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枕

魯班枕

魯班枕,俗名:“瞎掰”,傳說是2600年前魯班發明的。是用一塊整板紙做成的、結構複雜、可摺疊的木製生活用品,同時上面雕刻有各種圖案與文字,可供欣賞。

基本信息

簡介

魯班枕魯班枕
魯班枕可以打開可以當小板凳用,睡覺時可以當枕頭枕,便於攜帶,一物多用、方便生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魯班枕圖案內容寓意豐富,製作巧妙,是古人聰明才智和創造性的象徵,也昭顯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價值;同時魯班枕作為一種民間手工藝文化遺產,它的開發利用也會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產生一定的經濟價值。

特點

魯班枕製作工藝精細複雜,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刨光、磨、鑽、鑿、摳、上漆、打蠟等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製作原理基本上是靠“以缺補缺的方法,”一鋸下去,兩個面應相互蘊合,天衣無縫,或是一鑿下去,一舉兩得。既是卯又是榫,看似其一,關乎其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關連。
魯班枕製作工藝的基本特徵:一是抽象與具象結合,與諸多具象的傳統木製手工藝品不同,魯班枕是抽象的幾何形體的組合,但細細品味仍可感到它的形象化特徵。二是陰陽、動靜互補。魯班枕如同世間自然萬物一樣,是一個陰陽共存的統一體,靜、動結合,靜為陰,動為陽;卯為陰,榫為陽;張為陰,合為陽;摺疊起來,又恰似陰陽合壁,繼而循環往復,如日月交疊,寒暑變更。

魯班簡介

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都城山東曲阜,故里山東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民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魯班乃木工匠開山鼻祖,魯班符咒記載:伏以,自然山水,鎮宅地板,抵抗一切災難,家宅吉祥如意,家庭興旺發達安康。 釋解:伏以於魯班第一個徒弟,自然山水是仙境好風水蘊涵,其指自然山水仙境之中的土地公(神),自然山水同時蘊涵泰山可以鎮宅,所有的災難、大風大浪、雷電鬼怪、土地神泰山可以抵抗,災難被家地板抵抗了家庭自然沒有災難,順應自然給家帶來好運興旺發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