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三

高青三

高青三是全球最大的GPS製造商美國Garmin公司董事長兼CEO,台灣國際航電股份有限公司(GarminCorporation)董事長。高青三是台灣南投縣人,出生於一個公務員家庭,台大機械系畢業,在田納西大學完成了碩士、博士學位後,高青三先後任於AlliedSignal等高科技公司。1979年40歲開始創業。高青三已晉身Forbe's美國400大富豪的排行榜之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高青三 高青三

年齡:59歲(2008年)

企業:Garmin公司

美國總部:堪薩斯州奧萊斯市

稱號:GPS巨人

榮譽:2008年《福布斯》25位知名美籍華人之一;“2008億萬富翁排行榜”第358位;《商業2.0》50個改變世界商業的人、事之一。

成長經歷

高青三,一個台灣人陌生的名字。他戴著黑框眼鏡、沒有司機,也沒有秘書,英文還帶著濃厚的台灣腔。長期旅居美國的他,研發總部設在堪薩斯州,台灣只負責生產。而出生於南投竹山小鎮的他,如今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產業霸主。全球每十個手持式GPS中,就

高青三 高青三

有七個出自他手裡。《富比世》(Forbes)雜誌形容他是“一手掌握全世界天空的人”。

隨著全球GPS市場商機不斷擴張,公司股價也從2000年掛牌時的十四美元,一路攀升至近期六十五美元以上。2004-2005年,高青三因此登上《富比世》全球富豪排行榜,以四百二十億元的身價,與長榮集團董事長張榮發、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同列五百零七名。現在,他的身價更增加至五百一十四億元。

1971年,與高青三一起走出台大電機系校門口的有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神通計算機創辦人侯清雄、華宇董事長李森田。當三位同學已經創業當領導人時,高青三還在美國公司擔任工程師、蹲技術。其中,李森田比高青三早了十一年當老闆,蔡明介從公司創立到掛牌只花了四年。對比同學們,高青三四十歲才創業,五十一歲公司掛牌,經過整整十一年。他的打底期,比別人長,後來的爆發力也比別人強,可謂大器晚成。

高青三 高青三

求學時,有一件事令高青三印象深刻。當時,他曾對著桌前雜亂檔案不斷苦思,有很多所學的都沒能套用,他沮喪的敲了老師洪箴的門。要當好的工程師,要從最困難的學起,真實世界中的東西就會相對容易。老師一席話,點醒困頓的他。挑最難的下手,從此成為他一輩子的指南針。在衛星導航世界,他也如同探險家般,不斷挑戰困難度最高的百岳。

畢業後,高青三到了美國導航公司工作,導航相關技術艱澀難懂。心慌時,洪箴的話浮上心頭,求難、不求易。因此,從最基本的分析、太空微波、導電技術等專業領域,他專撿別人不要的計畫來研究。那一段日子,他在導航領域先求深、再求廣的耕耘,一點一滴的累積了全盤的知識能量,種下日後成為富豪的幸運草。

富豪之路

在1979那年,高青三碰見GPS!那時,美國國防部將整個衛星定位分成三階段計畫,當時,是第一階段,僅有概念,而高青三所服務的公司承接到部分項目,他成為全球唯一有機會

