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籃記

祁彪佳《遠山堂曲品》“雜調”收有《牡丹記》,題鄭國軒撰。 作品內容《魚籃記》寫金寵、張瓊往武當山拈香求子。 有東海金線鯉魚精變幻金寵女兒牡丹模樣,勸誘張真同諧連理。

作品簡介

基本信息

yulan ji
《魚籃記》
明代傳奇作品。全稱《觀世音魚籃記》,明文林閣刊本,全劇32出作者不詳。祁彪佳《遠山堂曲品》“雜調”收有《牡丹記》,題鄭國軒撰。祁彪佳評述其內容:“金牡丹為魚妖所混,幾不可辨,此境地之最惡者。”可見它的故事與《魚籃記》相近。

作品內容

《魚籃記》寫金寵、張瓊往武當山拈香求子。玄天上帝念金寵貪贓枉法,故降一女;張瓊為官清正,賜予一子。由於金、張二人曾指腹為婚,張瓊之子張真成年後去金家投親,金寵以不招白衣女婿為名,留他在家中攻讀,以期求取功名。有東海金線鯉魚精變幻金寵女兒牡丹模樣,勸誘張真同諧連理。並約定在金寵壽誕之日,牡丹遞杯之時,讓張真作輕薄舉動,拉她的手。張真依言而行,結果激惱了金寵夫婦,被趕出金家。鯉魚精施妖術,使牡丹患重病,金寵夫婦為給女兒消災,差人追回張真沖喜,張真偕假牡丹共返金家。家人分辨不清真假牡丹,遂請包公除妖。鯉魚精終為南海觀音收伏。張真趕考榮歸,與金牡丹成親。
明代傳說中的包公已被神化。《魚籃記》中的包公藉助於神靈的力量戰勝邪惡,帶有濃厚的民間傳說色彩。但此劇的主旨在於宣揚“積善之人加官進顯,作惡之人中途遭憲”,雖有抑惡揚善之意,也宣揚了因果報應的封建迷信思想。

作品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娥將此劇改編為湘劇追魚,刪去因果報應的內容,把鯉魚精塑造為一個為了追求美好愛情而甘願捨棄天堂生活、忍受人間痛苦的多情女子的形象,使她和嫌貧愛富的金牡丹形成強烈的對比,並將原有的“衣錦還鄉、生旦團圓”的俗套改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尾。此劇後被很多劇種移植上演,又名《碧波潭》、《碧波仙子》等。越劇《追魚》已攝製成影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