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紀念館[廣州]

魯迅紀念館[廣州]
魯迅紀念館[廣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魯迅紀念館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路215號(原文明路6號),館址所在地俗稱鐘樓,建於1957年,於1959年開館,占地面積4375平方米。

基本信息

魯迅紀念館魯迅紀念館

歷史緣由

1927年1月18日,由中央廣東區委推薦、中山大學聘請,魯迅廈門來廣州任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兼教務主任,先就住在中山大學“鐘樓”,至3月29日遷居白雲路“白雲樓”。現在的鐘樓和白雲樓魯迅故居,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來瞻仰的人絡繹不絕。該館以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中華全國總工會會址為館址,1959年建館。館址原為惠州會館,始建於清末民初,是一棟歐式兩層磚木結構的樓房。

結構特點

魯迅紀念館復原了魯迅當年的居住環境——臥室兼工作室和中山大學校務會議室。室內陳設非常簡樸,床是兩條板凳上擱的兩塊鋪板,一頂麻布蚊帳竹竿撐著,床上放的白布枕頭和藍花布面的薄被,十分整潔。床前,靠近窗戶處放著一張七抽屜的書桌。據說,這種書桌當時只有教授才能使用。書桌旁邊放著一個藤書架,書架上面擺滿了線裝書。此外,室內還有四方桌、小茶几和魯迅親筆書寫了“L.S”(魯迅二字的英文縮寫)字樣的藤箱。這些都是當年的原物。魯迅紀念館還設有展示魯迅生平事跡的陳列室。該室珍藏有魯迅手稿文物照片、資料近萬件,並建立了《魯迅全集》電腦檢索系統。

魯迅紀念館魯迅紀念館

背景

1953年1月,紹興魯迅紀念館成立,它是建國後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紀念性人物博物館。它以魯迅生平事跡的宣傳教育、魯迅文物資料的徵集保護、魯迅思想作品的科學研究為主要任務,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已發展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對外宣傳教育的一個“視窗”和著名的人文景觀,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1988年,魯迅故居(含三味書屋、周家老台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紀念館被評為全國優秀社會教育基地,1996年,被命名為浙江省文明示範博物館,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紹興魯迅紀念館一直來注重業務建設,加強宣傳教育,開展優質服務,為宣傳魯迅精神和弘揚歷史文化作出積極貢獻,贏得了廣大中外遊客的一致好評。紀念館全年對外開放,每年都有數十萬的中外遊客前來參觀、瞻仰。江澤民胡錦濤李鵬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後蒞館視察、指導。
2002年,紹興市委、市政府本著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在魯迅紀念館原有基礎上,慎重決策實施 《魯迅故里歷史街區保護規劃》 。經過幾年來的保護建設和修繕,魯迅故里已初具規模。不僅保持著魯迅當年生活過的故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還恢復了周家新台門、壽家台門、土谷祠、魯迅筆下風情園等一批與魯迅有關的古宅古蹟,對存在於整個故里區域範圍內的一般傳統民居建築,大都修舊如舊。
2004年5月,一座以“老房子,新空間”的設計理念建造的富有紹興特色和時代特徵的現代化展館 -- 紹興魯迅紀念館在魯迅故里落成。
現在的魯迅故里已經成為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成為一個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
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一溜粉牆黛瓦,竹絲台門,魯迅祖居,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鹹亨酒店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讓人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些場景。精心保護和恢復後的魯迅故里已成為立體解讀中國近代大文豪魯迅的場所,成為浙江紹興的“鎮城之寶”。

 