GPS GPS

看到這個高度機密計畫的第一位華人。“我做很多慣性導航的東西,一看到GPS,哇,這真的是一項r(evolution革命)”當時,GPS只不過是該公司眾多待開發新技術中的一項,美國也才剛發射了第一顆衛星,市場能見度幾乎是零。沒人料得到,四年後,美國政府會將衛星定位開放民用;更沒人知道,後來美國政府會花費一百五十億美元,發射二十七顆衛星,布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並於2000年後解除干擾碼,讓這項技術可以套用於一般消費者! 同儕中,只有高青三的鼻子聞出這個時代革命。高青三舉例,當時,要從美國東岸運送飛彈到西岸,為了避免被中途攔截,需要追蹤,追蹤的工程必須整合八個定位系統,中間連結的方程式計算至少也要一天,但有了GPS,不用一秒鐘,立刻可以鎖定飛彈位置。當時,他數度勸說公司發展GPS,老闆卻一點都不看好。一種技術,兩種看法,種下他日後創業的因子,當時,他的同事、日後的創業夥伴GaryBurrell,甚至因此位子不保,打算退休當牧師。就這樣,1989年,高青三把美國房子賣了,與Gary、台灣的親朋好友籌集了四百萬美元,帶了十名工程師,創立了台灣航電。當時,他四十歲,Gary五十二歲。兩個加起來近百歲的人,就這樣開起公司來。沒想到,如今,不只高青三成了全球富豪,連原本動念當牧師的Gary都成了全球富豪。創業初期,GPS技術尚未完備,裡頭最難的就是,要解讀衛星傳送的微波,算出經緯度,再運算出導航參數,並建立經緯度資料庫。但利用微波建立經緯度資料庫,等於要把整個地球天空畫好數億個點,再從點去判斷所在位置,這個龐大的天空密碼,高青三憑著過去積累下來的技術,花了一年才能解碼,開發出民間第一個GPS導航器。為了追逐衛星收集微波,他經常半夜和他的員工開車到公司,在星空寂靜的夜晚,坐在實驗室或車上,貼著微波接收器,和距離他兩萬公里遠的衛星們對話。

GPS GPS

每天收集一點點微波,透過訊號處理之後,還要回家解讀。往往已近天亮,高青三躺在床上,腦中還在想如何解碼。最後透過數字運算,才能正確的標出經緯度。而高青三比別人早解碼,源自其懂得傳統導航技術、又有訊號處理能力,再加上GPS的數學運算,這些技術加總一起,“全都在我的腦子裡”。他比著自己的腦袋。創業後,一如他的求學階段,也挑最難的產品進入。台灣航電在產品上有四個歷史性產品,都求難」而來的。公司成立兩年後,推出第一個多用途衛星導航產品,就聲名大噪,甚至在波斯灣戰爭時也被美國歐洲軍方訂購。原因在於他克服了初期GPS大如冰櫃的缺點,把上百種零件,通通縮小成一人用手就可操作的產品。而第二個產品,花了近八年才推出,但也讓他一舉搶進航空市場當老大。1990年,通用飛機導航市場的霸主是KingRadio,市占率80%。一1998年,他們開發出整合通訊、自動降落儀和GPS功能的全新產品。這款產品比別人更便宜,維修和安裝手續也大幅簡化。1999年,台灣航電一舉超越KingRadio,成為飛機改裝市場裡的龍頭。2003年,他們更進一步

NOKIA NOKIA

進攻新飛機市場,推出只有兩個螢幕的GPS。他們從高頻通訊技術、導航系統、雷達系統、到自動降落系統,一樣一樣從根本學,“GPS技術,只占我們技術能量的一小部分。”高青三表示。這個革命性的產品一推出,挑剔的飛機廠商排隊搶買他們的產品,連全球第三大的巴西飛機製造廠, 都得靠插單才能拿到貨。那一年,他們成為飛機導航市場的霸主。而之間推出的手持式產品,別人都是輕量級,他卻直接挑戰世界級。當對手早一年推出低價產品,高青三卻寧願練功,晚一年半但推出功能更強結合定位、視訊等產品,一舉打敗對手。

GPS點對點測量圖 GPS點對點測量圖

求難的哲學,奠定日後台灣航電的根基,公司成立後每年都賺錢,營收、獲利每年都以30%的速度成長,去年營收逾新台幣三百三十億元,獲利九十億元,市值二千二百億元。為了專心經營,他們堅持不上市,“這是我最享受的事,公司就像潛水艇一樣,大家不知道你。我常常說,最好的市場地位就是,你有七成的市場占有率,但大家以為你只有三成,那個日子最好過。如果連你的員工都以為只有三成,更好。兢兢業業嘛!”他說。2000年,美國政府將衛星定位干擾碼解除,車用導航市場開跑,為了在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吸取更多的人才與建立知名度,他們決定在該年十二月上市,高青三也因此浮出水面,成為全球富豪。他一生的探險,都是從最難的挑戰下手,挑戰全球成功的背後,就是要把事情做到最好。至於財富、名利,“這些其實都是illusion(虛幻)罷了”他重複說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