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臥東山

高臥東山

成語故事:東晉時期,賢人謝安堅決辭去官職到會稽附近的東山隱居,經常有文人前來拜訪他,與他飲酒賦詩,從不過問朝政。前秦南侵,東晉危在旦夕,謝安臨危授命,當了東晉的宰相,率軍在淝水成功打敗前秦軍隊,並趁機率軍北伐收復失地。

基本信息

釋義

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閒。

出處

高臥東山的故事高臥東山的故事
1、《晉書·謝安傳》:“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
2、元·鄭廷玉《忍字記》第四折:“我趕不上龐居士海內沉舟,晉孫登蘇門長嘯,我可甚么謝安石東山高臥。”
3、明·馮惟敏《桂枝香·冶源十大景》:“東山高臥,小亭清坐。結識上酒友詩朋,準備下及時行樂。”
4、清·龔萼《復王竹航書》:“以視先生東山高臥,玉尺尚持,真不啻神仙中人。”

其他介紹

【示例】既以高臥東山,不應再為馮婦。(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十七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隱居不仕【近義詞】東山高臥
【反義詞】東山再起
【使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結構】補充式成語
【英語翻譯】retirewitheaseanddeclinetoacceptagovernmentpos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