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檜圖軸

鷹檜圖軸

《鷹檜圖軸》是元代張舜咨所作,絹本 設色,縱147.3cm,橫96.8cm。圖上有張舜咨題詩和元代薩達道、晉安劉嵩(子中)題詩,現藏山東省博物館。

基本信息

文物簡介<

<鷹檜圖軸>>

張舜咨,雪界翁,絹本 設色,縱147.3cm,橫96.8cm。

作者簡介

(公元14世紀中)〔〕一名羲上,字師夔,號櫟山、輒醉翁,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詳。元文宗圖帖睦爾天曆(1328-1330)間官福建興化路莆田縣尹,然大權掌握在達魯花赤手裡,雖為縣尹政務卻不繁重,故政余即焚香閉閣,讀書臨帖,吟詩作畫,贏得時人詩、書、畫“三絕名世”之譽。善山水、樹木、竹石,遠師郭熙、董源、巨然和二米,近學高克恭、朱德潤法。明代吳寬謂其“筆法頗似崑山朱(德潤)”,林弼評曰:“能集前代諸家之長,自成一家,大幅小景,布置各有法,於蒼古之中有清潤者存”。傳世作品有至正七年(1347)作《枯木飛泉圖》軸,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至正九年作《樹石圖》軸,圖錄於《中國歷代名畫集》,與雪界合作《黃鷹古檜圖》軸,絹本,設色,縱147.3厘米,橫96.8厘米,畫軸上自識:“雪界翁畫黃鷹,師夔作古檜,桐城□氏好事遂與之。”現兩畫均藏故宮博物院。雪界翁生平不詳,當為元代畫禽鳥之高手。《蒼鷹梧竹圖》軸,絹本,設色,縱146厘米,橫93厘米,圖上有張舜咨題詩和元代薩達道、晉安劉嵩(子中)題詩,現藏山東省博物館。

這幅圖是由張舜咨繪古檜、雪界翁繪黃鷹。檜以水墨寫意而成,枝幹盤曲如龍飛,蒼勁有力,針葉由筆墨點簇而成,盡含清潤之氣。山石陡立,墨彩渲染出堅實硬朗之感。黃鷹的畫法師承宋代院體畫派,工整細緻,刻畫精微,神形畢肖。二者一工一寫,互為輔襯,相映生輝。整個作品虛實相合,大氣縱宕之中含清麗雅韻,實為佳品。

《黃鷹古檜圖軸》又名《鷹檜圖》《柏鷹圖》,是元代花鳥畫的代表作之一,此圖畫一黃鷹獨立於古檜樹上,昂首還眺,目光咄咄。樹下頑石小樹成趣。鷹的造型準確,羽毛用細筆勾描後填色。用筆工細,設色妍麗;黃鷹的畫法師承宋代院體畫派,工整細緻,刻畫精微,神形畢肖。二者一工一寫,互為輔襯,相映生輝;檜以水墨寫意而成,枝幹盤曲如龍飛,蒼勁有力,針葉由筆墨點簇而成,盡含清潤之氣;山石陡立,墨彩渲染出堅實硬朗之感。

檜又名也叫刺柏,屬於常綠小喬木,性喜冷涼氣候,耐寒性強。檜是葉子有兩種,一為針狀,一為鱗片狀,《鷹檜圖》繪鱗片狀檜。檜出枝雖不多,但可以感覺到是棵很大很很茂盛的古樹,畫出疏枝,目的是為了突出黃鷹。黃鷹,即蒼鷹,上體蒼灰色,頭頂、枕和頭側黑褐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紋;背棕黑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有污白色橫斑。飛羽及尾羽暗灰褐色,具暗褐色橫斑,羽端灰白。下體污白色,胸、腹及覆腿羽均有黑褐色橫斑。嘴黑色,基部沾藍。腳綠黃色,爪黑色。本副中的黃鷹繪製工細、造型準確,目光炯炯有神,鷹瓜銳力剛勁,瓜上鱗片質感很強。

張舜咨和雪界翁傳世作品極少,此幅為兩人難得的精品合璧之作。其中張舜咨繪古檜,雪界翁繪黃鷹。畫家運筆熟練,豪放中又見規矩,畫面意境淡泊清幽。畫面上還有“蕉林居士”等收藏印章,併入《石渠寶笈三編》著錄。《鷹檜圖》整體虛實相合,大氣縱宕之中含清麗雅韻,實為佳品。畫上自題云:“雪界翁畫黃鷹,師變作古檜,桐城口氏好事,遂與之。”這張畫注重寫實,傾向於裝飾,將工筆與粗放結合起來,較為體現出宋、元時期花鳥畫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