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門[漢語辭彙]

鬼門[漢語辭彙]
鬼門[漢語辭彙]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鬼門起源於中國戰國時代鬼門傳說。 中醫學術語,即汗孔,又名玄府、氣門。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1、迷信傳說的鬼進出之門;通往陰間之門。
漢王充《論衡·訂鬼》:“《山海經》又曰:‘滄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

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然履突鬼門,怪而不辭;駕龍乘去,仙而不哀。”

唐 沈佺期 《初達驩州》詩:“魂魄游鬼門,骸骨遺鯨口。”
2、古關名,即鬼門關 。  
唐張說《南中送北使》詩之二:“山臨鬼門路,城繞瘴江流。”

宋蘇軾《到昌化軍謝表》:“並 鬼門 而東騖,浮瘴海以南遷。”參見“鬼門關”。
3、即鬼門道。  
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向鬼門丟花介。”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三面以 陳嘉言 為最,一出鬼門,令人大笑。”參見“鬼門道”。
4、陰陽家語。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是古經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西南為人門,東北為鬼門。”後世風水遂以東北為鬼門,認為邪氣、煞氣多由東北來,故古府、縣城牆往往在東北方以一完整牆面抵擋邪氣。
古徽州民宅東北向也不設門開窗。

《隋書·蕭吉傳》:“於是 宣慈殿 設神坐,有風從艮地鬼門來,掃太子坐。”參見“鬼星石室”。
5、卜筮上的官鬼爻

以六爻乾支與五行生剋定六親位,以克我者為官鬼爻,是災難和不吉的爻象。後世星命術士稱為官煞。參見“ 鬼門上占卦 ”。
6、地名。三門峽 的一段。
賀敬之《放歌集·三門峽歌》:“ 神門險, 鬼門窄, 人門以上百丈崖。”自註:“三門之一‘鬼門’岩上,有石坑,狀如馬蹄印。”

中醫學術語

《素問·湯液醪醴論》:“開 鬼門,潔淨腑。”王冰註:“開鬼門,是啟玄府遣氣也;潔淨腑,謂瀉膀胱水去也。”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開 鬼門,發汗也;潔淨府,利水也。”

吳昆《素問吳注》:“腠理謂之 鬼門,膀胱謂之淨府。開鬼門,發汗也;潔淨府,滲利小便也。”

張介賓《類經十二卷·論治類十五》:“ 鬼門,汗空也,肺主皮毛,其藏魄,陰之屬也,故曰鬼門。淨府,膀胱也,上無入孔而下有出竅,滓穢所不能入,故曰淨府。”

張志聰《素問集注》:“ 鬼門,毛孔也。開鬼門,發表汗也。潔淨府,瀉膀胱也。”

高士宗《素問直解》:“開 鬼門,乃開發毛腠而汗出也。潔淨府,乃小便利而中瀆之府清潔也。”

丹波元簡《素問識》:“張云:‘汗空也。肺主皮毛,其藏魄,陰之屬也,故曰鬼門。’簡按:‘《通天論》:氣門乃閉。’王註:‘氣門,謂玄府。’蓋氣、鬼古通。”

森立之《素問考注》:“案:鬼門,即玄府。”

《素問·水熱穴論》:“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內不得入於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 玄府,行於皮里,傳為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所謂 玄府者, 汗空也。”

楊上善《太素·卷第三十·溫暑病》:“汗之空名玄府者,謂腠理也。”王冰註:“汗液也玄,從空而出,以汗聚於里,故謂之玄府。府,聚也。”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所謂玄府者,即皮膚上之汗孔也。汗孔雖細微,最為玄遠,故曰玄。”

吳昆《素問吳注》:“汗色玄,故謂汗孔為玄府。”

張介賓《類經二十一卷·針刺類三十八》註:“汗屬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曰玄府。從孔而出,故曰汗空。然汗由氣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義。空,孔同。”

張志聰《素問集注》:“玄府者,乃汗所出之毛孔,又名鬼門。蓋幽玄而不可見者也。”

高士宗《素問直解》:“所謂玄府者,乃皮毛之汗孔也。”

森立之《素問考注》:“《太素》卅·溫暑病載此七字,而在‘凡病傷寒而成溫者云云’下。《甲乙》七·熱病上同。據考王冰所依《素問》前文‘六府’作‘玄府’,故以此七字移於此與?抑王氏忘改‘六府’作‘玄府’,遂以此七字移於此歟?…… :玄者,幽微之極,目亦不能見之謂也。汗空微眇,非人目所能見之,故名曰玄府也。《太玄·玄告》云:‘天以不見為玄,地以不形為玄。’《老子》‘同謂之玄。’王註:‘玄者,冥也。’《書·舜典》‘玄德升聞。’傳‘玄謂幽潛。’《荀子·正論》‘上周密則下疑玄矣。’註:‘玄謂幽深難知。’並此義。府,猶謂宮也。汗空有底,細纖自成室,故名曰玄府也。”

謝觀《中國醫學大辭典》:“玄府:皮膚間出汗之孔也。以其細微幽玄不可見,故名(一說汗液色玄,從孔而出,故名)。《素問·水熱穴論》:‘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素問·生氣通天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 氣門乃閉。”

王冰註:“氣門,謂玄府也。”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氣門者,玄府也。”

吳昆《素問吳注》:“氣門,玄府也。”
張介賓《類經十三卷·疾病類五》:“氣門,玄府也,所以通行營衛之氣,故曰氣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