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

鹿野苑

鹿野苑,即 Sārnāth,曾名為 Mrigadāva、Rishipattana、Isipatana,中文另名為仙人論處、仙人住處、仙人鹿園等),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ārānasī)以北約10公里處,是釋迦牟尼成佛後初轉法輪處,佛教的最初僧團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圖)鹿野苑鹿野苑

鹿野苑,即 Sārnāth,曾名為 Mrigadāva、Rishipattana、Isipatana,中文另名為仙人論處、仙人住處、仙人鹿園等),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ārānasī)以北約10公里處,是釋迦牟尼成佛後初轉法輪處,佛教的最初僧團也在此成立。鹿野苑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

起源

(圖)鹿野苑鹿野苑活佛

Mrigadava 意為鹿園;Isipatana 則常見於巴利藏,意為聖者(巴利語:isi,梵語:rishi)來臨之地。Sārnāth 源自 Sāranganātha,意為鹿王。在一個佛教典故中,菩薩化現為鹿王,為了保護鹿群,將自己獻給了國王,而國王也因此感動,而建立了公園,以保護鹿群。該公園目前仍存在。當年佛陀在菩提伽耶頓悟後,向西步行3百里來到了這裡,尋找當年的五位同修者,向他們闡述了生死輪迴、善惡因果、以及修行超脫之道。這裡被尊為法輪初轉之地。佛法傳承中最重要的佛、法、僧三寶,在鹿野苑聚齊了。玄奘來到了這裡,他看到“鹿野伽藍,區界八分,連垣周堵,層軒重閣。” 考古學家發現,這裡有4、5層壘疊的寺廟和僧房遺址,說明這裡的佛塔和寺廟在歷史上被反覆修繕建造過很多次。

歷史

(圖)鹿野苑鹿野苑

釋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覺悟成佛後,來到鹿野苑,找到了原來的五位侍者,為其講演四聖諦,他們五位因此有所證悟,隨即出家為五比丘僧,是為佛教僧寶成就。在接下來的雨季中,佛陀就在鹿野苑的穆拉甘陀庫底精舍。(Mūlagandhakuṭī vihāra)意譯根本香室精舍,僧團逐漸擴大到60人左右,後來佛陀派遣他們到各地弘法。在當地國王與富商的支持下,佛教在鹿野苑附近傳播開來。到公元3世紀時,鹿野苑已經成為重要的藝術中心,在笈多王朝時期(公元4世紀到6世紀),更是達到了頂峰。唐朝高僧玄奘於公元7世紀來到這裡,見證了鹿野苑當時的盛況。
鹿野苑後來成為佛教正量部的一個中心,但在鹿野苑也發現了黑汝嘎(Heruka)與度母(Tārā)的古蹟,這說明佛教的金剛乘在此地也有過傳播。12世紀後期,鹿野苑遭土耳其穆斯林的劫掠,建築等被嚴重破壞。

景觀

(圖)鹿野苑鹿野苑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對鹿野苑有這樣的記載:
至鹿野伽藍。台觀連雲長廊四合。僧徒一千五百人。學小乘正量部。大院內有精舍。高百餘尺。石階磚龕層級百數。皆隱起黃金佛像。室中有鋀石佛像。量等如來身作轉法輪狀。精舍東南有石窣堵波。無憂王所建。高百餘尺。前有石柱。高七十餘尺。是佛初轉法輪處。
鹿野苑的所有建築被土耳其人破壞殆盡,但答枚克佛塔(Dhamekh Stūpa)卻在廢墟中保存了下來,塔高達39米,直徑達28餘米,屬留存極少的阿育王時期建築。牟拉甘陀庫底精舍的廢墟中標有佛陀在頭一個雨季中的駐錫地,在這東面,就是1931年新建的根本香室精舍(Mūlagandhakuī vihāra),那裡有精美的壁畫,介紹佛陀的生平,再後則是鹿園,仍有鹿群在那裡生活。
阿育王石柱以前雖然被破壞過,但底部仍然在原址。原來的柱高達10多米,頭部雕有四面獅像,該獅像現被作為印度國徽的圖案。這段石柱的主要部分(2米多)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博物館”中,該館建於1910年,另藏有一些有印度佛教藝術的珍寶,其中包括300多副圖畫。
喬堪祇塔,也稱為五比丘迎佛塔,建於笈多王朝,原為覆缽型型,頂端的八角亭是莫臥爾帝國時(16世紀)所建。
鹿野苑也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樹,是阿努伽里加·達摩波羅(Anagarika Dharmapāla)從菩提伽耶的大菩提樹上中華佛寺折枝移植而來。

除了根本香室精舍,鹿野苑目前的佛寺還有:緬甸法輪寺,可追溯到1908年,是鹿野苑最早的外國佛寺,負責一部分旅遊接待工作; 西藏高等研修中央學院,在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和達賴剌嘛的倡議下於1967年興建,由印度教育部文化局資助,是一所佛學院; 還有中華佛寺,以及泰國、日本的佛寺等。

概論

(圖)鹿野苑鹿野苑
古印度佛教遺址。傳為釋迦牟尼菩提伽耶得道成佛後第一次講法(初轉法輪)處。又名仙人論處、仙人住處、仙人墮處、仙人鹿園等。在今印度北方邦貝拿勒斯西北約7公里處。傳釋迦牟尼得道成佛後,來此為第一批五位弟子宣講佛法。7世紀玄奘赴印時,這裡仍十分興盛:“區界八分,連垣周堵,層軒重閣,麗窮規矩”,後來逐漸荒蕪。近代曾進行多次考古發掘。現存主要遺址有:①喬堪祇塔。原系笈多王朝時所建,頂端有莫臥爾帝國阿克巴修建的一座八角亭。②曇曼克塔。高約44米,是鹿野苑的象徵,首建於孔雀王朝,笈多王朝時曾予重修。③阿育王石柱殘柱。柱高15米,上有內容為禁止破僧的婆羅謎字型銘文,柱頭已斷。鹿野苑建有博物館,保存佛教文物和藝術珍品。館藏的阿育王石柱的獅子柱頭,在印度獨立後,作為印度共和國國徽的圖案。館藏另一珍品為釋迦牟尼初轉法輪像。(見彩圖)

配圖

鹿野苑鹿野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