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根

鳳仙根,是一種植物藥材,取自鳳仙花科植物鳳仙的根,主治風濕筋骨疼痛,跌扑腫痛,咽喉骨哽。

基本信息

鳳仙根

正文

鳳仙根
(《綱目》)

植物形態

鳳仙花科植物鳳仙的根,植物形態詳"鳳仙"條。

性味

①《綱目》:"苦甘辛,有小毒。"
②《嶺南採藥錄》:"味甘,性平。"

功用主治

活血,通經,軟堅,消腫。治風濕筋骨疼痛,跌扑腫痛,咽喉骨哽。
①《綱目》:"治雞、魚骨哽,誤吞鋼鐵,杖撲腫痛。散血通經,軟堅透骨。"
②《分類草藥性》:"治一切崩帶,風濕癱瘓,筋骨疼痛。"
③《嶺南採藥錄》:"去紅腫之毒。浸酒甚佳。"

用法與用量

內服: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

選方

①治跌扑傷,紅腫紫瘀,潰爛:鳳仙根、莖搗敷。(《本草正義》)
②治跌打損傷:鳳仙花根適量,曬乾研末,每次三至五錢。水酒沖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③治骨鯁喉:金鳳花根,嚼爛噙下,骨自下,便用溫水灌漱,免損齒,雞骨尤效。(《世醫得效方》)
④治水腫:鳳仙鮮根每次四至五個,燉豬肉吃,三、四次效。(《泉州本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