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通訊社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通訊社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通訊社(原名大學生記者團,為學生自發組織的學生社團)作為學院的一個宣傳機構,它成立的七年是開拓奮進的七年,是為全院師生服務的七年,是與時俱進的七年。可以說他的發展就是學院發展的一個小縮影。

沿革簡介

社旗/社徽 社旗/社徽

大學生通訊社已經走過七年的發展道路,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健全完善了自己的監督管理機制。培養和影響了一屆又一屆新聞人作為黨的耳目喉舌,他以播灑知識,傳遞歡樂,構架橋樑,和諧社會,為工作已任。七年的發展離不開院,系領導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全體新聞工作者的艱苦奮鬥,回首昔日前輩創業的艱辛,感慨萬千,面對往昔我們只能對自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但往昔已矣,來者猶可追,我們還有未來。我們定會創造無比燦爛輝煌的未來。

社團工作

第一任社長丁慧明設計的社徽 第一任社長丁慧明設計的社徽

大學生通訊社作為學院的一個宣傳機構,負責撰寫校內外新聞報導,向校外報刊輸送了不少好的文學作品和新聞稿件。並多次在各種作文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社團文化

團隊宗旨:為全校師生服務

團隊風氣:快速反應、迅速行動

記者職責:播撒知識、傳遞快樂、構架橋樑、和諧社會

發展目標:服務學院、輻射鄂東、走向華中

管理哲學:永遠兢兢業業、永遠如履薄冰

歷程

1.2001年11月10日,在院系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大學生記者團正式成立。由首任團長楊道坤,帶領從院團委各系團總支挑選的7名骨幹。開始了艱苦的創業之路。記者團的各項機制逐步完善,並在我院六系分設特派記者站。

2.2002年11月8日,在記者團成立的一周年晚會上,經團委劉明濤書記,夏學文老師及各級領導的共同努力共同領導下,《鄂東晚報》駐黃岡職院特派記者站掛牌。高海燕任首任站長。我院校園文化向外傳播的第一個視窗開放了。

3.2002年11月份,《職院青年報》經院黨委同意正式刊發,並出版了第一期報紙,也是我院唯一一份面向全院的綜合性報紙——《職院青年報》,編輯部同時也正式成立了。

4.2003年4月份,院黨委書記、高級記者塗普生為我院記者做了一次新聞寫作、培訓、以一個老記者的身份告誡我們的記者,要勤於練筆,向專業化進軍。

5.2003年5月份,《鄂東晚報》副總編童仲銘來我院看望校園記者。並在我院落學術報告寧為記者做了一堂新聞寫作培訓,就新聞、採訪、評論員文章新聞策劃等,進行了專業指導,為記者團的新聞之路指明了方向。

6.2003年5月份,記者團駐機電系記者站幾名校園記者,義務到浠水縣幾所貧困國小支教,引起一定的社會反響,譜寫一曲大學生學生愛心支教讚歌,為記者團及我院贏得了良好社會聲譽。

7. 2003年6月份,非典在全國蔓延,當時的南湖處於封鎖當中,為了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讓大家正確認識非典疫情,除利用報紙,宣傳板正確傳外還舉辦了眾志成成。抗擊非典文藝晚會,極大豐富了廣大師生的精神生活,讓他們面對災難,樹立起了信心。

8.2003年10月20日,為了慶祝學院掛牌三周年,《職院青年報》慶祝學院掛牌三周年特刊,正式發行,這份彩色印刷報紙。凝聚了幾代記者人的心血,贏得了全院師生的好評,這也是學院成立後的第一份彩色報紙。有極強的收藏價值。

9.2003年11月8日晚院落首屆模擬採訪大賽決賽在8#101教室舉行,院團委,院廣播台及各院級社團負責人出席了本次大賽,並作為模似嘉賓,與現場進行互動最後周公.楊長亮、張德龍分獲本次比賽的前三名。

10.2003年11月10日,大學生記者團成立二周年文藝晚會在大學生活動中心隆重舉行。《鄂東晚報》副總編童仲銘出席了晚會。院黨委書記塗普生為廣大記者親筆題寫“文明,心聲,風采”寓意深刻,院黨委委員王維華,院黨委宣傳部長鍾部長到場觀看。本次晚會刻成光碟,除送給院,系領導外。大部分與記者團內部成員存檔收藏。

