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衡

黃公衡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今四川省閬中縣)。先做郡吏,後來被劉璋召為主薄;後隨劉璋投降劉備,被封為偏將軍;蜀吳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全軍覆沒,江北蜀軍的退路被隔斷,回不了西蜀,黃權只好投降曹丕,曹丕拜黃權為鎮南將軍,封育陽候,加侍中,使之陪乘,但黃權仍一心忠於劉備;之後魏明帝曹叡對黃權咨以國是,司馬懿也非常器重黃權。在魏景初三年,蜀漢延熙二年 (239年) 時,黃權升任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第二年去世,諡號景侯。

簡介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今四川省閬中縣)。先做郡吏,後來被劉璋召為主薄,相當於現在的秘書劉彰殺張魯家眷,張魯與劉彰形勢緊張。張松建議,請劉備來西蜀,讓劉備去討伐漢中張魯黃權劉璋進諫,“左將軍(劉備當時的封號)驍勇有名,如果把劉備請來當部下,則滿足不了劉備的野心。如果把劉備當賓客對待,與主公並列,則一國不容二君。今天,主公聽我的,則西蜀有泰山之安,不聽我的,則主公將限於危險境地。”劉彰問道:“如果曹操,張魯殺過來,怎么辦呢?”黃權說:“西蜀地勢險峻,可以閉門守關,待曹操,張魯糧盡,自然退兵。”

劉彰不聽黃權的話,請劉備進西蜀,把黃權下放到廣漢去了。(後來的事情,應驗了黃權的話。劉備有諸葛亮、龐統等謀士,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等武將,羽翼豐滿。劉備進西蜀,目的就是占領西蜀,取代劉彰。)

劉備進入西蜀,狼子野心,露出本來面目。龐統獻計:“一見面,就把劉彰抓起來,西蜀馬上就拿下了。”劉備沒有採納。劉彰與劉備會面後返回成都,讓劉備去討伐漢中張魯。龐統向劉備獻了上中下三條計策,上策:悄悄挑選精兵,晝夜兼程,奔襲成都,速戰速決。中策:把劉彰的兩個名將,高沛楊懷騙過來,殺掉,奪取高沛楊懷的兵權,反向攻取成都。下策:回白帝城,聯合荊州,再進攻西蜀。劉備採用了中策,殺掉高沛楊懷,引兵進圍成都。至此,劉備劉彰正式開戰。

西蜀各郡縣,紛紛投降劉備。但是黃權沒有投降。黃權始終堅守廣漢,直到劉彰投降,黃權才跟著投降。廣漢,位於四川成都以北,是成都的門戶。劉備沒有攻下廣漢。龐統在廣漢以北的雒指揮戰鬥的時候,中箭而死,雒一年後被劉備攻占。(忠君思想,是古代中國的主流思想。古書典籍都是褒忠臣,貶奸臣。受過教育的上流人士,大多堅持忠君的信念。背叛主公,尤其是高級官員的背叛,是大逆不道的,必為千夫所指。弒主,則更不可原諒。比如,三國名將呂布,兩次弒主。無路之下投奔袁術,袁術不肯收留他。投奔袁紹,袁紹也不信任他,後來又投張揚。最後投奔劉備又奪取劉備的城池。直到白門樓殞命。呂布作為三國第一猛將,說他俠骨,證據不足,說他柔情,這倒是真的。英雄難過美人關,此言不虛。小生也準備寫呂布的故事。同樣是三國名將關羽,在曹操那裡又加官,又進爵。後來卻義無返顧的追隨劉備去了。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劉備是自己的主公。關羽的忠君思想體現得很好。關羽被後世歷代加封,直到封為蓋天古佛,已經達到頂了。今天中國南方供奉的財神,有關羽的形象。)(根據野史《蜀記》和《魏氏春秋》,關羽看上了一個美女,多次向曹操討要這個美女。後來曹操覺得好奇,看過美女以後,自己留下了,沒有把美女給關羽。以至於關羽懷恨在心。野史所述,是否確鑿,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沒有女人的歷史是不完整的歷史。)
劉備封黃權為偏將軍。從此黃權有了第二個主公。(後人有評價,黃權忠義亮節,只封偏將軍,官封得太小。也許和龐統戰死在西蜀有關。在西蜀侵攻戰中,劉備發現了黃權的軍事才能。劉彰的秘書黃權,成了劉備的軍事將領。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劉備有選人的目光,前期的蜀國因此強大。諸葛亮事必躬親,卻不能識人,後期的蜀國所以沒落。)

再說曹操擊破張魯,張魯從漢中進入巴中,威脅到西蜀。黃權向劉備進諫:“失去漢中,等於割掉蜀國的胳膊腿。”於是劉備讓黃權做護軍(護軍通常掌管禁軍,是高級將領),率領諸將討伐張魯,而張魯已回南鄭(南鄭隸屬漢中,魏延後來守漢中,封南鄭侯),投降曹操。劉備進軍,殺夏侯淵,占領漢中。

