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溪

鴨溪涼粉、黃家牛肉、魏家甜酒、豆豉火鍋是鴨溪的傳統美食。“美人”作伴(鴨溪窖酒),酒香四溢,牛肉鮮美,把盞言歡,酒至微酣,豈不快哉。曾有食客信口吟道:“黃家牛肉香千里,酒中美人譽四方。如欲伴得‘美人’睡,請到鴨溪來賞光。一些主要有名的涼粉攤和一些其他小吃攤子(如麻辣土豆餅、蕎麵條、混沌、羊肉米粉等)主要集中在鴨溪鎮的朱市壩(枯井)。
鴨溪涼粉
做工精細、配料考究、鮮辣可口的鴨溪涼粉是黔北最富地方特色的傳統名優小吃之一。鴨溪涼粉採用優質豌豆做原料,將其磨成粉漿,待其成形後,將其切成條狀,再用大蒜製成蓉制蒜水,在用制好的辣椒漿均勻的淋在上面,一碗鴨溪涼粉就做好了。鴨溪涼粉和其他地方的涼粉比起來,主要是在調料上要勝一籌。如今,鴨溪沿街涼粉店比比皆是,風味相似,風格各異。作為鴨溪涼粉中的佼佼者,徐大娘涼粉、范家涼粉是過往客人們必先嘗之而後快的首選,許多外地客人慕名專程前來品嘗。
魏家甜酒
鴨溪煮甜酒者甚眾,魏家甜酒算是一絕:入湯不化,瑩白如玉,顆粒分明,粒粒直立,甜而不膩,酸而不澀,蜜香誘人。1964年,毛澤東主席長征時的警衛員陳昌奉以山東軍區司令員的身份重走長征路,過鴨溪時特地拜訪魏家甜酒店,陳司令說:“三十年前吃過魏家甜酒,這次來鴨溪就想吃碗魏家甜酒”。後來創始人魏明德先生故去,魏家甜酒的製作工藝也隨之失傳。
譚友芬豆豉火鍋
豆豉火鍋是鴨溪名優美食中的後起之秀,20世紀80年代,譚友芬夫婦創辦“譚友芬豆豉火鍋”。採用鴨溪特有的豆豉為原料,輔以美味配料,色鮮而味美,食之回味無窮。價廉物美,鮮辣可口,是過往客商的首選佳肴。現已有連鎖店數家。
黃家牛肉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由黃德培、馮昌榮夫婦在鴨溪鎮新民路75號開辦,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是具有濃厚的地方風味的特產。黃家牛肉表面為棕紅色,切開後肉質紋絲緊密,不乾、不燥、不軟、不硬。牛肉干而不硬,潤而不軟,剖其橫格,輕撕切面,如銀絲松針相聯,細細咀嚼,其味無窮。從開創品牌至今以牌子老,信譽好,品味高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黃家牛肉以“黃德培”為註冊商標。2012年,在迎賓大道美食一條街,黃家嫡系傳人投資800萬元,修建占地1200平方米、5層高的黃家酒店。
祥剛飯店酸湯魚
作為1991年才融入鴨溪美食大家庭的祥剛飯店,其獨具特色的酸湯魚,算是鴨溪美食的後起之秀。曾多次代表畢節、鴨溪參加地區和省級烹調大賽,多次奪得桂冠,為鴨溪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6年,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朱軍、董卿等人在祥剛飯店進餐,對這道佳肴大為讚賞。祥剛酸湯魚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和化學製劑,採用純天然小洋海椒、木姜子、野生魚為原料烹製,魚肥肉鮮、酸辣可口、色香味俱全。
鴨溪窖酒
作為貴州八大名酒之一,“貴州鴨溪窖”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不論是在品質還是釀製工藝上都屬一流,素有“三百年鴨溪窖酒,五萬里聞名飄香”之說,“酒中美人”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給鴨溪酒起的雅號。鴨溪酒與茅台酒同源,均出自廣興祥酒坊,《遵義新志》中,稱鴨溪酒為“二茅台”。鴨溪窖酒不但是鴨溪鎮的主打特產,而且也是享譽全國的白酒知名品牌。
1991年至1993年,鴨溪窖酒及其系列產品產量26574噸,比前三年同比增長113%,實現工業總產值1.04億元,創稅7130萬元,躋身全國500強企業行業第30名,並擁有各類科技人員332名,職工1662名。其時,鴨溪窖酒因其獨特美味名揚天下,冠絕九州,引來廣泛讚譽:原國務委員方毅題詞“香飄萬里”;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題詞“三百年鴨溪窖酒,五萬里聞名飄香”;酒界泰斗秦含章題“鴨溪有酒名鴨溪,濃香無比真濃香”;著名白酒專家周恆剛先生題“老窖澄清奪月色,鴨溪味美借梅香”。甚至連美國人彼得·雷徹、新加坡品酒師陳文輝,都對鴨溪窖酒青睞有加。
鴨溪窖酒具有窖香濃郁、綿柔爽淨、甜而不膩、香而不暴,餘味悠長的獨特風格,它雖為濃香型白酒,但卻有濃香入口、醬香回味的特點,有濃頭醬尾,被譽為“酒中美人”,多次被評為貴州名酒。
鴨溪窖酒曾榮獲歷屆貴州名酒,中國馳名白酒精品、中國文化名酒、輕工部優質產品、輕工部出口產品金獎、普羅夫迪夫國際博覽會金獎、泰國王金像獎、中國酒王、中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消費者最喜愛產品、人民大會堂國宴指定用酒等數十項獎勵或榮譽稱號。,鴨溪酒業秉承優良的傳統,不斷開拓創新,先後研製出濃香型白酒鴨溪窖酒、鴨溪酒王、黔酒王等系列產品,2009年貴州鴨溪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老牌名酒“貴州鴨溪窖”成功上市,並被選定為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指定用酒。2011年,貴州鴨溪酒業公司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企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