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紫檀

小葉紫檀

小葉紫檀(學名:Pterocarpus santalinus),為蝶形花科、紫檀屬。檀香紫檀為紫檀中精品,密度大棕眼小是其顯著的特點,且木性非常穩定,不易變形開裂。檀香紫檀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邁索爾邦地區、緬甸地區所出產的紫檀最優。屬於紫檀屬的木材種類繁多,但在植物學界中公認的紫檀卻只有一種,“檀香紫檀”,俗稱“小葉檀”,別名青龍木,主要產於印度及馬來半島、菲律賓等地,中國湖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廣東[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雲南[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簡稱]也有少量出產。小葉紫檀的形態特徵:喬木,樹幹通直,樹皮深褐色,深裂成長方形薄片。樹幹的樹液呈深紅色。小葉3-5片,一般為橢圓或卵形,長9-15cm,花黃色或帶黃色條紋,花期為11-12月,果呈園形,果期4-5月。對於猶太人而言,小葉紫檀是一種神聖的木材。古代示巴女王曾以小葉紫檀木作為送給所羅門王的定情禮物,該木材被製成約櫃,還有他們的床,並在上面誕生了以色列人的祖先曼尼里克一世。在《密什那》法典中,小葉紫檀也被稱為充滿正能量的天賜之木。

基本信息

歷史起源

郭峰 郭峰

中國古代認識和使用紫檀木始於東漢末期,晉。崔豹《古今注》有記載,時稱“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明代(公元1368——1644),紫檀為皇家所重視。海上交通的發展和鄭和七次下西洋。但是這對中國龐大的統治集團來說遠遠滿足不了需要。

清初,紫檀家具幾乎為宮廷壟斷,戶部專門在南亞、東南亞設立採購點為宮廷採購紫檀。改革開放以後,大家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喜歡古典傳統家具逐漸變成了一種時尚。紫檀家具變成中產階級使用、收藏的寵兒。市場需求日盛一日,加上紫檀木即將被列入環保之列,禁止採伐,將步入象牙、犀牛角同樣的保護行列。有關國家也嚴控出口。因此紫檀木的價格迅速攀升,五年間價格上升了十倍以上,2013年的市場價格已超過百萬元每噸。

在《紅木國標》中確定的紅木樹種中,紫檀為紅木之首。紫檀堅實厚重,木質細膩,密度較大,棕眼較小,穩定性優,紋理漂亮,韌性好,耐雕琢,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小葉紫檀為最優,其餘各類檀木則被歸納在草花梨木類中。紫檀木色呈深紫,歷來為皇室貴族家具專用木材,價格昂貴,居各木之首,被稱為“帝王之木”。十八世紀法國皇家路易十八所使用家具,其材質也是選用上等紫檀木所造。常言十檀九空,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紫檀生長極其緩慢,一棵成材的紫檀要生長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因出材率極低,資源奇缺,又有“寸檀寸金”之說。在小葉紫檀業界有三大名檀之說,指的是以兒孫福小葉紫檀為首的三大名檀,實際上要鑑別是否真貨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三大名檀外,其他基本上是十檀九假。

明朝,紫檀為皇家所重視。海上交通的發展和鄭和下西洋,溝通了與南洋各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各國在與中國定期和不定期的貿易交往中,也時常有一定數量的名貴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但是這對中國龐大的統治集團來說,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於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採辦。隨後,私商販運也應運而生。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優質木尤其是紫檀木,幾乎全被捆載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率當時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多數盡匯集於中國。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為明代所采,有史料記載,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採過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節不直。根本無法使用。這是因為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採伐殆盡,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沽竭,這也是紫檀木為世人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歐美等西方人士較中國更重視紫檀木,因為他們從未見過紫檀大料,認為只可作小巧器物。

據傳拿破崙墓前有五寸長的紫檀木棺槨模型,參觀者無不驚慕,以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見到許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盡在中國。於是多方收買,運送回國。歐美流傳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從中國運去的。由於運輸困難,他們一般不收買整件器物,僅收買櫃門、箱面等有花紋者。運回之後裝安木框用以陳飾。

清朝中期,由於紫檀木的緊缺,皇家還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紫檀木。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購紫檀木的記載。這時期,逐漸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不論哪一級官吏,只要見到紫檀木,決不放過,悉如數買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織造機構。清中期以後,各地私商囤積的木料也全部被收買淨盡,這些木料中,為裝飾圓明園和宮內太上皇宮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緒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壽過後已所剩無幾;至袁世凱時,遂將僅存的紫檀木全數用光。

