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峻碑

魯峻碑

東漢熹平二年(173年)四月立。17行,行32字。在山東濟寧市。碑主人魯峻,字仲岩(一作仲嚴),山陽昌邑(故址在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昌邑集)人。官至司隸校尉、屯騎校尉。熹平元年卒於住所,終年六十二歲。次年四月,門生故吏於商、馬蔭等三百二十人為之樹碑頌德。碑原在金鄉焦氏山南魯峻墓所。據《水經注·濟水》引戴延之《西征記》雲,墓前尚有石祠石廟,“四壁皆青石隱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象,像邊皆刻石記之,文字分明……”這是和山東嘉祥武梁祠漢畫像石同類的石刻藝術品。墓前之碑,後被人移置任城(即今山東濟寧)孔廟。

概述

魯峻碑 魯峻碑

此碑全稱《漢司隸校尉忠惠公魯君碑》,又名《漢司隸校尉魯峻碑》、《魯忠惠碑》。

歷史沿革

魯峻碑 全名《漢司隸校尉魯峻碑》,篆額題“漢司隸校尉忠惠父魯君碑”東漢熹平三年(公元173年)刻,石存山東濟寧。楊守敬評其:“豐腴雄偉,唐明皇、徐季海亦從此出,而肥濃太甚,無此氣韻矣。”萬經稱:“字型方整勻淨,凡勒筆、磔筆、趯筆、挑起處極豐肥,開元諸家似效其體。”臨寫時應防波畫起筆處逆鋒側露,筆致一味重濁而流於唐隸的庸俗風氣。----《古代碑帖鑑賞》費聲騫

文化影響

此碑漫漶頗甚,許多字已不可辨。其書法方勁、厚重而豐腴,兼有蕭散、古逸之致。其字有大有小,欹正相生,布局活潑可愛。碑陽與碑陰之字非出一手,而碑陰古樸自然,尤多天趣。明郭宗昌《金石史》謂其“書法峭峻古雅,第小開魏人堂室,然自是漢格。”清萬經云:“字型方整勻淨,凡勒筆、磔筆、超筆、挑起處極豐肥,開元諸家似效其體。”楊守敬《平碑記》則謂:“豐腴雄偉,唐明皇、徐季海亦從此出,而肥濃太甚,無此氣韻矣。”以上諸家頗有見地的評論,說明了《魯峻碑》對後世書風所產生的影響。

漢《魯峻碑》,雲“君諱峻,字仲岩(一作仲嚴),山陽昌邑人。監營謁者之孫、修武令之子。治《魯詩》、《顏氏春秋》,舉孝廉,除郎中、謁者、河內太守丞。辟司徒、司空府,舉高第、御史、東郡頓丘令,遷九江太守,拜議郎、太尉長史、御史中丞、司隸校尉。遭母憂,自乞拜議郎。服竟,還拜屯騎校尉。以病遜位,熹平元年卒。門生於商等二百三十人謚曰‘忠惠父’”,其餘文字亦粗完,故得遷拜次序頗詳,以見漢官之制如此。惟雲“遭母憂,自乞拜議郎”,又其最後為“屯騎校尉”,而碑首題雲《漢故司隸校尉忠惠父魯君碑》者,莫曉其義。

