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福昌[醫易理論家和臨床學家]

麻福昌,男,苗族,貴州松桃人。主任醫師教授。1968年畢業於貴陽中醫學院本科,1980年畢業於貴陽中醫學院中醫研究班。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麻福昌,苗族,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人。主任醫師、教授,任貴州省易經研究會理事長暨法定代表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時間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法人學術社團職務。
1968年畢業於貴陽中醫學院本科,1980年畢業於貴陽中醫學院中醫研究班。先後任職於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迓駕公社衛生院、縣絲防隊、縣人民醫院。1981年以來,先後任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治醫生、講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任醫生等,為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院子午流注室領銜人,大凡反覆發作的頑固性疑難性病、急慢性疼痛(頭痛、腰腿痛、關節痛)、婦科月經病、白帶異常,貧血、慢性消化道疾病、老年皮膚瘙癢、失眠、健忘、小兒厭食、老年痴呆、面癱、中風后遺症、肥胖、康復指導和醫源性、藥源性疾病、慢性疲勞和亞健康狀態等非手術治療的臟腑經絡疾病,均可套用子午流注為進行特色醫療服務。是貴陽中醫學院暨第一附屬醫院子午流注醫教研唯一的領銜人。多次受到國內外有關學術研討會邀請,幾度出席全國性和國際性學術會,主持和出席國際、國內有關學術交流會,並發表論文。1987年7月創立貴州省易經研究會(中國大陸第一個省級易經研組織機構),並作為的負責人和創始人之一,1987年12月參加籌備中國周易研究會,為中國周易研究會首屆24位理事之一。2010年成功地創辦貴州省易經研究會網站(黔ICP備11000019號【工信部備案系統】),麻福昌診所網站【工信部備案系統】)暨任這些網站等多個網站站長。
2010年10月在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水族自治縣成功地組織召開有國內外知名學者出席的“中國水書易經三都論壇”,同年11月在貴陽中醫學院成功地舉辦“易經與傳統醫學”講座,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貴州省易經研究會第十七分會場“改革創新推動貴州易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大會暨代表大會在貴陽中醫學院成功舉行,會上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副主任、中國陶行知思想研究會副會長、貴州省語言學會會長、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長顧久教授作“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責任”的主旨報告。2012年7月5日主持中國大陸第一個經批准依法成立25周年的貴州省易經研究會的25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祝辭,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主要成果:主要成果為1994年在美國首屆世界傳統醫學研討會暨優秀成果頒獎大會上分別榮獲金杯獎專著《易經與傳統醫學》(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和優秀成果獎的“研經悟道、保持特色”(台灣:《中華易學》和“‘周易參同契'與飛騰八法”(《中醫雜誌》,1987年第2期)、以及獲貴州省首屆自然科學二、三等獎和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四等獎、國家科技成果網發布的“子午流注開穴套用模式”成熟套用成果,同時獲貴州省醫學會優秀成果三等獎榮譽證書,連續兩度被評為2006-2009年度、2010-2012年度社會科學團體優秀工作者等,先後獲至少26個以上金杯獎、優秀成果獎、論文獎和證書。
多年潛心研究易經與傳統醫學(包括苗族民間醫藥方術、“隱世醫術”等),長期在醫療、教學、科研第一線搞業務,特別是內科、針灸、推拿等業務。中西醫結合,專治內、外、婦、兒、神經科等常見病和疑難病。主攻子午流注,理論結合實踐,創人天合一太極表達式子午流注心身醫學理想化模式,以套用子午流注、針、藥、灸治療各種疑難重病為特長。曾經被台灣學人譽為“國手”,在理論和臨床上均有獨到的地方,是創穫良多的醫易臨床家和理論家。
主要著作:公開出版的專著《易經與傳統醫學》(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和發表的“研究易經,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按摩與導引雜誌》)、“易經的影響和價值”(《貴州日報》)、“八卦與眼穴”、“針灸的未來”、“易經與針灸“針道為一”、“子午流注針灸為主綜合治療皮膚瘙癢47例”、“子午流注及其模式”、“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闌尾炎37例”、“讓子午流注重放異彩”、“中醫善治千般病子午流注最經濟——解讀子午流注開穴套用模式”、“子午流注與中醫、“子午流注針藥灸防治老年痴呆”、“良知即是易——王陽明與易學”(加拿大《文化中國》)、“黔門王學易為魂”、“‘淺探醫患和諧與良知”、“水書即是易”,“貴州易文化的優勢與特色”,“人天合一探和諧-太極表達式”等70餘篇(部)論著論文。這些論著論文充分體現其核心學術理念。
主要學術思想暨影響:人天合一太極表達式、子午流注時間空間和運動的統一的身心調控模式等是其首創的核心學術理念。乾讀寫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把“幹活幹活,不乾不活,幹才能活”為座右銘的生活家,為人大度,胸襟寬廣。“為他人作嫁衣裳””,“為人民服務一輩子”,“助人者天助之”、是其日常修為的核心,“研經悟道,保持特色”,自強不息,發展創新,人天合一太極表達式是其學術理念之核心。
主要業績:以醫為業,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奉行“醫術即仁術”,“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保護好自己的病人,病人利益第一”的宗旨和理念,臨床上強調“以人為本”,“以心治心,以人治人”。十分熱衷於學術和社會公益事業,多次捐款捐物捐書業績曾被收錄於《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中國科技專家名錄》、《全國知名中青年中醫師名錄》《全球華人名醫錄》、《新時期先鋒人物成就博覽》等10餘部名人錄書和網際網路有關資料庫。“自強不息,發展創新”,著書立說,自成體系,在海內外大量發表的論著論文,在華人圈,在學術界具有相應的影響和知名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