11.2003年12月份,大學生記者團第二任團長郭慧和第三任團長劉旭照舉行交接儀式,並開始著手於準備大學生記者團留戀冊。

12.同在2003年12月份,大學生記者團全體成員在北區二樓包水餃,舉行聯歡。院團委組織廣播台記者團,藝術團成員赤壁公園一日游,本次活動由院團委魏勝國副書記及張愛東老師帶領。

13.2004年4月8日,由院記者團駐經貿系記者站承辦的承辦的《藝術人生——走近利夫軍》。在50#二樓階梯教室舉行。7位老師與300位同學歡聚一堂。傾聽主人公感人的故事,並開創了大型人物專訪的先問。

14.2004年5月份,由記者團編輯部承辦了大學生記者團首屆改稿會,廣大記者就是常工作中常遇到的問題和各位負責人進行了深刻交流,本次交流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15.2004年11月10日,大學生記者第二屆模擬採訪大賽和成立三周年社團晚會在大學生活動中心隆重舉行。院長周德金為第二出模擬採訪大賽發來賀電,院黨委副書記覃守雲與廣大同學觀看晚會。

16.2004年11月,大學生記者團在全院首屆文明社團評比中,被評為文明社團,這是被全院師生充分肯定的結果。

17.2005年3月份,大學生記者團負責人換屆儀式在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記者團任團長現任人文系團總支書記楊道坤老師出席了儀式,第四任團長楊長亮正式上任,並初步定位記者團今後發展方向為“服務職院,輻射鄂東,走向華中”。

18.2005年3月10日,應徵帆文學社邀請,大學生記者團作為征帆文學社為巴河鎮七里舖國小愛心募捐現場的公正單位,出動了記者30餘人參加與活動全過程把自己愛心送到七里舖國小,除捐贈筆200支,本子100本衣服若干外,並一次性捐贈200多元。

19.2005年3月18日,大學生記者團舉辦以題為“弘揚雷鋒精神,參與志願服務,建設精神文明”的大型文明創建宣傳活動,號召全院同學從我做起,做文明使者。

20.2005年4月10日,大學生記者團駐計科系記者站,組織全團記者在12棟101教室共同觀看了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會議的兩會記者招待會,並共同學習徐本禹和桂希恩兩個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

21.2005年4月23日,大學生記者團駐生物系記者站承辦了題為“我的未來不是夢”大學生記者團首屆演講比賽。院團委,院英協等多個社團的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22.2005年4月25日,為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和五四愛國運動86周年,大學生記者團舉辦大型圖片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3.2005年4月27日,由《職院青年報》編輯部主辦的大型宣傳活動“職院青年報,師生都需要”。贈送100份《職院青年報》和礦泉水若干瓶作為禮物為廣大師生在炎炎夏日送去了絲絲清涼。

24.2005年4月28日,大學生記者團特邀湖北師範學院通訊社陳安之激勵成功學宣講百年第一人陳志勇,來我院宣講,開創了我院第一個從校外請大學生做培訓的先河.

25.2005年5月12日,院記者團駐土木系記者站組織全團記者共同學習《余世維成功經理人講座》,並特邀了院團委、院英協、院廣播台、英文廣播電台、征帆文學社等一些社團。加強負責人的培養是記者團長抓不懈的一個方面。

26.2005年5月19日,由大學生記者團主辦的黃岡職院首屆社團刊物出版發行研討會在50棟207教室隆重舉行。院文學社、征帆文學社、昭陽文學社、浪潮文學社、文秘新聞協會、《經貿簡報》編輯部等多家出版發行社團歡聚一堂,共話刊物發展。

27.2005年10月16日,在記者團團長助理張佩的積極聯繫下,大學生記者團骨幹成員30餘人在人文系團總支書記楊道坤和團長楊長亮的帶領下乘做校車,前往鄂東職業技術學院與該院《鄂東晚報》特派記者站、《青年報》報社、院廣播台、桃李文學社等社團進行了聯誼,成為我院第一個走出去的社團。該院分管學生會的史老師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本次活動圓滿成功。

