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園藝植物育種

二、雜交育種 一、育種目標 一、育種目標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2月1日)
平裝: 32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22017987
條形碼: 9787122017987
尺寸: 25.8 x 18.2 x 1.4 cm
重量: 599 g

內容簡介

《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園藝植物育種》系統闡述了果樹、蔬菜和花卉育種學三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有關套用,內容包括:緒論、園藝植物種質資源、育種目標、引種、選擇育種、有性雜交育種、優勢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和倍性育種、生物技術育種、抗病育種、品種審定和良種繁育、主要蔬菜植物育種、主要花卉育種、主要果樹育種。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園藝植物育種》還根據教學內容安排了十一個實訓。《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園藝植物育種》每章開始有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章末有複習思考題及小結,書後附有實訓指導。語言流暢,通俗易懂。

目錄

緒論
一、園藝植物的進化
二、優良品種的概念及作用
三、中國園藝植物育種概況
四、園藝植物育種的任務和內容
五、園藝植物育種的發展與展望
第一章 園藝植物種質資源
第一節 種質資源的概念及作用
一、種質資源的概念
二、種質資源的作用
三、我國園藝植物種質資源的分布特點
第二節 作物起源中心與中國主要園藝植物資源
一、作物起源中心學說
二、園藝植物起源中心
三、中國主要園藝植物資源概況
第三節 種質資源調查
一、種質資源的類別及特點
二、種質資源調查
三、保護種質資源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第四節 種質資源的收集和保存
一、種質資源的收集
二、種質資源的保存
第五節 種質資源的研究利用
一、種質資源的研究
二、種質資源的利用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育種目標
第一節 育種對象
第二節 園藝植物主要育種目標
一、產量
二、品質
三、成熟期
四、對環境脅迫的適應性
五、對病蟲害的抗耐性
六、其它目標
第三節 制定育種目標的基本原則
一、園藝植物育種目標的特點
二、制定育種目標的主要原則
三、制定育種目標應注意的問題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引種
第一節 園藝植物引種的概念和意義
一、園藝植物引種的概念
二、植物引種馴化成功的標準
三、我國植物引種馴化簡史
四、引種的意義
第二節 引種的原理
一、引種的遺傳學原理
二、引種的生態學原理
三、園藝植物引種規律
第三節 引種的原則與方法
一、引種的原則
二、引種的工作步驟
三、引種的注意事項
四、主要園藝植物原產地及引種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選擇育種
第一節 選擇育種的概念和意義
一、選擇育種的概念
二、選擇的實質和作用基礎
三、選擇育種的意義
第二節 有性繁殖植物的選擇育種
一、混合選擇法
二、單株選擇法
三、兩種基本選擇法的綜合套用
第三節 無性繁殖植物的選擇育種
一、芽變選種
二、營養系微突變選種
三、實生選種
第四節 影響選擇效果的因素
一、選擇群體的大小
二、環境條件
三、選擇群體的遺傳組成
四、質量性狀與數量性狀
五、重點性狀與綜合性狀
六、選擇時期和時間
第五節 選種的程式
一、原始材料圃
二、選種圃
三、鑑定圃
四、品種比較試驗圃
五、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
第六節 加速選種過程的方法
一、選擇方法和選擇程式的正確套用
二、加速選種的主要方法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有性雜交育種
第一節 有性雜交育種的概念和意義
一、有性雜交育種的概念
二、有性雜交育種的意義
第二節 有性雜交育種的雜交方式
一、兩親雜交
二、多親雜交
三、多父本混合授粉雜交
第三節 雜交親本的選擇與選配
一、親本選擇的意義
二、親本選擇的原則
三、親本選配的原則
四、回交、多親雜交親本選配的特點
第四節 有性雜交技術
一、雜交前的準備
二、有性雜交技術
三、提高有性雜交效率的方法
第五節 雜種後代的處理
一、雜種後代的選育
二、雜種後代的培育
第六節 遠緣雜交困難的克服方法
一、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方法
二、克服遠緣雜種不育的方法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優勢雜交育種
第一節 雜種優勢及利用價值
一、自交衰退
二、雜種優勢的概念
三、雜種優勢的度量方法
四、優勢雜交育種與重組育種異同
五、雜種優勢利用概況
六、雜種優勢早期預測和雜種優勢固定
第二節 選育一代雜交種的程式
一、選育優良的自交系
二、配合力的測定
三、自交系間組配方式的確定
第三節 雜種種子的生產
一、人工去雄制種法
二、利用苗期標記性狀制種
三、利用化學藥劑去雄制種
四、性別表現與雜交種種子生產
第四節 自交不親和系的選育和利用
一、自交不親和系的概念和意義