魯迅紀念館魯迅紀念館

魯迅祖居

在新建的魯迅紀念館陳列大廳的東首,就是魯迅祖居——周家老台門,它坐北朝南,前臨東昌坊口,後通鹹歡河,西接戴家台門,與三味書屋隔河相望。老台門占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牆,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三味書屋 魯迅在著名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道:“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當時紹興城內一所頗負盛名的私塾。魯迅 12 歲開始到這裡讀書,前後長達約五年的時間。三味書屋約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懸掛著“三味書屋”匾額,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題。
魯迅故居(周家新台門) 新台門位於東昌坊口西側,是一座大型的台門建築,其規模和結構與老台門基本相同,坐北朝南,青瓦粉牆,磚木結構,共分六進,共有大小房屋80餘間,連同後面的百草園在內,共占地4000餘平方米。當時,新台門內共居住著覆盆橋周氏中的六個房族,而魯迅故居則位於新台門的西面。魯迅在周家新台門內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給人們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
魯迅筆下風情園 在紹興魯迅紀念館西北側,有一朱家台門,又稱“老磐廬”,它西接周家新台門,東鄰周家老台門,北臨東鹹歡河。朱家台門環境幽雅,且寓古蹟,為古城紹興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園台門建築。朱家台門的主人叫朱閬仙,即買下周家新台門的“朱文公的子孫”。朱家台門原為越王望花宮故址,系明初名將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
魯迅紀念館 紹興魯迅紀念館始建於1973年。2003年初,為恢復魯迅故里的傳統風貌,與環境尺度不協調的陳列廳被拆除,恢復為周家新台門。新建的紀念館位於魯迅故里東側,它東接魯迅祖居,西鄰周家新台門,北毗朱家台門,南臨東昌坊口,與壽家台門隔河相望。

魯迅紀念館魯迅紀念館

魯迅故里

 
若將紹興比喻成一部漂在水上的書,那魯迅故里無疑就是全書的精華。

魯迅故里由魯迅紀念館演化而來,如今已初具規模,不僅保持著魯迅當年生活過的故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還恢復了周家新台門、壽家台門、土谷祠、魯迅筆下風情園等一批與魯迅有關的古宅古蹟,是立體解讀中國近代文豪魯迅的場所,成為浙江紹興的“鎮城之寶”。

魯迅故里內,可以看到昔日魯迅嬉戲、遊玩的周家新台門、周家老台門和朱家台門,追尋魯迅成長中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追憶魯迅作品那字裡行間透出的故鄉情結,感受那似乎依然迴蕩於屋內似水流年的純真時代,親眼目睹這一中國南方獨一無二的居民住宅風格——“紹興台門”。斑駁的歷史一一再現,庭院深深的老台門內,一路匯集了多少古老的故事。

著名的鹹亨酒店和舊時紹興其他酒館一樣——曲尺形的櫃檯,古樸的陶製酒罈,馬口鐵制的竄筒,醇香的加飯酒以及那入味的茴香豆,無不讓人憶起那位穿長衫的孔乙己先生,似乎還在表情認真地告訴人們“茴”字的眾多寫法,令人頗有回味。

魯迅就讀的三味書屋位於魯迅塾師壽鏡吾先生壽家台門的東側廂房。書屋約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懸掛著“三味書屋”匾額,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題。“三味”的意思為:“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屋內可見魯迅使用過的書桌。書桌為硬木所制,桌面右邊有一個一寸見方的“早”字,是魯迅當年刻下的。一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塾師的嚴厲批評,於是就刻下了這個“早”字,用以自勉。三味書屋旁另有三餘書屋,擺放仿照“三味書屋”,遊客可以和當年的魯迅一樣坐在瀰漫著淡淡墨香的“三味書屋”中,聆聽著“極方正,質樸,博學”的“壽鏡吾”先生的諄諄教誨,做一回私塾里的讀書郎,感受魯迅兒時的生活場景和舊時私塾氛圍。

景點旅遊提示

門票:80元/人;現役軍人、烈士軍屬、因公犧牲的軍人、家屬病故軍人家屬、離休幹部、浙江省三十年教齡教師憑證免票,1.1米以下嬰幼兒免票。
套票:1、魯迅故里和(蘭亭、東湖、會稽山)三選一;
 2、魯迅故里和(沈園、蘭亭、東湖、會稽山)四選二;
 3、魯迅故里和(沈園、蘭亭、東湖、會稽山)四選三;
 4、魯迅故里和沈園、蘭亭、東湖、會稽山。
到達方式:紹興市內乘坐7、8、10、13、17、20、21、24、30、88路公車均可到達。
開放時間:08:30到17:3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