28.2005年10月23日、24日,團長楊長亮在35棟602教室分別為記者團04、05級成員做了一堂名為《三年後的贏家》的講座。在三個多小時的講座中他首次闡述並總結了大學生記者團的文化,極大的豐富了校園記者的精神世界。

29.2005年10月30日,黃岡師範學院大學生通訊社在後勤集團會議室與大學生記者團舉行聯誼交流會。黃岡師院社團聯合會主席程楓、大學生通訊社社長李春來等出席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有《鄂東晚報》駐黃岡職院特派記者站承辦。雙方負責人在會場上互贈了刊物併合影留念。為了進一步加深雙方的友誼,下午還在南區籃球場打了一場聯誼球賽,最終我團以89:74取得了勝利。

30.2005年11月5日,黃岡電視台著名主持人陳勇,在院團委的邀請下為院廣播台和院記者團的全體成員在50棟一階做了一次廣播、電視培訓,告戒我們的記者要貼近民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31.2005年11月13日,黃岡職院大學生記者團網站在副團長唐意務、計科系記者站站長陳鳳明、唐廩的努力下,幾代人的心愿終於完成了。2005年12月1日正式上傳到學院網站,大學生記者團的網路時代到來了。

32.2005年11月14日,《職院青年報》慶祝學院掛牌五周年特刊正式發行。彩色印刷的校刊回顧了學院五周年的發展歷程,展望了學院未來的發展目標,實施三強戰略著力打造強校,但是報紙發行日期較晚,稍顯遺憾。

33.2005年11月25日,大學生記者團負責人換屆大會在院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院團委實習老師陳銳華、院團委各部門負責人及職院6大院級社團負責人出席了本次換屆大會。第五任團長薛松正式上任,上任團長楊長亮在大會宣讀了大學生記者團大事記,告誡後來團員艱苦奮鬥,再創輝煌佳績。

34.2005年,由後勤服務了集團主辦,大學生記者團承辦的“倡導節約觀念,共建和諧校園”有獎徵文頒獎晚會在院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院黨委書記塗普生、副院長李耀水、後勤總經理周祥焱、書記張世勇、副總經理高銀橋、高厚榮等領導出席本次頒獎晚會。晚會過後全院師生共同加入到“倡導節約觀念,共建和諧校園”的行動中。

35.2006年2月28日,大學生記者團迎評估宣傳工作動員大會在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院團委副書記蘇楠參加了本次大會。團長薛松號召全團成員調整心態,積極工作,作好迎評宣傳準備工作,隨時接受學院師生點兵。

36.2006年3月24日,《職院青年報》第24期與全院師生讀者見面。本期報紙在其前期《職院青年報》基礎上新添了國際國內要聞版塊、體壇快訊版塊等四大版塊,豐富並開拓了讀者的視野。

37.2006年3月25日,大學生記者團團長薛松率領05級15名團員參加黃岡師院大學生通訊社三周年慶典活動並有關評估宣傳,雙方社團負責人交換了意見,最後並參觀了黃岡師院、鄂東職院,同時並進一步鞏固了黃岡師院大學生通訊社聯誼工作。

38.2006年3月26日,大學生記者團綜合培訓正式開始,團長薛松策劃並承擔培訓工作,於每周六中午12:00——14:00在47棟102教室對05級校園記者進行寫作、報紙編輯、排版、活動策劃、基本素質等四大版塊的培訓。此次培訓將於2006年6月26日正式結束。

39.2006年4月4日大學生記者團全體成員在育賢閣210教室觀看了溫家寶兩會答記者問,全體校園記者通過觀看,使自己在校園記者工作中彌補了不足之處,全體成員深感記者職責的重要。

40.2006年4月5日,大學生記者團宣傳部也正式成立,負責我院團委團訊編寫工作,院團委書記劉明濤親自擔任團訊指導老師。

41.2006年4月6日,大學生記者團主辦的迎評宣傳合作大會在後勤會議室舉行,院團委宣傳部、社團聯合會、6系社團部、院英文電台、院文學社、計算機協會、征帆文學社、昭陽文學社、浪潮文學社、文秘新聞協會等負責人參加了本次大會。此次大會通過了以大學生記者團為主導,其它部門、社團為輔,共同協作,做好迎評宣傳工作.

