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和唐太宗

魏徵和唐太宗

③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狀語後置古今異義1、可以:古意,可以用來。 2、自:名詞作狀語,親自。

魏徵和唐太宗魏徵和唐太宗

魏徵和唐太宗概述

中國話劇.作者李民生、楊志平.1981年由鐵道部第一工程局政治部文工團西安首演.劇本發表於同年《陝西戲劇》第4期,1982年3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劇作取材於唐太宗登基之初,重用“文臣”魏徵治國安邦的故事.唐太宗以歷史為鏡,不拘一格,重用前太子舊臣魏徵.魏徵從國家社稷利益出發,對以封德彝、龎相壽為代表的得勝派的縱情淫逸、貪贓枉法,堅持以“唐律”繩之.面對隨自己身經百戰的愛將和固執冷靜的魏徵,唐太宗內心產生了劇烈的痛苦和矛盾.但是為免重蹈隋煬帝覆轍,唐太宗終於擺脫了寵臣的諂媚和個人感情,接受魏徵忠諫,處置了貪官龎相壽.在魏的輔助下,開創出貞觀之治的盛唐時期.劇作戲劇衝突跌宕有致,唐太宗和魏徵的形象血肉豐滿,真實可信.獲文化部,中國劇協1980—1981年全國話劇、戲曲、歌劇優秀劇目獎.

原文

魏徵狀貌不逾中人,而有膽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顏苦諫;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為之霽威。嘗謁告上冢,還,言於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嚴裝已畢,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輟耳。”上嘗得佳鷂,自臂之,望見徵來,匿懷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鷂竟死懷中。

翻譯

魏徵相貌平平,但是很有膽略,善於挽回皇帝的主意,常常犯顏直諫。有時碰上太宗非常惱怒的時候,他面不改色,太宗的神威也為之收斂。他曾經告假去祭掃祖墓,回來後,對太宗說:“人們都說陛下要臨幸南山,外面都已嚴陣以待、整裝完畢,而您最後又沒去,不知為什麼?”太宗笑著說:“起初確實有這個打算,後來害怕你來嗔怪,所以中途停止了。”太宗曾得到一隻好鷂鷹,將它置於臂膀上,遠遠望見魏徵走過來,便藏在懷裡;魏徵站在那裡上奏朝政大事,很久故意不停下來,鷂鷹最後竟死在太宗的懷裡。

魏徵簡介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今河北邢台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諫敢言著稱。

相關拓展

三鏡

原文

鄭文貞公②卒,魏徵寢疾,上③遣使者問訊,賜以藥餌,相望於道。又遣中郎將④李安儼宿其第,動靜以聞。上復與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⑤其子叔玉。戊辰⑥,征薨⑦,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喪,給羽葆鼓吹⑧,陪葬昭陵⑨,其妻裴氏曰:“征平生儉素,今葬以一品羽儀,非亡者之志。”悉辭不受,以布車載柩而葬。上登苑西樓,望哭盡哀。上自製碑文,並為書石。上思征不已。謂侍臣曰:“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⑩,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注釋

①選自《資治通鑑》。
②鄭文貞公:魏徵在世時被封為鄭國公,去世後,朝廷賜謚為“文貞”。
③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④中郎將:皇家侍衛軍中的武官。
⑤妻(q@):這裡作“配”講。
⑥戊辰:指貞觀十七年正月十七日。
⑦薨(h#ng):公侯死稱薨。
⑧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鳥羽裝飾的車蓋。鼓吹指鼓吹樂隊。皇家給羽葆和鼓吹樂隊送葬,是對死去大臣的榮寵
⑨陪葬昭陵:王朝特準大臣在皇陵附近埋葬叫陪葬。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墳墓。
⑩替:作滅、廢講。

句式

1、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喪 定語後置
2、今葬以一品羽儀 介詞後置
3、非亡者之志 否定判斷句
4、上思征不已 狀語後置

古今異義

1、可以:古意,可以用來。今意:可以做。

詞性活用

1、正:使……端正。
2、自:名詞作狀語,親自。
譯文
鄭文貞公魏徵臥病在家,皇上派遣使者慰問,賞賜藥品,往來不絕。又派了中郎將李安儼住在魏家,以便隨時將病況上報。皇上又和太子一起到他家,指名衡山公主將許配給他的兒子魏叔玉。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徵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員都去弔唁,賞給羽蓋鼓吹,恩準陪葬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說:“魏徵一生節儉樸素,現在用一品官的儀仗舉行葬禮,這不是死者的心愿。”她婉言推託沒有接受,而用布蓬車載運棺柩去埋葬。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樓,望著靈車痛哭。皇上親自撰寫了碑文,並親筆往石碑上寫。皇上對魏徵思念不止,跟左右大臣說:“以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帽子;以過去的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的興衰規律;以別人為鏡子,可以明了自己的得失是非。魏徵去世了,我丟掉了一面鏡子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