魯峻碑全文

君諱峻,字仲岩,山陽昌邑人(1)。其先周文公之碩胄(2),(下闕二字)伯禽之懿緒,以載於祖考銘也。君則監營謁者之孫,修武令之子(3)。體純和之德,稟仁義之操,治《魯詩》(4),兼通《顏氏春秋》(5)。博覽群書,無物不栞(6),學為儒宗,行為士表。漢(闕一字)始仕。佐職牧守,敬恪恭儉,州(闕一字)舉孝廉,除郎中謁者(7),河內太守丞。喪父如禮,辟司徒府,舉高第,侍御史(8)、東郡頓丘令(9)。視事四年,比蹤豹、產(10),化行如流。遷九江太守。(闕一字)殘酷之刑,行循吏之道,統政(闕一字)載,穆若清風。有黃霸、召信臣在穎南之歌(11)。以公事去官,休神家巷,未能一期(12),為司空王暢所舉(13),征拜議郎、大尉長史(14)、御史中丞。延熹七年二月丁卯拜司隸校尉(15),董督京輦,掌察群僚,蠲細舉大,榷然疏發。不為小威,以濟其仁。弸中獨斷(16),以效其節。案奏(闕一字)公,彈絀五卿,華夏祗肅,佞穢者遠。遭母憂,自乞拜議郎,服竟還拜屯騎校尉(17),以病遜位。守疏廣知足之計(18),樂於陵灌園之潔(19)。閉門靜居,琴書自娛。年六十一,熹平元年(闕一字)月癸酉卒。明年四月庚子葬。於是門生汝南乾商、沛國丁直、魏郡馬萌、渤海呂圖、任城吳盛、陳留誠屯、東郡夏侯弘等三百廿人追惟在昔,游、夏之徒作謚宣尼(20),君事帝則忠,臨民則惠,乃詔告神明,謚君曰忠惠父(21)。息叡不才(22),弱冠而孤,承堂弗構(23),斫薪弗荷。悲蓼莪之不報(24),痛昊天之靡嘉(25),俯企有紀(26),能不號嗟。刊石敘哀,其銘曰:礹礹山嶽,礧落彰駁(27)。棠棠忠惠(28),令德孔(女楽)(29),命(闕一字)時生,雅度弘綽。允文允武,厥姿烈逴。內懷溫潤,外撮強虐(30)。督司京師,穆然清邈。當遷緄職,為國之榷。非究南山(32),遐邇忉悼。凡百君子,欽謚嘉楽(33)。永傳億齡,煥矣灼灼。

注釋:

(1)漢山陽郡昌邑縣治所在今山東巨野縣昌邑集。

(2)周公旦諡號文公。

(3)修武:今河南修武縣,雲台山在其境內。

(4)魯詩:漢初傳授《詩經》有四家,魯人申培稱為魯家詩。

(5)顏氏《春秋》:顏安樂,西漢魯國人,字公孫。與嚴彭祖師從胿孟傳《春秋公羊傳》,宣帝時立為博士。

(6)栞:《說文》:“栞,槎實也。讀若刊。”

(7)郎中謁者:漢制,郎中謁者秩比六百石,郎中秩比三百石。《秦漢碑述》誤讀為:“郎中、謁者。”

(8)侍御史:即遷侍御史。《漢丹陽太守郭旻碑》:“察孝廉,除郎中謁者,遷敬陵園令。

(9)頓丘:漢置頓丘縣,在今河南清豐西南。

(10)豹:西門豹。產:子產。

(11)黃霸:《史記》有黃霸傳。召信臣:見《漢書》循吏傳。

(12)一期:一年。

(13)司空王暢:東漢末年黨錮之禍“八俊”之一,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祖父。漢靈帝建寧元年為司空,數月後以水災免官,建寧二年死於家中。應劭《風俗通》曰:’南陽酈縣有甘谷,谷水甘美。雲其山上大有菊,水從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有三十餘家不復穿井,悉飲此水。上壽百二三十,中百餘,下七八十者。考之本草,菊花輕身益氣故也。司空王暢、太尉劉寛、太尉袁隗為南陽太守聞有此事,令酈縣月送水二十斛用之飲食,諸公多患風痹,皆得愈。

(14)太尉長史:《文獻統考》卷六十六,太尉長史秩千石。

(15)司隸校尉:秩比二千石。蔡質《漢儀》曰:“職在典京師外部諸郡,無所不究,封侯外戚、三公以下無尊卑,入宮開中道,稱使者每會後到先去。”