42.2006年6月5日,《職院青年報》迎評專刊在學院發行.本期報紙在學院黨委宣傳部和院團委的大力支持下,全體校園記者的共同努力下,在一個星期內成功的出版發行20版面的報紙.此期報紙得到了學院領導和老師的高度評價,《職院青年報》已經在學院宣傳工作中占了很大作用!

43.2006年9月份,為了更好的服務全院師生,更好地宣傳大學生記者團,從而為06級的納新工作作好充分地準備。在老團長薛松,新任團長陳建新的正確的指引下,在全體記者團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使納新工作取得了實質性地進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記者團的影力。

44.2006年10月13日,在06級新記者的實習期中,老團長薛松在綜合樓116為全體記者團新成員作了一次生刻、富有實踐性的培訓。本次培訓使新成員不僅對學院與學院當前社團發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與認識,也使她們懂得在大學中如何去有意識地去選擇社團,以及讓記者團的文化進一步得到滲透。

45.2006年11月10日下午2:30,大學生記者團五周年慶典坐談會在閣四樓學術報告廳降重舉行。我院黨委宣傳部鍾部長,院團委劉書記,鄂東各大高校社團代表以及全體記者團成員共200多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上,鍾部長、劉書記分別代表黨委與團委對記者團成立五周年表示熱烈的祝賀,對記者團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希望團結奮鬥,再創新高,為學院的宣傳工作貢獻青春與智慧!

46.2006年11月11日下午3:00,為了慶祝記者團成立五周年,“老記者大講台”在育賢閣四樓學術報告廳舉行。歷屆老團長、部分主要負責人以及記者團部分成員參加了本次活動。會上,大家各抒已見,氣氛活躍,為記者團今後的發展提出了富貴的意見,積累了豐富的經念。會後集體合影留念。

47.2006年11月16日,記者團換屆大會在育賢閣四樓學術報告廳舉行。記者團首任團長現任人文系團總支書記楊道坤老師出席了儀式,並作了精彩的發言。老團長薛松作工作總結報告,並寄予新成員熱愛社團,奮發進取,勇於探索,為記者團今後的發展不止奮鬥!新任團長陳建新慎重接過記者團的接力棒。

48.2007年3月份,由院團委,後勤集團主辦,大學生記者團承辦的“弘揚雷鋒精神,倡導勤儉節約大型徵文活動”順利展開。本次活動充分發揚與傳承了雷鋒精神,為雷鋒月增添了絢麗的一筆!

49.2007年4月份,大學生記者第三屆模擬採訪大賽經過緊張的初賽與複賽後,人文系趙曼同學榮獲一等獎。本次活動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與魅力,同時也為校園文化,構建和諧校園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50.2007年6月13日,由院團委主辦,大學生記者團、院文學社、院鄧協、征帆文學社、昭陽文學社、浪潮文學社承辦的大型知識競賽在中區操場舉行。院團委副書記,各社團主要負責人,部分成員共30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此次活動極大地展現了學院社團發展的新現象,新潮。

512007年9月20日,為了適應學院宣傳工作的需要,大學生記者團改組(大學生通訊社)大會在育賢閣四樓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行。我院黨委副書記覃書記,宣傳部鍾部長,院團委劉書記,出席了本次大會。會上,覃書記作了重要講話。本次會義是我社在學院發展前行中的一個新的起點,是一種希望,更是一種考念!同時也標緻著院報的成功出版。

52.2007年10月份,在學院領導的熱切關心中,由院黨委宣傳部與我社共同合作的第一期《黃岡職院報》成功出版了。給學院的宣傳工作增添了一個重要的視窗,也使大通社又增添了一份新的使命!

53.2007年11月9日晚6:30,大學生通訊社換屆大會在育賢閣學術告報廳成功舉行。新任社長李海兵堅毅而慎重地接過老團長陳建新與老社長丁慧明雙重的大通社接力棒,充分地闡述了大通社今後發展的新思路,誠摯地感謝為大通社發展歷程作出奉獻的所有大通社人,並希望全社團結一致,共同奮進,集全體的智慧與力量為大通社的發展不止奮鬥!