中國古代宮廷使用紫檀始於唐代

1.一寸紫檀一寸金

紫檀這種良材,很早就為人們所認識。中國古代最早關於“檀”的記載,始見於《詩經·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乾兮”。

明人曹昭在《新增格古要論》中記述紫檀這種木材:“紫檀木出交趾、廣西、湖廣,性堅好,新者色紅,舊者色紫,有蟹爪紋,新者以水濕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紫檀木主要產自熱帶地區,在中國生長不多,由於這種木材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極難得到,且木質堅硬,緻密,適於雕刻各種精美的花紋,紋理纖細浮動,變化無窮,尤其是它的色調深沉,顯得穩重大方而美觀,故被視為木中極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說法。

2.紫檀在唐代詩書畫樂中的出現

“紫檀”名稱雖然早就見諸晉代文獻,但有關以紫檀木打造器物的記載卻是始於唐代。全唐詩卷四孟浩然《涼州詞》詩云:“混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胡地迢迢三萬里,哪堪馬上送明君。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遊俠兒。”

另外《全唐詩》卷十五李宣古《杜司空席上賦》:“紅燈初上月輪高,照見堂前萬朵桃。觱篥調清銀象管,琵琶聲亮紫檀槽。”又《全唐詩》卷二十王仁裕《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紅妝齊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條。”

而據史料可查,在中國古代宮廷中最早使用紫檀,也是在唐代這一時期。

3.武則天打造紫檀棺材葬鸚鵡

在明代文人李栩所著的《戒庵老人漫筆》里,記載了一則唐代女皇武則天為其寵禽打造紫檀棺材的典故:“唐武后畜一白鸚鵡,名雪衣,性靈慧,能誦心經一卷。後愛之,貯以金籠,不離左右。一日戲曰:‘能作偶求脫,當放出籠’。雪衣若喜躍狀,須臾朗吟曰:‘憔悴秋翎以禿衿,別來隴樹歲時深。開籠若放雪衣女,常念南無觀世音’。後喜,即為啟籠。居數日,立化於玉球紐上,後悲慟,以紫檀作棺,葬於後苑。”

元代宮廷紫檀使用考

1.元代海外貿易的舶來品

唐代以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手工業技術水平較之以前也有了進一步提高,以後迭經發展,到了元代,我國手工業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元朝的貴族、官吏多經營海外貿易。在對海外貿易的過程中,來自殊方異域的特產源源不斷地流入國內,許多舶來品甚至進入了元朝宮廷,除了犀角、象牙、珍珠、寶石、香料等所謂的專供皇室貴族、權門豪強消費的奢侈品——“細貨”外,也有一部分是手工業產品所需的珍貴原料,這其中不能不談到元世祖近臣亦黑迷失及其進獻給元代宮廷的珍貴木材“紫檀木”。

2.元代宮廷內的紫檀器用

元代皇宮中不僅有以紫檀木為構架棟材建造的“紫檀殿”,元代禁宮大內的一些家具器用陳設等也都採用紫檀木製成。元代立國之初,國力強盛,四海來朝,八方入貢,來自殊方異域的奇珍異寶源源不斷地流入元代宮廷以內。元代紫檀的使用,較之元以前唐代宮廷里的“紫檀軸”、唐武后為寵禽鸚鵡打造的紫檀小棺等範圍更廣,涵蓋面包括紫檀寶座、紫檀畫軸以及雕飾紫檀福海龍紋的鹵薄儀仗等。

元代宮廷內紫檀器用家具的記載見於元末文人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一書,該書記載元朝大內延春閣的寢殿之內,就設有紫檀御榻。“寢殿楠木御榻,東夾紫檀御榻。”《南村輟耕錄》里所記的延春閣寢殿內的“紫檀御榻”,是中國古代文獻中首次明確出現以紫檀木製成坐具的記載。

形態特徵

小葉紫檀根雕藝術茶几 小葉紫檀根雕藝術茶几

屬於紫檀屬的木材種類繁多,但在植物學界中公認的紫檀卻只有一種,“檀香紫檀”,俗稱“小葉檀”,別名青龍木,主要產於印度及馬來半島、菲律賓等地,中國湖南、廣東、雲南也有少量出產。小葉檀的形態特徵:喬木,樹幹通直,樹皮深褐色,深裂成長方形薄片。樹幹的樹液呈深紅色。小葉3-5片,一般為橢圓或卵形,長9-15cm,花黃色或帶黃色條紋,花期為11-12月,果呈園形,果期4-5月。