(16)弸:《說文》:弓強貌。

(17)屯騎校尉:秩二千石。

(18)見《漢書》疏廣傳。

(19)見《史記》魯仲連傳:“於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

(20) 孔子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哀公誄之,稱曰:“尼父”。漢元始元年謚曰:“褒成宣尼父”。後魏太和十六年改謚孔子曰:“文聖尼父”。唐太宗貞觀十一年詔尊為:“宣聖尼父”。……孔子門徒作謚宣尼不見史書記載。

(21)謚君曰忠惠父:諡法出於朝廷,此處之謚是私謚。從《魯峻碑》可見當時風氣。

(22)息叡:當是魯峻的兒子魯叡。

(23)《後漢書》章帝記:“聖跡滂流至於海表,不克堂構,朕甚慚焉。註:尚書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不肯堂,矧肯構。”

(24)《後漢書》陳忠傳:“周室陵遲,禮制不序,蓼莪之人,作詩自傷曰:‘瓶之罄矣,惟罍之恥’。言己不得終竟子道者,亦上之恥也。”《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瓶之罄矣,惟罍之恥。”

(26)俯企:頫《說文》:“低頭也。從頁逃省。太史卜書,頫俯仰字如此。”

(27)岩岩山嶽,:《詩經.小雅.節南山》:“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礧落彰駁:《別雅》:“《文選》嵇康《琴賦》:‘踸踔磥硌’。李善註:磥與磊同。《朱龜碑》‘磥落炳煥’。”

(28)棠棠即堂堂。

(29)(女楽):《廣韻》云:“(女楽)書藥切,美好也。”

(30)虐:《說文》:“虐,殘也。”

(31)緄職:即袞職。《詩經.豳風.九罭》:“我覯之字,袞衣繡裳。”袞:皇帝及上公的禮服。

(32)匪究南山:《詩經.小雅.節南山》: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節彼南山,有實其猗。赫赫師尹,不平謂何。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憯莫懲嗟。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冝空我師。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小人殆。瑣瑣姻亞,則無膴仕。昊天不傭,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屆,俾民心闋。君子如夷,惡怒是違。不吊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憂心如酲,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既夷既懌,如相酬矣。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覆怨其正。家父作誦,以究王訩。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33)欽:敬佩。

〈陰碑〉

故吏河內褢管懿幼遠千。故吏九江壽春敶龔伯麟五百。

故吏九江壽春任琪孝長五百。故吏東郡頓丘許逾伯過五百。

門生沛國譙丁直景榮千。門生勃海高成呂圖世階千。

門生東郡濮陽殷敦登高千。門生汝南邵陵乾商朝公五百。

門生南陽新野魏顥文台五百。門生平原般路龍顯公五百。

門生平原西平昌壬端子行五百。門生陳留尉氏胡嵩永高五百。

門生陳留尉氏胡昱仲表五百。門生濟陰定陶棣真子然五百。

門生任城樊兒雄大平五百。門生平原樂陵路福世輔三百。

門生魏郡斥丘李牧君伯三百。門生魏郡繁陽壬輔子助三百。

門生任城任城周普妙高三百。門生任城任城吳盛子興三百。

門生勃海重合梁 叔節三百。

門生河東蒲反李□□時三百。門生河東蒲反陽成□文智三百。

門生汝南汝陽鄭立□節三百。門生東郡臨邑夏侯宏子松二百。

門生東郡博平孫謙□□二百。門生東郡樂平邢顥□□二百。

門生東郡樂平邢□季□二百。門生魏郡內黃馬萌子□二百。

門生魏郡犁陽壬□少□二百。門生汝南?強尹稜□□二百。

門生汝南?強尹顥叔□□百。門生勃海南皮劉扶節□□百。

門生勃海南皮劉盛興□□百。門生河間阜成東鄉晨子□二百。

門生河間阜成東鄉恭公□二百。門生平原西平昌劉丕景高二百。

門生平原般張謙伯讓二百。門生陳留尉氏夏統子思二百。

門生濟陰乘氏許仁伯德二百。門生濟陰離狐周維元興二百。

義士梁國寧陵史強強良二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