54.2007年11月25日晚6:40,舉社期待以久的大學生通訊社成立六周年暨院報隆重出版大型慶典晚會,在大學生活動中心成功舉行。我院黨委副書記覃書記,宣傳部鍾部長,院團委劉書記,各系團總支書記等領導老師,鄂州大學大學生記者團,鄂東職院青年報社,黃岡師範大學生通訊社,黃岡科技學院大學生記者團,黃岡電大文學社五大鄂東各大高校代表以及我院各社團代表、部分學院學生總計1000多人參加了本次晚會。最後此次晚會伴隨經久不息的掌聲而落幕!會前,院黨委書記張鶴橋為我社親筆提詞“鑄做事之行,造做人之品”。

55.2007年12月份,為了進一步適合學院新時期社團的工作的發展,經院團委劉書記批示,大學生通訊社成功的進行了改革。即7系記者站合併為新聞部。

56.2008年1月3日,在社長李海兵的帶領下,進行了鄂東各大高校行。不僅促進了我社的對外發展交流,同時也增進兄弟社團間的友誼與情感!

57.2008年3月份,為了加強社團內涵建設,進一步完善社團機制,同時促進學院宣傳工作的發展。根據劉書記新學期社團發展的指示,社長李海兵先後與各系團總支書記達成共識,為大通社今後的內涵建設打下了堅實的一步!

58.2008年3月19日,由大學生通訊社主辦的各系團總支副書記及主要負責人交流會,在後勤集團會議室召開。社長李海兵,副社長吳鴻濤,方智參加了本次交流會。此次交流會就記者參入各系採訪、發報紙、新聞以及08年納新工作等交換了意見,並達成了一定的共識,為大通社凝聚新聞,發展內涵墊定了基礎!

59.2008年3月29日,由大學生通訊社主辦的與院廣播台的交流會,在後勤集團會議室召開。院團委張愛東老師,社長李海兵,副社長吳鴻濤、方智,院廣播台台長參加了本次會議。雙方關於共同的新聞欄目所呈現的問題交換了意見,並達成了一定的成果.

60.2008年4月9日, 由大學生通訊社主辦的與院就業指導協會的交流會, 在後勤集團會議室召開.雙方的主要負責人就就協每期信息放入《職院青年報》及採訪等方面進行了交流, 也增進兄弟社團間的友誼與合作.

61.2008年4月17日,《鄂東晚報》資深總編劉付中為我院記者作了一次新聞寫作、培訓.本次培訓使記者受益非淺。

62.2008年5月3日,經院團委張愛東老師的指示,每天的校園新聞欄目進行改版.內容由原先的校內新聞擴大為國際,國內,校內三個版塊的新聞.

63.2008年10月份,伴隨著濃濃的秋意,大通社新一屆納新工作順利展開。一批優秀的青年學子盛情地加入社團,為我社今後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64、2008年10月17日晚6:30,我社新學期第一次全社會議在50#一階成功舉行。代理社長張玉龍發表了激情的講話,交流互動環節更是氣氛濃烈,集思廣益,催人奮進,為大通社今後的成長發展傾注了新思潮與熱血。06級部分負責人也參加了本次會議。

65、2008年10月25日晚5:30,社長李海兵在11#一階對07、08全體記者作了一次關於“樹成才大志,揚記者風帆”的培訓。在近三個小時的培訓中,會場氣氛濃厚,對在場的每一名記者上一堂生動、精彩的一課。

66、2008年10月31日晚6:30,我社08換屆暨新成員入社宣誓大會在育賢閣學術告報廳成功舉行,全院18個兄弟社團代表應邀參加了本次會議。06副社長吳宏濤主持了此次會議。上任社長李海兵作工作總結報告,鼓勵全體成員在新時期新的起點上,團結一致,凝聚人心,奮發進取,為建設更加和諧、文明、綠色之家,及學院的宣傳工作再創新高繼續奮鬥! 新任社長張玉龍正式上任。

後 記

回首十年的漫漫征程,有時真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們被歡樂和幸福擁抱著,撣撣身上的灰塵,踏上前行路,不以成敗論英雄。我們都是英雄漢。學院成立五周年的彩色特刊已經發行,大學生記者團網站幾代人建設的工程終於要完工了,大學生記者團內部留念冊也將整理完畢,一種複雜的心情在內心涌動。看著07級記者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我們“服務職院,輻射鄂東,走向華中”的奮鬥目標指日可待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