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粒岩相

麻粒岩相

麻粒岩相(granulite facies)又稱二輝石相(two pyroxene facies),是一種高溫麻粒岩相區域變質相。大面積出現在早前寒武紀(尤其是太古宙)的深變質地區。它與角閃岩相之間的界線以紫蘇輝石開始出現為標誌。

麻粒岩相(granulite facies)又稱二輝石相(two pyroxene facies),是一種高溫麻粒岩相區變質相。大面積出現在早前寒武紀(尤其是太古宙)的深變質地區。它與角閃岩相之間的界線以紫蘇輝石開始出現為標誌。礦物成分主要為紫蘇輝石(或古銅輝石)、透輝石(或次透輝石)、鐵鎂鋁榴石、堇青石、矽線石(或藍晶石)、條紋長石、斜長石等無水變質礦物,而角閃石、黑雲母等含水變質礦物較少或不出現。有人根據變質岩中有無角閃石和黑雲母,將麻粒岩相分為角閃麻粒岩相(amphibolite granulite facies)和輝石麻粒岩相(pyroxene granulite facies)。不同原岩形成的典型變質礦物組合如下:基性岩為斜長石(An>50)+紫蘇輝石+透輝石(±鐵鎂鋁榴石±角閃石);泥質岩石為條紋長石(Ab30~47)+斜長石(An17~58)+鐵鎂鋁榴石+矽線石/藍晶石+石英(±堇青石±黑雲母);泥質石灰岩為方解石+斜長石+透輝石。根據世界各地的研究結果,麻粒岩相的溫度一般超過700℃,上限可達900℃以上。壓力的變化範圍較大,一般為中壓(0.6~1吉帕);含堇青石者屬於低壓(0.4~0.6吉帕);含石榴子石和透輝石,但不含紫蘇輝石者屬於高壓(大於1吉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