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守舍

魂不守舍

魂不守舍,成語,拼音是hún bù shǒu shè,指靈魂不能依存於軀殼之內。形容精神分散、恍惚,意念不能集中、自持。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魂不守舍魂不守舍

【詞目】 魂不守舍

【拼音】 hún bù shǒu shè

【解釋】 舍:指人的軀殼。靈魂不能依存於軀殼之內。形容精神分散、恍惚,意念不能集中、自持。

【出處】

1,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管輅傳》裴松之注引三國·魏·管辰《管輅別傳》:“何之視侯,則魂不守舍,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

2,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八回:“(賈母道)我看寶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動是不怕的。”

3,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三回:“賈臬台見了這種女人,雖不至於魂不守舍,然而坐在上頭,就覺得有點搖晃起來。”

4,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甚或精氣瞀亂,魂不歸舍,竟至於癲癇。”

成語辨析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形容精神不集中 【示例】 (賈母道)我看寶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動是不怕的。(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八回)【近義詞】 失魂落魄、魂不守宅、神不守舍、神不歸舍 【反義詞】 聚精會神【使用程度】 常用成語【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成語正音】 舍,不能讀作“shě”。【成語辨形】 守,不能寫作“收”。【成語辨析】 魂不守舍和“失魂落魄”,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樣子。不同在於:魂不守舍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失魂落魄”語義重,可形容驚慌異常或因受強烈刺激而行動失常。【英語翻譯】 out of one's mind

當代小說

基本信息

魂不守舍魂不守舍

書 名:魂不守舍作 者:陳應松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年:2003-5-1頁 數:256定 價:15.00元裝 幀:平裝(無盤)ISBN:9787806732298

內容簡介

性使我們突然成為另外一個人,一個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的人,性正在悄悄地破壞著我們的社會格局。周鏇於幾個女人之間,尋找生命的激情……精神的純粹追求要將他帶入天堂,世俗的享樂與縱慾要將他墜入深淵,極端的快感和強烈的痛苦撕扯著他的身體與良知,精神的靈塔在金錢與肉慾面前萎頓、頹廢甚至消解——這是“文化人”迷失自我的生存狀態大寫真,令人驚悚、深思。

目錄

之一 逃離之二 疼痛之三 拯救之四 煎熬之五 灰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