檀木種類

小葉紫檀 小葉紫檀

檀.梵語是布施的意思,因其木質堅硬,香氣芬芳永恆,色彩絢麗多變且百毒不侵,萬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稱聖檀。

紫檀亦稱青龍木,屬蝶形花科,亞熱帶常綠喬木,主要產於印度及馬來半島、菲律賓等地,中國兩廣、雲南一帶也有少量出產。紫檀的材質緻密堅硬,體重,入水則沉,一立方米木材可達703公斤。色調呈紫黑色(暗犀角色),微有芳香,深沉古雅,心材呈血赭色,有光澤美麗的回紋和條紋,年輪紋路成攪絲狀,棕眼極密。無痕疤。用酒泡則紫色出,並可粘到碗上。其樹脂或木材削片和銼末入藥,可治瘡毒。紫檀木主要用作製造高級家具及其它精巧器物。紫檀木樹種雖多,但它們有許多共同特點,尤其是色彩,都呈紫黑色,製作紫檀家具多利用其自然特點,採用光素手法。因紫檀木色調深沉,顯得穩重大方而美觀,如果雕花過多,掩蓋了木質本身的紋理與色彩,就如同畫蛇添足了。

紫檀木

在各種硬木中質地最堅、份量最重。它不及黃花梨那樣華美,但靜穆沉古,是任何其它木材都不能比擬的。

中國從漢代以來即認為紫檀是最名貴的木材之一,多用它作為車輿、樂器、高級家具及其它精巧器物的材料。東漢就見記載。到了明代,由於皇家及王公貴族的喜愛,明代紫檀木家具,做工似粗,卻雕琢有神,神志軒昂。

明代朝廷用紫檀起初在中國南部採辦,後因木料不足,遂派員定期赴南洋採辦,因此儲存了許多紫檀木料,因紫檀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南洋的紫檀經明代採伐幾欲殆盡,明末清初,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部分都匯集中國。清代早期還使用明代的庫存。清代中葉以後,庫存用完,貨源一時中斷,因此,清中葉以後製作家具就以紅木代替紫檀了。

鑑別紫檀木的方法是:用酒精棉球在木頭的表面輕輕一擦,如果棉球呈紫紅色,就是紫檀;也可以從木頭上刮下一點木末,浸在酒里,如果屑末出現一道道血紅色的絲條,便是紫檀。老紫檀浸水不掉色,打上顏色一擦就掉;新紫檀浸水後掉色,打上顏色不掉。

紫檀有新老之分,新者色紅,老者色紫,水浸老者不掉色,新者掉色,用於區分新老紫檀。

小葉紫檀

各種各樣的小紫檀 各種各樣的小紫檀

小葉紫檀,學名“檀香紫檀”。只有小葉紫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紫檀,其他所謂的“檀”,都不是紫檀。

小葉檀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簡稱“紫檀”(以下所述“紫檀”為小葉檀)。紫檀密度較大,棕眼較小,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優。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紫檀木:在各種硬木中紫檀木質地最為細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紋不明顯。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將立即分解成粉紅色,且與酒形成較粘的膠狀物,傾倒時能連成線。這是鑑別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產地主要在印度,中國的雲南、兩廣等地也有生產。紫檀是豆科的一屬,約有十五種,多產於熱帶。其中有兩種分法。紫檀,俗稱小葉檀;一為薔薇木,俗稱大葉檀。小葉檀很少有大料,材料直徑多在20厘米以內,再大就會空心而無法使用,小葉檀木紋不明顯,色澤紫黑,有的黝黑如漆,幾乎看不出紋理。一般認為中國從印度進口的紫檀木是薔薇木,即大葉檀。大葉檀紋理較粗些,顏色較淺些。打磨後有明顯木線,即棕眼出現。

大葉紫檀

盧氏黑黃檀,俗稱“大葉紫檀”,屬於黑酸枝木。散孔材。生長輪不明顯。心材新切面桔紅色,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劃痕明顯。

