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島長吻蟲

黃島長吻蟲

黃島長吻蟲,學名:Saccoglossus hwangtauensis,屬玉鉤蟲科。黃島長吻蟲的身體柔軟而細長、呈蠕蟲狀,體長約為290毫米。吻長為領長的3.37~8.5倍,所以得名長吻蟲。軀幹部又可分為前、中、後三部分。雌性為淡黃褐色,雄性淡黃或橘黃色。後軀幹部為黃色,扁平呈管狀,內部充滿沙粒。腹部表面內具有兩條縱走的肌肉索。黃島長吻蟲穴居於中潮區和低潮區的細沙灘和泥沙灘中,穴居的深度通常為50~20厘米。黃島長吻蟲行動緩慢,以沙泥中的有機質及微小生物為食。致危原因主要是棲地消失和環境污染。主要分布於中國北部山東省的膠州灣附近海域。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CITES附錄:暫無。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黃島長吻蟲的身體柔軟而細長、呈蠕蟲狀,體長約為290毫米,軀幹伸直,表面平滑,也明顯分為吻,領,軀幹三部分。吻部為淺桔黃色,背腹側扁,呈扁圓錐形。在背部和腹部兩條中線上,各具有一條或深或淺的縱溝,從吻的基部直達吻端,將吻分隔為左右兩部分。吻長約為15.6毫米,寬約5.6毫米。領部表面較光滑,中部具有一條淺而寬的溝線,後部則有一條非常清晰的深溝,其長度僅為全長的1/100。領長為2.5~3.4毫米,寬為4~5.5毫米,二者之比約為0.65。吻長為領長的3.37~8.5倍,所以得名長吻蟲。

黃島長吻蟲黃島長吻蟲

軀幹部又可分為前、中、後三部分。前部有鰓和生殖翼,也呈淺桔黃色。生殖翼的前端與領部的後緣相連,前部較低,好像兩條細的隆脊,其後逐漸加厚至中部,然後又逐漸降低,直至消失。生殖翼之間有兩條淡色低隆起,其外有一行小鰓孔,鰓孔數約90對左右。軀幹中部為肝區,肝盲囊褐綠色,其後褐色素逐漸減少,黃色素逐漸增加。後軀幹部為黃色,扁平呈管狀,內部充滿沙粒。腹部表面內具有兩條縱走的肌肉索。

黃島長吻蟲的鰓生殖區發達,約占全長的⅔。生殖翼的前、後部較低、形狀好似兩條細的隆起背,中段則較高。生殖翼的前半部為淺桔黃色,後部為綠褐色,肝盲囊區為綠褐色。在軀幹部的前部背面和生殖翼之間,有兩條淺色的隆起脊,隆起脊在前方彼此分開,間距較大,愈向後則愈靠近,到末端則互相連線,形成一個>形。在每條隆起背的外緣各有一行小鰓孔,鰓孔數為90對左右。

生活習性

黃島長吻蟲穴居於中潮區和低潮區的細沙灘和泥沙灘中。巢穴呈不定型的U形。身體全部橫陳於穴中。穴口較寬,呈漏斗狀,穴居的深度通常為50~20厘米。因其體壁含有大量的碘,所以在其密集分布的區域往往可嗅到碘的氣味。以沙泥中的有機質及微小生物為食。再生能力強。

分布介紹

黃島長吻蟲生存的山東省的膠州灣黃島長吻蟲生存的山東省的膠州灣

主要分布於中國北部山東省的膠州灣附近海域。

對兩種半索動物的分布、資源量尚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根據過去的調查資料,多鰓孔舌蟲和黃島長吻蟲主要分布與膠州灣及其附近海域,以薛家島的安子碼頭、辛島灣和山里灣數量最多。在80年代以前,該類動物尚較易採到。80年代後,這兩種動物數量已大幅減少。最近的試采表明,在安子碼頭、辛島灣海域已經不能採到這類動物,雖經多次努力,僅在山裡等海灘發現有限的幾個個體,可見其資源狀況岌岌可危。

半索動物

右為黃島長吻蟲右為黃島長吻蟲

黃島長吻蟲分類學上隸屬於半索動物。半索動物的主要特徵具有背神經索,其最前端變為內部有空腔的管狀神經束,一般認為這是背神經管的雛形。消化管的前端有鰓裂,為進行呼吸的器官。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條短盲管,是一個很小的結構,稱為“口索”,是半索動物所特有的,因此也稱為口索動物或隱索動物。關於口索的作用尚無定論,有人認為它就是最初出現的脊索,也有人認為它相當於未來的腦垂體前葉。

關於半索動物在動物界究竟處於一個什麼地位直到現在還有爭論。有人認為半索動物應該列入動物界中最高等的一個門即脊索動物門中,是最原始的脊索動物類群。因為它的主要特徵與脊索動物的主要特徵基本符合。它的口索相當於脊索動物的脊索,它的背神經索前端有空隙,相當於脊索動物的背神經管,它也有咽鰓裂。

不同意這一觀點的人則認為,把口索直接看成是與脊索相當的構造還缺乏足夠的證據,因為根據一些研究報告,口索也很可能是一種內分泌器官。在另一方面,半索動物尚具有許多非脊索動物的結構,如腹神經管、開放式循環、肛門位於身體的末端等。

因此,目前都將半索動物列為一個獨立的類群,作為非脊索動物和脊索動物之間的一種過渡類型。

物種價值

黃島長吻蟲雖然其貌不揚,隱居于海底泥沙之中,但它們均為極為罕見的珍稀動物,其介於非脊索動物和脊索動物之間的獨特身體結構,為脊索動物的起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在進化論和生物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屬國家 I 級保護動物

致危原因

黃島長吻蟲黃島長吻蟲

1、棲地消失: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沿海經濟的迅猛發展,一些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如港口(特別是青島前灣港)建設、海水養殖、采沙及其他涉及填海的濱海建設項目剝奪了多鰓孔舌蟲和黃島長吻蟲的棲息地,如過去記錄的主要分布點安子碼頭的潮間代灘涂即因港口建設而消失。

2、環境污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工業和生活廢水的排放日益增長,海水養殖和油類污染也較過去增加很多,膠州灣沿岸海水已達中度或嚴重污染,對淺海及潮間帶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影響,直接影響到該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生存。

3、其他人類活動:灘涂貝類等經濟動物的采捕、觀光旅遊活動等。

保護級別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CITES附錄:暫無。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腸鰓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