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生

高永生

高永生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主治醫師。

基本信息

中國計量學院高永生

中國計量學院生命科學院副教授。
1990.8-1994.6 衡水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公務員,負責科技項目管理工作。
1994.7-1996.3 北京市精細化工技術公司, 從事生物化工技術的研發;
1996.3-2001.7 中外合資河北農安生化有限公司, 任總工程師,從事植物源生物化學殺蟲劑的開發和產業化研究,完成定型產品若干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由此專利轉化的生化製劑“辛魚藤乳油 ”投產後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成果獲得“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7-2006.6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微生物所,博士後研究。方向:病原菌與寄主互作機制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及病毒高通量實時定量分析;
2006.6-至今 中國計量學院生命科學院,教學科研。
研究方向:
逆境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學研究
微生物發酵調控及次生代謝產物研究

在研課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稀土元素進入植物細胞受體蛋白的分子生理學機制的研究(No30670482)
杭州市科技發展計畫項目: 竹醋液對茶樹萌芽及其抗寒性的研究(20101032B48)
橫向項目,幾種優質藍莓在浙江引進推廣過程中環境適應性研究(101268)
橫向項目,食用吊瓜高產防控生理調控技術的套用研究(091267)
衡水市科技發展計畫項目: 景觀彩葉植物紅葉石楠引進、馴化和快繁技術研究(09033)

獲獎情況

教育部科技成果獎二等獎

主要專著

吳麗麗,高永生,黃偉峰, 鄭琪. 稀土Eu3+對不同光強下紅葉石楠色素含量及PAL活性的影響[J]. 中國稀土學報, 2011, 29 (2): 233-238
吳麗麗, 周叢義, 高永生, 叢悅璽, 陳坤明, 郭萬里. 水稻NADK3基因的克隆及其遺傳轉化[J]. 核農學報, 2011, 25(5): 2130
王為民, 高永生. N-甲基-N-硝基-N-亞硝胍抑制細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活性[J].癌變•畸變•突變, 2011, 23(4): 275-278
周叢義, 吳國利, 段壯芹, 吳麗麗, 高永生, 陳坤明. H2O2-NOX系統: 一種植物體內重要的發育調控與脅迫回響機制[J]. 植物學報, 2010, 45 (5): 615-631
高永生, 王鎖民,宮海軍,趙志光, 張承烈. 鹽脅迫下植物離子轉運的分子生物學研究[J]. 草業學報, 2003,12 (5):18-25
鄭丹, 崔旭紅, 李紅亮, 蔡沖, 高永生, 商晗武. 三葉草斑潛蠅hsp70 的克隆及其表達量在高低溫脅迫下的變化[J]. 植物保護學報, 2010, 37(2): 159-164
陳韋, 商晗武,高永生, 趙永旭, 姚青,何黎平, 王榮洲. 一枝黃花屬植物的花及花粉形態[J]. 廣西植物, 2010, 30(1): 55-59
高永生, 王鎖民, 鄭文菊, 任繼周, 張承烈. 不同類型抗鹽植物K+、Na+選擇性的研究,中國植物生理四十周年年會學術論文彙編, 2003,4: 261
高永生, 王鎖民, 張承烈. 植物鹽適應性調節機制的研究[J]. 草業學報, 2003,12 (2): 1-6
田宏邇, 高永生, 李風民, 曾福禮, 高豐衣, 徐曉麗, 魏旭斌. 山黧豆根適應銪環境生理代謝的表達[J]. 西北植物學報, 2003,23 (10): 1669-1675
趙立群, 高永生. 南方紅豆杉的組織培養研究[J].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 36 (12): 101-102
高永生, 張麗靜, 田宏邇, 曾福禮. La3+對小麥葉片含鐵蛋白抗氧化運行機制調控的影響,中國植物生理四十周年年會學術論文彙編, 2003,4: 241
高永生, 陳集雙. 膜離子轉運蛋白對植物鹽適應能力的調節機制[J]. 科技通報, 2005, 21(6): 683-688
高永生, 陳集雙. 鹽脅迫下La3+對小麥幼苗葉片抗氧化系統活性的影響[J].中國稀土學報, 2005, 23 (4): 490-495
高永生,王為民. 鹽脅迫下La3+和Eu3+對小麥質膜能化系統活性的影響[J]. 稀土, 2007, 28 (2): 54-59

蜆子大王高永生

絕處總逢生
高永生高永生
要是沒有出口活蜆時的外觀門檻,沒有加工冷凍蜆肉時的“污染事故”,高永生也許還在做低端的產品,自己也不一定能把握住市場的主動權。
“2009年訂單量很大,目前為止,上半年1200噸的訂單已經確定。”自1996年創辦湖州凡人食品有限公司以來,“蜆子大王”高永生就一直圍繞著蜆子和日本客商做生意。問及2008年的經營狀況,高永生略顯焦躁:“說實話金融危機對我們的影響不大,但有毒餃子事件、毒奶粉事件,使中國食品(4.81,0.05,1.05%)在國際上信用度受損,卻使我們的生意不好做了。”
高永生透露,2008年蜆肉總出口量不到1000噸,而2007年前,效益最好時一年有3000多噸的出口量。
事實上,做蜆子生意十幾年來,高永生沒少遇到麻煩,有時甚至都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可是每一次山窮水盡後,迎來的總是柳暗花明。蜆子的遭遇

