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濕陷工程地質災害

黃土濕陷工程地質災害,特殊岩土災害,指黃土濕陷作用給工程建築施工和使用造成的危害。

黃土濕陷工程地質災害

學科:自然災害與防治詞目:黃土濕陷工程地質災害英文:engineeringdisasterofcollapsibilityofloess釋文:黃土濕陷作用給工程建築施工和使用造成的危害。黃土濕陷性是指黃土(主要是新黃土)在自重或外部荷重下,受水浸濕後發生突然下沉的特性。引起濕陷的原因是因為黃土以粉土顆粒和親水性強的顆粒為主,具有大孔結構,在乾燥狀態下可以承受一定荷重而變形不大。當浸水後,土粒間水膜增厚,水溶鹽被溶解,土粒聯結力顯著減弱,從而引起土體結構破壞並產生濕陷。由於濕陷往往是突然發生的,所以常使建築物突然發生沉陷,甚至導致建築物破壞。因此在濕陷性黃土地區進行工程建築時,要特別注意防止水的滲入,或採取必要的人工改良土質方法防止黃土濕陷災害的發生。[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