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原變種)

高粱(原變種)

高粱(原變種)是禾本科植物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我國南北各省區廣泛分布。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高粱(原變種)Sorghumbicolor(Linn.)Moenchvar.bicolor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10(2)卷
8a.高粱(原變種)圖版30:5-7;75:4

形態特徵

高粱(原變種)高粱(原變種)
一年生草本。稈較粗壯,直立,高3-5米,橫徑2-5厘米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0-70厘米,寬3-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微呈耳形,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或有白粉,兩面無毛,邊緣軟骨質,具微細小刺毛,中脈較寬,白色。圓錐花序疏鬆,主軸裸露,長15-45厘米,寬4-10厘米,總梗直立或微彎曲;主軸具縱棱,疏生細柔毛,分枝3-7枚,輪生,粗糙或有細毛,基部較密;每一總狀花序具3-6節,節間粗糙或稍扁;無柄小穗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5-6毫米,寬3.5-4.5毫米,基盤純,有髯毛;兩穎均革質,上部及邊緣通常具毛,初時黃綠色,成熟後為淡紅色至暗棕色;第一穎背部圓凸,上部1/3質地較薄,邊緣內折而具狹翼,向下變硬而有光澤,具12-16脈,僅達中部,有橫脈,頂端尖或具3小齒;第二穎7-9脈,背部圓凸,近頂端具不明顯的脊,略呈舟形,邊緣有細毛;外稃透明膜質,第一外稃披針形,邊緣有長纖毛;第二外稃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具2-4脈,頂端稍2裂,自裂齒間伸出一膝曲的芒,芒長約14毫米;雄蕊3枚,花葯長約3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分離,柱頭帚狀。穎果兩面平凸,長3.5-4毫米,淡紅色至紅棕色,熟時寬2.5-3毫米,頂端微外露。有柄小穗的柄長約2.5毫米,小穗線形至披針形,長3-5毫米,雄性或中性,宿存,褐色至暗紅棕色;第一穎9-12脈,第二穎7-10脈。花果期6-9月。染色體2n=20(Celarier,1958)。

產地分布

中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

高粱屬植物

高大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或不具根狀莖。約有20餘種,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現知有11種(包括引種逸生),大多作為穀物和飼料栽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