺體告別儀式結束返回的途中,女兒輕輕地告訴她:“媽媽,我們先回家,等一會爸爸就跟著回來了。”
……
“頭頂著閃亮的國徽,肩負著人民的重託,千錘百鍊本領高強,忠誠奉獻除暴安良……我們是和諧鹽田的守衛者,百姓平安是我們的願望。秉公執法,清正廉潔,樹立正氣為警徽爭光。”這首黃旭曾高唱的《鹽田警隊之歌》,正激勵著四百多名戰友勇往直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