鑑定方法

小葉紫檀 小葉紫檀

一:取一木片,放入水中,若是檀香紫檀則沉於水。若沉於水繼續下一步。

二:取一木片在白紙上劃,若是檀香紫檀則有紫紅色的劃痕,用相同的力度劃第二次,第三次……,劃痕變淡至消失;若有劃痕繼續下一步。

三:取木屑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木屑與水的比例:體積比大約1:3——1:10),若是檀香紫檀則過12小時可見水的最上層(視覺效果:水的最上層和玻璃杯壁附近最明顯)有藍色機油般螢光現象,過24小時螢光更明顯,此步主要用於排除盧氏黑黃檀等其他酸枝木和非紫檀屬木材;若有螢光現象繼續下一步。

四:觀察上一步中木屑水浸出液的顏色。若是檀香紫檀則是紫紅色(顏色的深淺與取材的部位、水的多少及浸泡時間的長短有密切關係);若是紫紅色或不好確定繼續下一步。

五:看橫切面上管孔的分布。若是檀香紫檀則整個生長輪內管孔直徑略相等且分布較均勻;橫切面可用一把鋒利的刀一刀削成,最好不要回刀,觀看時可塗一些清水,最好用十倍放大鏡或更高倍數的放大鏡觀察;若分布較均勻或不好確定繼續下一步。

六:看生長輪。在橫切面上觀察生長輪,若是檀香紫檀則生長輪不明顯;若生長輪不明顯或不好確定繼續以下四步。

七:看板面材色。若是檀香紫檀則新剖面為桔紅色,久則為深紫或黑紫,常帶淺色和紫黑條紋。

八:聞香氣。若是檀香紫檀在與物體磨擦時則有很微弱的清香氣(似檀香味,但不與我們平時生活聞到的燃香一樣),用銼刀銼、台鋸刨的時候氣味很大。

九:看紋理。若是檀香紫檀則紋理交錯,有的局部捲曲。

十:看油質感。若是檀香紫檀則有油質感;若能通過此四步繼續下一步。

十一:橫切面30倍放大。這是個人識別的最後一步,在木材的三個切面上,橫切面提供了最為豐富的信息,要仔細觀察橫切面的特徵,與國家標準《紅木》中的描述和圖片相比較,若是檀香紫檀則相符(若沒條件此步可略去不做)。若能通過以上十一步的檢驗就可確定這種木材是檀香紫檀,若有其中任何一步明顯不符合則可判定不是檀香紫檀,若仍有疑問,可取樣(麻將大小)送有關部門(比如中國林科院)做木材樹種鑑定。

手串選購

牛毛紋 牛毛紋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選購到稱心如意,品質上乘,價格公道的手串呢?

看料子的密度(棕眼、花紋判斷法)

紫檀手串的重量大約在59克——70克之間,但是密度不等於料子的重量,因為珠子做的圈大點,打眼小一點,珠子重量就上去了,還有種說法是有的料子沒有乾透,內部還含有水分,因此料子比較重。那么如何判斷紫檀手串密度的高低呢?

1、觀察棕眼的疏密、粗細、形狀、形態

a、棕眼越細密,甚至沒有棕眼光滑如鏡的料子密度好;棕眼越疏鬆、越粗大密度越差。沒有棕眼(帶螢光的虎皮紋,油性好)密度好;細密棕眼密度好(帶有螢光油性好);疏鬆粗大棕眼(油性差和木柴一樣的感覺)密度差。

b、含有閉合狀棕眼的料子以及棕眼呈小S狀的料子密度比較好。棕眼呈黑線似的閉合狀態,之前有的朋友討論說是金星變黑所致。我個人認為是料子放性時間較長,棕眼乾透收縮,或是樹木晚年所居山地貧瘠,造成樹木營養不良棕眼萎縮所造成的。

另外,我們之前講過,牛毛紋是紫檀的特徵之一。紫檀表面牛毛紋越密集呈小S型,料子密度越好;棕眼越筆直舒展,密度越差。牛毛紋筆直疏鬆;牛毛紋密集捲曲呈小S狀。

前者做出的珠子棕眼筆直,後者做出的珠子棕眼呈S型。

2、觀察珠子表皮的紋路,一般有細小雞翅紋的珠子密度較好

此雞翅紋非彼雞翅木的雞翅紋,我個人認為這種紋路的生成其實也是小S的一種體現,但是這種紋路是科檀和巴西紫檀的明顯特徵,新手一般不容易區分。老胡也曾在部落格中提出,科檀之所以最初可以擾亂市場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紋路和優質紫檀相似。