二、自交不親和性的遺傳和生理機制
三、選育自交不親和系的方法
四、利用自交不親和系制種的方法
五、自交不親和系的繁殖方法
第五節 雄性不育系的選育和利用
一、利用雄性不育系生產一代雜種的意義
二、雄性不育的表現類型和遺傳方式
三、雄性不育系的選育
四、利用雄性不育系生產一代雜種方法和步驟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七章 誘變育種和倍性育種
第一節 誘變育種
一、誘變育種的概念及意義
二、輻射誘變育種
三、化學誘變育種
第二節 倍性育種
一、倍性育種的概念及意義
二、單倍體育種
三、多倍體育種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生物技術育種
第一節 細胞工程育種
一、花葯和花粉培養
二、組織和器官培養
三、原生質體培養與體細胞雜交
第二節 基因工程育種
一、目的基因的分離和克隆
二、目的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三、外源基因整合的鑑定
四、目的基因轉化
五、目的基因的表達
六、外源基因表達的檢測
七、基因工程在育種上的套用
八、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評價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九章 抗病育種
第一節 抗病育種的重要性
一、病害對園藝植物生產的威脅
二、選育推廣抗病品種的重要意義
三、抗病與其它育種目標間的關係
第二節 抗病性的類別和機制
一、抗病性的概念
二、抗病性的類別
三、抗病性的機制
第三節 抗病育種的基本方法
一、抗病性的來源
二、抗病性的篩選
三、抗病品種的選育
四、品種抗病性的喪失和抗病性的保持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十章 品種審定和良種繁育
第一節 品種審定
一、品種審定
二、品種審定製度
第二節 良種繁育的意義和任務
一、良種繁育的概念和意義
二、良種繁育的任務
第三節 良種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一、良種退化的原因
二、防止良種退化的方法
第四節 良種繁育的程式和方法
一、良種繁育程式
二、良種繁育方法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主要蔬菜植物育種
第一節 大白菜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品種的分類、分布和引種
三、豐產性選育
四、一代雜種的利用
五、良種繁育
第二節 甘藍育種
一、種質資源概況
二、開花授粉習性
三、育種目標
四、豐產性選育
五、品質育種
六、良種繁育
第三節 番茄育種
一、番茄種質資源
二、番茄有性雜交
三、番茄抗病育種
四、番茄雜種優勢利用
五、番茄良種繁育
第四節 黃瓜育種
一、種質資源
二、雜交育種
三、抗病育種
四、雜種優勢利用
五、良種繁育
第五節 辣椒育種
一、種質資源概況
二、開花授粉習性
三、主要育種目標
四、抗病育種
五、良種繁育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十二章 主要花卉育種
第一節 一串紅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原始材料及分類
三、花器構造及開花習性
四、育種方法
第二節 三色堇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原始材料及分類
三、開花習性
四、育種方法
第三節 菊花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原始材料及分類
三、開花習性
四、育種方法
第四節 仙客來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原始材料及分類
三、開花習性
四、育種方法
第五節 月季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原始材料
三、遺傳性狀及開花習性
四、育種方法
第六節 杜鵑花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種質資源
三、花器構造及開花習性
四、育種方法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第十三章 主要果樹育種
第一節 柑橘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種質資源
三、主要性狀的遺傳
第二節 蘋果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種質資源
三、主要性狀的遺傳
第三節 梨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種質資源
三、主要性狀的遺傳
第四節 桃育種
一、育種目標
二、種質資源
三、主要性狀的遺傳
複習思考題
本章小結
實驗實訓
實驗實訓一 無性繁殖園藝植物的選擇育種計畫制定
實驗實訓二 蔬菜的田間選擇
實驗實訓三 園藝植物花粉的收集、貯藏及花粉生命力的測定
實驗實訓四 園藝植物有性雜交技術
實驗實訓五 蔬菜種子播種品質檢驗
實驗實訓六 園藝植物多倍體誘變及觀察鑑定
實驗實訓七 果樹芽變選種
實驗實訓八 花卉良種苗木的鑑定與檢驗
實驗實訓九 果樹良種苗木的鑑定與檢驗
實驗實訓十 園藝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實驗實訓十一 園藝植物轉基因技術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