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崗村[清溪鎮]

黃崗村[清溪鎮]
黃崗村[清溪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浙江省永康市清溪鎮黃崗村位於永康市中部。距永康城區12公里,南距省道杭(州)溫(州)公路3公里,距方岩風景區10公里。常山縣何家鄉黃崗村位於常山縣西北部,離縣城8公里,屬中等規模村,人口有1085人,324戶人家,14個村民小組,下轄高村、低村、蓮花洞、金竹山、烏鷹塢、大麥塢等六個自然村。2003年,被命名為“縣級文明村”。

(圖)黃崗村永康市清溪鎮黃崗村
浙江省永康市清溪鎮黃崗村位於永康市中部。距永康城區12公里,南距省道杭(州)溫(州)公路3公里,距方岩風景區10公里。常山縣何家鄉黃崗村位於常山縣西北部,離縣城8公里,屬中等規模村,人口有1085人,324戶人家,14個村民小組,下轄高村、低村、蓮花洞、金竹山、烏鷹塢、大麥塢等六個自然村。2003年,被命名為“縣級文明村”

簡介

黃崗村村莊群山環抱,風光秀美。村西不遠的方山,是永康市中部市級風景旅遊區之一。海拔263米,山中洞穴多而奇特,山上怪石嶙峋,神態各異,惟妙惟肖。數峰銜接組成的五里長廊,山勢奇險相融、動靜相間。登上山頂,視野豁然開朗,永康盆地,盡在眼底,往往令人留連忘返。據《黃崗胡氏宗譜》記載,黃崗村自先祖胡承旺於後晉天福三年(938)從龍山柏樟卜居於此,建積慶堂為傳世之基。至今已有1050多年。原名善人里,因山崗上時有鹿鳴又得名鹿崗。北宋時方岩胡公(胡則)進士及第榮歸,去鹿崗拜望族叔,見村中房屋均是黃土牆,遂喚鹿崗為黃牆,永康言“牆”與“祥”偕音,此後鹿崗即有黃祥路之名,而後有人建議從後名與前名中各取一字以紀村史,村名則改名為黃崗村。
黃崗村原屬太平鄉三十半都,民國時期曾屬太西鄉,1950年後入清溪鄉。1992年屬清溪鎮。轄黃崗、大塘下兩個自然村。黃崗自然村345戶,1320人,大塘下自然村6戶,27人。全行政村共351戶,1347人。有水田639畝,旱地69畝,山林1495畝。1992年黃崗村糧食總產505.3噸。

自然資源

從70年代中期開始,黃崗人根據當地優越的小氣候自然條件,在周圍山崗上率先種植2000株桔樹。逐年增多,現已成為永康市新開闢的鹿球坑柑桔基地中的柑桔專業村。1992年黃崗村有桔樹7萬多株,布滿山崗和田頭地角。家家都有自己的桔園,就連七八十歲的老太婆也有一二十株歸於自己收入的“養老桔”。正常年果桔的總產量70多萬公斤,遠遠超過糧食的總收入。人均柑桔在10擔左右,有的大戶年收柑桔10噸、20噸。為穩產高產,村里正在投資安裝噴灌。
黃崗桔果大、皮薄、汁甜,在1998年金華市召開的評比會上名列第一,盛名初展。每當採收季節從杭州、寧波、上海、江蘇、山東等地的商販紛紛慕名前來採購

經濟發展

(圖)黃崗村黃崗村柑桔
黃崗村1991年工業總產值800萬元,1992年工業總產值1700萬元。
柑桔種植業的發展,拓寬了黃崗人的思路。村里搞小五金的工匠把傳統的小五金工藝與現代化生產設備相結合,辦起以生產電器為主的集體企業、私營聯辦企業和私營工廠22家,使黃崗成為遠近聞名的電器生產專業村。黃崗的男女青壯年幾乎沒有一個閒人,勞力不足,他們就向外地招收工人。
黃崗電器廠生產的電器發熱管填補了金華市的空白,產品遠銷上海、杭州、無錫。黃崗家用電器元件廠生產的電飯鍋、電炒鍋、電暖鍋等的發電板,產品銷往浙江、安徽、上海,年產值超300萬元。
黃崗電熱電器廠生產的星火牌調溫式不鏽鋼電熱鍋、電炒鍋、電飯鍋、電熨斗等的調溫器、控溫器等,1992年年產值350萬元,並且被評為永康市一級信用企業。其中電暖鍋、衡器、冷熱銅水嘴等都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以質優而站穩了腳跟,產品暢銷中國各地。
桔農嘗到種桔的甜頭後,有20多位種桔能手跨村跨縣承包桔園,年產量都在10噸以上。黃崗辦廠能人在全國開辦20多家工廠,在西南地區也創建有若干家企業。黃崗還有數十名走南闖北跑供銷的能人,他們經常從外地運回一批批鄉村企業需要的五金原材料,同時源源帶回一條條寶貴的市場信息。

基礎設施

黃崗人為了與村外的大市場連線,1986年開通黃崗通往縣道的公路,與省道、國道銜接。每天有客運班車通市區。
黃崗人為改善生活條件,1987年鑽井100米,使村民用上了清潔的自來水;1992年投資2萬餘元移去340口露天糞缸,建成三缸式衛生廁所。為加強對下一代的培養,改善辦學條件,1992年投資40多萬元建設了永康第一流的國小新校舍。村民住房條件大為改觀,一幢幢排列整齊、裝潢考究的高樓取代了昔日的舊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