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根土蝽

麥根土蝽

麥根土蝽,屬於半翅目土蝽科。成蟲飛翔力較強,飛行高度多為30~70cm,飛行距離2m,順風可飛50多米,傍晚鑽入土內,有假死習性。成蟲多在20~35cm以下的深土層交配。交配前,雌蟲放出很強的臭味,以招引雄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麥根土蝽屬半翅目土蝽科。分布於西北、華北、華東和東北等地區,在陝西、河南、山東、遼寧西部等地危害較重。以成蟲和若蟲在土中危害草坪禾草、小麥、穀子、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根部,也可加害豆類、菸草和麻類等作物。

生活史和習性

在山西省河津縣1年繁殖1代,成、若蟲常年混生均能越冬。
一般是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各齡若蟲及成蟲即開始向下遷移,準備越冬。第二年3月中、下旬開始向上移動。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是春季危害盛期。越冬成蟲一般從3月下旬開始交配直到10月下旬。

棲息土層

棲息不穩定層:表土15~20cm間,受耕作栽培影響大,溫濕度變化也較大,可隨條件的變化而上下移動。
適生棲息層:表土20~40cm間,接近耕層,食料(根群)和溫濕度的變化較小,常年集聚的蟲量較多。
抗逆潛藏層:地表40cm以下的土層,能使麥根土蝽防旱、防寒和避開其他不良環境。
麥根土蝽以在高燥崗地、山坡地和乾旱地發生較重,耐寒和耐飢力都很強,自然死亡率較低。該蟲能分泌臭液,如有發生,一進入田間便可聞到臭氣。

危害:成、若蟲以口針刺吸寄主根部的營養。危害小麥時,4月中下旬開始顯症,5月上中旬葉黃、稈枯、炸芒。提早半個月枯死,致穗小粒少,乾粒重明顯下降。危害

高粱、玉米時,苗期出現苗青、株矮及青枯不結穗,減產20%-30%或點片絕收。

防治方法(1)深翻和整修土地
麥根土蝽冬季以半休眠狀態在土壤40~50cm深處越冬,利用其休眠越冬的機會,進行深翻可大量減少越冬蟲數。整修土地,可破壞麥根土蝽的生活環境,減少蟲口密度。(2)增施水肥
增施水肥,可促進植物迅速生長,增強植物的抗逆能力也可以減輕受害。(3)土壤處理
在播種前用50%對硫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公頃1.5~2.25kg兌細土30~37.5kg,撒施後耙,再播種或建植草坪。(4)抓住時機,進行藥劑防治
利用麥根土蝽在暴雨和灌水後出土的習性,於中午12:00左右,在集中發生地噴撒40%甲敵粉或4%敵馬粉,每公頃30~37.5kg,效果良好。為了節省農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可根據麥根土蝽點片發生(即核心型擴散)的特點進行挑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