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錘

高速錘:是利用高壓氣體膨脹原理做成的。

靠高壓氣體突然釋放的能量驅動上、下錘頭高速運動,懸空對擊,使金屬塑性成形的鍛造方法。高速錘鍛造是一種高能率成形方法,主要用於精密模鍛和熱擠壓。

第一台高速鍛錘出現於1955年。圖1為高速錘的工作原理。瞬間釋放的高壓氣體(壓力一般為15000兆帕),迫使錘頭向下作9~24米/秒的高速運動,同時也向上推動高壓氣缸的缸蓋,並帶動整個機架向上運動。錘頭上的上模與機架上的下模在空中對擊工件,使之塑性變形。機架的質量遠大於錘體,所以移動速度慢,行程小,便於操作。錘擊後,安裝在機架內的回程桿將錘頭推回原處。機架放置於外支架的緩衝墊上。這類設備最初只能一次單擊,後來研製出可以連擊的、內燃式的高速錘(圖2)。高速錘鍛造,存在明顯的變形慣性力和變形熱效應,控制得當可以提高金屬的塑性,改善金屬在模具中的流動充填性能,利用模鍛可成形薄壁、高肋的複雜形狀鍛件。高速錘鍛造多用於葉片、齒輪等零件的精鍛和擠壓。

式中K為打擊能量;m為鍛錘質量;v為鍛錘速度,高速錘的運動速度遠大於普通鍛錘的速度(一般為6米/秒),因此錘頭的質量可以大大減小。另外由於整個機架參加打擊,不需要普通鍛錘的大砧座,高速錘的總質量也相應減小,故可節省投資。另外,懸空鍛打震動小,不需要特殊大地基,對周圍建築、設備影響不大。但高速錘的模具壽命較低,工作時噪音較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