10年前,浙江德清當地的蜆子還是一文不值的東西,每年都在湖底自生自滅。
“日本人一天到晚都說蜆子是好東西,對人體的肝臟特別有好處,還能排毒養顏。那時國內收購只要300多元/噸,可出口到日本就是300美金/噸。”這個無意中發現的信息被高永生牢牢抓住。
於是,自1999年以來,在高郵湖鄱陽湖等國內幾個大型淡水湖,都可以見到高永生捕蜆隊伍的身影。可正當生意越做越大時,2002年,日本客商對活蜆的要求一下子嚴格起來。“他們不僅要質量好的蜆子,更要好看的:蜆子外觀要求等腰三角形,外殼要黑而光亮。”
這樣苛刻的要求使高永生的生意一下子陷入了僵局,國內的蜆子顏色、形狀不一,能符合日本客商標準的蜆子少之又少。很多出口的活蜆剛運到上海就被退了回來,不僅賺不到錢還要倒貼運費,蜆子退了不說,日本客商還要求索賠。“最嚴重的時候一個星期賠了兩三萬美金。”
好不容易打拚下來的事業轉眼間全部歸零。
出口活蜆已經不可能了,經過一番冷靜的思考,高永生想,既然活蜆不能出口,何不乾脆出口加工好的蜆肉!
有了這個想法後,高永生馬上安裝了一條生產線,做起了蜆肉加工。日本對蜆子的需求很大,看到高永生加工好的凍峴肉質量沒問題,價格又相對較低,不少日本客商紛紛前來訂貨。“雖然出口冷凍蜆肉的效益遠比不上出口活蜆來得好,但至少好過結束整個工廠生產。”2002年底開始,高永生就專門收購活蜆,加工成凍蜆肉再出口到日本。

肥水不流外人田

正當高永生的蜆肉生意漸漸有了起色時,2004年8月的一天,廠里來了一群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說接到周邊農戶的舉報,廠里的廢水排量超標,導致廠附近湖裡的魚蝦死亡。
高永生向《浙商》記者解釋道:“其實哪來的廢水,我們排出去的是煮蜆肉過程中過濾掉的水。”
“剛開始時一天排20噸的水,排出去後周圍農戶不用餵魚,那魚都能長得又快又大。”高永生說,可隨著排水量加大,周圍的農戶就開始來他廠里鬧。浙江省德清縣環保局污染控制科科長呂永強表示:原來水的排量加大後,蛋白質的濃度變高,湖裡的水就不能自淨了,魚蝦反而因為水富營養化而死亡。
最終環保部門向高永生處罰了2萬元,同時責令賠償周圍的養殖戶4萬元的損失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高永生馬上拿出200萬元建了一個“廢水”處理廠。
正當高永生為工廠的“肥水”犯愁時,他又得到訊息說,日本人從蜆肉加工的水中提煉濃縮汁,這種濃縮汁被套用到一些保健品中,喻為“養生劑”,價格不菲。而當時也有多家日本公司來找他合作開發這種濃縮汁。“沒想到一做就成功了,效益非常好,有很多日本客商都高價來購買我們提煉的濃縮汁,一噸能賣到6000美元。”
一次環保污染處罰,卻讓高永生找到了一個年銷售額過百萬元的市場。
帶著一分好奇心,高永生去日本考察市場,才發現原來日本人將一部分濃縮汁做保健品,一部分做調味品,另一部分還做醫院的流質,附加值非常高。
從此,高永生的“肥水”再也不流“外人田”了

時勢造英雄

“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像2008年這樣的日子,一線工人減掉了三分之一,訂單只執行了三分之一。往年工人們因為加班而投訴,2008年卻因為放假的日子太多而投訴。”說到這裡,高永生哭笑不得。“去年主要是受毒奶粉、毒餃子事件的影響,一時間也斷了我們的出口渠道。”但他並沒有因此停滯不前,而是不斷想辦法去彌補。
於是高永生決定進軍國內市場。早在2007年底,他就和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的多位專家教授開發了蜆汁調味品,並取名“四時美”這樣一個好聽的名字。為了度過危機,他開始大力開發調味品市場,並成功進入杭州上海等地區的超市。
“除了開發調味品市場外,去年我還把蜆子殼磨成粉賣給飼料廠當飼料添加劑,增加了一點效益。”據了解,江浙一帶的飼料廠都在飼料中加入一種礦石粉以提高鈣質,但是山上的礦石所含的鈣質沒有貝殼里的好。高永生笑著說:“飼料廠的人都反映,雞吃了加蜆子殼粉的飼料後,雞蛋的蛋殼都比原來堅固了。這對雞本身也有好處,現在德清的飼料廠也都是我的客戶。”
所謂時勢造英雄,冬天就這樣慢慢過去,2009年上半年1200噸的訂單,意味著高永生的春天已經來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