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代反應

鹵代反應

是自由基反應,光、熱或自由基引發劑(如過氧化物等)是促進反應進行的必要條件。反應不易停止在一元取代階段。

鹵代反應

正文

鹵素取代烴基上的氫原子或羥基等官能團的反應。較常用的鹵代反應可分為三類。
鹵素取代有機化合物中的氫原子 ①烷烴鹵代反應:烷烴RH的氫原子被鹵素X2取代,生成鹵代烷:

RH+X2─→RX+HX

烷烴鹵代反應的難易與鹵素的種類和氫原子在烴基上的位置有關,一般遵循下列規律:氟>氯>溴>碘;三級氫>二級氫>一級氫。烷烴鹵代反應通常是指氯代和溴代反應。氟代反應太劇烈,放出的熱量足以破壞烷烴的所有價鍵,難以控制,反應的最終產物是碳和氟化氫。與此相反,碘代反應則太難進行。
烷烴的鹵代反應是自由基反應,光、熱或自由基引發劑(如過氧化物等)是促進反應進行的必要條件。反應不易停止在一元取代階段。例如,甲烷氯代時得到的產物是各種氯代甲烷的混合物:

鹵代反應

如果嚴格控制反應條件和原料比,例如CH4:Cl2:N2=8:1:80(體積比),400~450℃,氯化銅作催化劑,則主要得一氯甲烷。碳鏈較長的烷烴氯化時,取代反應可在分子中不同的碳原子上進行,得到各種鹵代烴,例如:

鹵代反應

② 苯環鹵代反應:鹵素對苯環上的取代反應屬親電取代反應。常用的催化劑有鐵、鋁、磷及其鹵化物等:

鹵代反應

苯環上如已有取代基,則按取代基的親電取代定位規則進行反應(見親電反應)。
③ 芳雜環鹵代反應:芳雜環上也可發生鹵代反應,但反應難易差別甚大。含有多餘π電子的芳雜環,例如噻吩呋喃吡咯等類化合物,比苯環更易進行反應;缺π電子的芳雜環,如吡啶等,則反應比苯環困難得多,需要在較強烈的反應條件下才能發生:

鹵代反應

④ 羰基α 氫原子的鹵代反應:醛和酮在鹼的催化下,α 碳上的氫原子甚易被鹵素取代,生成一元或多元的鹵代物。控制鹵素用量,則可使鹵代反應停止在一元或二元取代階段:

鹵代反應

羧酸的α氫原子的活潑性不如醛和酮,通常須用三鹵化磷催化鹵代反應:

鹵代反應

、醯氯和酸酐等的α氫原子也可被鹵素取代,生成相應的鹵代物。
鹵素對羥基的取代 與鹵代氫反應時,醇的羥基可被鹵素取代而生成相應的鹵代物:

ROH+HX─→RX+H2O

反應的難易一般遵循下列規律:三級羥基>二級羥基>一級羥基;HI>HBr>HCl>HF。
三鹵代磷PX3(X=Cl、Br、I)。五鹵化磷PX5(X=Cl、Br)和氯化亞碸等都是很強的鹵化試劑,醇與這些試劑作用可轉變為相應的鹵代物。這是實驗室中製備有關鹵代物的重要方法:

3ROH+PCl3─→3RCl+P(OH)3

鹵素的相互取代 這類反應主要用於製備難以用直接鹵代反應製備的氟化物和碘化物:

鹵代反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