劉備奪取漢中,不僅是法正,黃忠的功勞,黃權也是主要謀士之一。黃權的軍事才能,再一次得到體現。劉備也越來越看到,黃權不是一個普通人。劉備進位漢中王,任命黃權為治中從事(刺史的高級佐官之一,主眾曹文書,居中治事,故名治中)。治中從事官位不高,卻掌握著重要信息。黃權也就進入了核心領導團隊。

東吳孫權殺關羽。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帶領諸將討伐東吳。黃權進諫:“吳國人英勇善戰。我們自水路順流而下,進易退難。”言下之意,蜀軍順流而下,面對強悍的吳軍,進不能取勝,退又退不回來,就會陷入危險的境地。“請把我任命為先鋒,與東吳交戰,主公可以坐鎮後方。”
劉備沒有完全採納黃權的建議。任命黃權為鎮北將軍,統領長江以北的軍隊,以防魏國來攻。而劉備親率江南大軍,進攻東吳。(這裡說一下,一個武將,必須有定力,有膽識,有智謀,方可獨擋一面。劉備手下,能夠獨擋一面的武將不多。先說關羽,關羽守荊州而丟了荊州,不足以獨擋一面。張飛守下邳,被呂布襲取下邳,也不能獨擋一面。馬超,趙雲,黃忠勇猛有餘,統率不足,可為將,不能為帥,且黃忠已死。法正鬼謀,但睚眥必報,可做謀士,做不了主將,況且已經作古。諸葛亮有能力,留守成都,走不開。魏延驍勇有謀,能夠獨擋一面,鎮守漢中,調不開。至於後期諸葛亮提拔的馬謖,姜維等人,則更加平庸。蜀中諸將,唯有黃權能夠統領一軍,北拒魏國。當時的形勢,孫權在名義上投降了魏國,聯魏抗蜀。劉備和黃權,一人在江南,進攻東吳,一人在江北,防守魏國。如果黃權被魏國擊破,斷了劉備後路,則劉備危險。黃權作為鎮北將軍,總督江北軍隊,在軍事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吳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全軍覆沒,退回白帝城。江北蜀軍的退路被隔斷,回不了西蜀。黃權只好率部投降曹丕。(夷陵之戰,成就了東吳陸遜,失去了西蜀黃權。)

西蜀有人說要收押黃權的家眷,劉備說:“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還象過去一樣對待黃權的家眷。此後,劉備再也沒有回成都,一年後死於白帝城。(劉備不殺黃權的家眷,不僅顯出帝王的大度,也讓黃權有所顧忌。相反,如果殺黃權家眷,黃權對蜀國沒有牽掛,將全力效忠魏國。蜀國還會有人議論劉備RP。處理黃權家屬,劉備既要了面子,又贏了里子。)
曹丕看中黃權的才能,對黃權說,“你歸順我,就象陳平、韓信當年歸順劉邦那樣,該多好啊?”黃權說,“我曾經受過劉備恩德。今天蜀國無路可回,又不能投降吳國,只能投奔魏國。我是敗軍之將,免死就很不錯了,還能去羨慕古人么。”(曹丕的意思是,把你的才能全都施展出來吧,我會提拔你的。黃權的意思也很明確,想讓我給你出謀畫冊,沒門!)
曹丕拜黃權為鎮南將軍,封育陽候,加侍中,使之陪乘。有些蜀國投降的士兵,說黃權的家屬已經被殺了。黃權知道是偽報,先不給家屬發喪,仔細審問蜀國士兵,果然是假訊息。(根據《漢魏春秋》記載,曹丕下詔,為黃權的家屬發喪。黃權說要詳細調查先。按照漢魏春秋分析,黃權,劉備,曹丕都是明白人。)
劉備的死訊傳到魏國,魏國群臣都互相祝賀,只有黃權不祝賀。曹丕覺得黃權真有定力,想嚇唬嚇唬他。故意召黃權進見,並派使者在路上反覆催促,使者還騎著馬交錯著來來去去,做出一副很著急的樣子。黃權屬下官員侍從都快嚇死了。只有黃權舉止神色不變。黃權真將才也。高風亮節,有勇有謀,舉止若定,一代名將。
魏明帝曹叡也對黃權咨以國是。司馬懿非常器重黃權,問黃權,“蜀中象你這樣的人,有多少個?”黃權笑答,“不值得您顧慮。”後來,黃權又兼做益州刺史,搬到河南居住。在魏景初三年,蜀漢延熙二年 (239年) 時,黃權升任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第二年去世,諡號景侯。(車騎將軍,次於大將軍和驃騎將軍,比三公,蜀國張飛就死在車騎將軍任上。)
黃權一生,換了四個主人,劉彰,劉備,曹丕,曹叡(司馬懿算半個)。
軍事經歷:指揮廣漢防禦戰,參加漢中侵攻戰,總督江北防禦。
官位升遷:主簿——偏將軍——治中從事——鎮北將軍——鎮南將軍——車騎將軍。
如果劉備用黃權之諫,使黃權伐吳,則黃權陸遜之戰,當改寫三國歷史。然事過境遷,只能YY了。黃權可謂一代名將,可嘆英雄無用武之地。最終仍然升為車騎將軍,位比三公。果然是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邪?
有詩為證:

贊公衡

金沙咆哮百折川,
峨嵋青天欲比肩,
巴蜀江山多才俊,
萬載千秋美名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