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神經活動規律

高級神經活動規律在19世紀末,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對自己身體各部分的構造已基本清楚,但對內臟器官的工作機理,對人體的司令部——大腦以及神經系統的活動規律,卻了解很少。因為內臟和大腦都隱藏在體內,它們工作的時候誰也看不見。

高級神經活動規律

正文

И.Π.巴甫洛夫通過條件反射研究發現的大腦活動規律。包括以下幾方面:
暫時聯繫的接通機制 高級神經活動的一個最基本的規律。按照巴甫洛夫的觀點,暫時聯繫的形成是基於大腦兩個同時興奮點之間的接通過程。他認為,如果有一種新的、先前無關的刺激來到大腦半球,這時如果神經系統里有強烈的興奮中心,那么它就開始集中起來,好像為自己開闢出一條達到這個興奮中心的通路,然後又從這個興奮中心到達相應的器官,這樣,它就成為這個器官的刺激物了。反之,如果沒有這個興奮中心,它就不發生顯著的效果,而是沿著大腦半球消失了。
基本神經過程及其相互關係 條件反射活動經常對內外環境刺激物進行分析和綜合。綜合表現為大腦皮層不同點上興奮的聯合。分析表現為對作用於有機體的刺激物加以區分。分析和綜合過程彼此聯繫、平行進行著,構成大腦的主要功能。分析是從外圍的輸入開始,在大腦半球內藉助於抑制過程完成的。所以,興奮和抑制過程是大腦的兩種基本神經過程。
興奮和抑制過程的擴散和集中 巴甫洛夫認為,無論興奮過程還是抑制過程,在大腦兩半球內發生以後,首先沿著大腦兩半球擴散,而後在原發點上集中起來。這是整箇中樞神經系統的基本規律之一。但是在大腦兩半球里,這個規律卻以大腦兩半球特有的靈活性和複雜性表現出來。決定擴散和集中過程發生和發展的條件,首先是這兩種過程的強度。一般說來,強的和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傾向於擴散,中等強度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傾向於集中。在弱的興奮過程下,其擴散可以使某些潛伏狀態鮮明起來。這種擴散也能消除大腦皮層其他點的抑制狀態,稱為解除抑制;在中等的興奮過程下,興奮集中在有限區域;在強的興奮過程下,擴散引起皮層張力大大提高,在這個背景上,其他刺激都產生最大效果。弱的抑制過程,類似於催眠狀態;在中等抑制過程下,抑制過程集中起來,此時大腦皮層上興奮點和抑制點劃分明晰,興奮和抑制處於平衡狀態。大腦皮層上許多興奮點和抑制點交織成一種鑲嵌式,這是動物和人的正常覺醒狀態;在強的抑制過程下,抑制沿著整個皮層向下擴散,造成睡眠狀態。在睡眠狀態下,仍有個別興奮點存在,稱之為警戒點。
相互誘導 表現陽性條件刺激物,如果立即使用於陰性條件刺激物後,則對陽性條件刺激物的反應會更大,反之亦然。相互誘導可以在這些刺激物作用的同時,在皮層的興奮點或抑制點周圍表現出來,稱為同時性相互誘導;也可以在兩種過程停止後,在這些點本身表現出來,稱為繼時性相互誘導。
強度定律 條件刺激的效果與刺激的物理強度相平衡的,即在某種強度內,刺激越強,條件反應也就越大。但是大腦皮層工作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過其限度,即轉入抑制,巴甫洛夫稱為超限抑制,即當刺激持續作用或超強刺激作用時發生,這個界限並不固定,根據大腦皮層不同狀態以及健康、年齡的不同而變化。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