巴西紫檀雞翅紋,料子發黃,棕眼大,重量輕,具體沒上過手不好評價,料子感覺發糠,像劈柴。

小葉紫檀雞翅紋,珠子帶螢光,有剛性,像硬糖一樣,不用懷疑是否是小葉紫檀,此串是老A剛出道時我從木蟲上拍得的,自拿到手後對其珠子就大加推崇,現在此串已經贈與吾妹玩賞。

看料子的油性

紫檀的拋光後的油性主要是從珠子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澤度區分的,在無膠,無蠟的情況下,好的油性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a.似和田玉般的油脂光澤,其主要特點是細膩;

b.似翡翠般的玻璃光澤,其特點是陽光或者燈光下起螢光。比較差的料一般密度都不是很好,表現為發乾,發柴。

看料子工藝

這裡的工藝主要是指珠子的圓度,兩通以及三通的打眼。好的工藝應該是絕對順紋三通不歪的,順紋是指珠子打眼與棕眼走向一致。

看金星

現在金星的料子都比較貴,評價定級主要是疏密、粗細、金銀來定,一般金星越細密越好,銀星比金星好。

看紋路

紋路在上一篇中都有提到,在此不上圖了。其特點主要是:水波料子一般有螢光,但是也有點小棕眼,經過盤玩水波陽光下依然明顯;虎皮紋的料子細膩,棕眼少,但是愛從虎皮紋表面開橫裂,盤玩後紋路基本看不見;留疤影子料子花紋漂亮,油性密度都挺好,但是有黑筋的地方愛開裂,而且一般完美的少,品質差的還是大宗眼,大多打眼不能保證絕對順紋,盤玩後紋路不明顯。

區分種類

區分小葉紫檀新老料

小葉紫檀 小葉紫檀

很多朋友認為小葉紫檀新老料是砍伐後保存的時間長短的問題,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太準確的。

小葉紫檀新老料的關鍵區別在於材質本身生長環境與周期。生長環境一個是野生林一個是人工林;山地林和平地林。再就是紫檀成材期長短不同。新料容易成材,成材期短,但也有一個弊病,就是木材的質量不如老料的好。

上面所說的都是小葉紫檀新老料區分的大方向,要想準確的分辨出來,還得從木材的形狀、顏色、花紋、棕線、螢光年輪來看,更重要的是長期接觸和不斷的學習,自然就能辨認小葉紫檀新老料了!

小葉紫檀老料油性足,比重大,密度高,品質很好的紫檀料在打磨時候能感覺到明顯的蠟感。有些老料有明顯的火焰紋,但不是每個部位都是絕對的擁有火焰紋。當您看到小葉紫檀有火焰紋的時候可以幾乎斷定就是老料。上面提到紫檀新料不如老料的主要原因是密度與水份揮發,新料相對比較容易開裂,但大家放心小葉紫檀是輕易不會那么脆弱的。而新料,比重較低,棕眼大,材質酥鬆。比重低,以直徑20MM紫檀佛珠為例,高密度的珠子裸重(不含佛塔,弟子珠,孔徑1.8MM以內)能到63到65g。而新料珠往往僅59-61g。(這個參考值以同樣大小直徑,孔徑,且直徑精確在20.3MM以內不是市面上20.8甚至21MM的重量為參考。)

區分小葉紫檀和大葉紫檀

紫檀木的特點是生長不明顯,心材新切面桔紅色,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常帶淺色和紫黑條紋;棕眼細而密,猶如牛毛,稱牛毛紋,日久會產生角質光澤,有些角度觀察紫檀,會有緞子一樣亮澤的反光。紫檀比重大,超過與之類似的紅木,入水即沉;香氣無或很微弱;紫檀木性穩定,不裂不翹,易於雕刻……

由於世人對於紫檀木的青睞,很多其它種類的木材魚龍混雜,比較突出的是以非洲馬達加斯加盧氏黑黃檀(俗稱“大葉紫檀”)冒充印度小葉紫檀。現在市場上出售的部分小葉紫檀的首飾,除了以兒孫福為代表的三大名檀外,多為民間古老的製作粗造小葉紫檀家具而販制,大部分為大葉紫檀假冒小葉紫檀商品,這點尤其要注意!實際上,印度小葉紫檀是非常具有特點的,兩者的主要區分方式如下:

1.導管 印度小葉紫檀:充滿紅色樹膠及紫檀素 盧氏黑黃檀:導管線色深,與本色對比大。

2.重量印度小葉紫檀:沉於水 盧氏黑黃檀:沉於水,比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