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簡稱

高校簡稱

截至2015年5月21日,中國大陸高等學校總計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553所(含獨立設定民辦普通高校447所,獨立學院275所,中外合作辦學7所),成人高等學校292所。 各高校陸續公布章程,其中大多會在第一章節中介紹學校的中英文校名及其簡稱。

發展歷程

各高校陸續公布章程,其中大多會在第一章節中介紹學校的中英文校名及其簡稱。

這一做法源自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基礎性工作的要求。

隨後,在2011年7月12日,教育部部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其中第2章第7條規定了各高校章程應按高等教育法規定載明的內容,其第一點便是“學校的登記名稱、簡稱、英文譯名等,學校辦學地點、住所地”。

上述暫行辦法於同年11月28日發布,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2013年9月教育部發布《中央部委所屬高等學校章程建設行動計畫(2013—2015年)》,該計畫稱,進入國家“985工程”的高校要在2014年6月底前完成章程起草工作;“211工程”高校要在2014年底前完成章程起草工作,所有高校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章程起草工作。

2013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章程核准書第1號(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成為暫行辦法實施後第一個由教育部核准章程的高校。

截至2015年7月5日,教育部官網共發布了84所高校的章程核准書。其中絕大多數均提到了學校簡稱。

簡稱模式

比如東南大學簡稱“東大”、北京大學簡稱“北大”、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等,一共有70所部屬高校在章程明確規定了中文簡稱。

其中,有的高校規定了不止一個簡稱,比如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或“西北工大”,而南京農業大學則更是一口氣規定了3箇中文簡稱及兩個英文簡稱,分別是:“南農”、“南農大”、“南京農大”及“NJAU”、“NAU”。

由於高等教育法並未對高校簡稱作出規定,所以高校的簡稱既符合長久的使用習慣,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因此,有的部屬高校便在章程中對簡稱更加細化,以便區分。比如上海交通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分別規定簡稱為“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而華中師範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也各自將簡稱確定為“華中師大”與“華東師大”,而非更具爭議的“華師”或“華師大”。

不過,部屬高校中由於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都是由兩個獨立辦學機構組成,因此其簡稱大致相同,例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簡稱中石大、石大,英文縮寫為UPC;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則簡稱中石大,英文縮寫為CUP。

除了上述在章程中明確規定中文簡稱的高校外,部分高校,類似中國人民大學,只是在章程中寫明其英文簡稱,並未提及中文簡稱,例如東華大學簡稱DHU、東北大學簡稱NEU、中國傳媒大學簡稱CUC等。

此外,還有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江南大學及長安大學四所部屬高校在其章程中未明文規定中文或英文簡稱。

與教育部同步,各省級教育廳在暫行辦法施行後積極推進省屬高校章程建設。

據教育部2015年6月30日訊息,各地的28所“211工程”高校章程將也全部通過核准,加上上述84所部屬高校,全國112所“211工程”高校(含38所“985工程”高校,軍事院校除外)章程率先全部完成核准發布工作。

此次引發“南大”之爭的南昌大學便是江西省屬“211”高校。

已公開的省屬“211”高校章程大多數也都規定了各自的簡稱。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28所學校的名稱本身多為“地名+大學”模式,因此其簡稱方式與南昌大學類似:比如遼寧大學簡稱“遼大”、福州大學簡稱“福大”等。

而其他理工、師範類大學,它們的簡稱則會突出學校的特色,比如北京工業大學簡稱“北工大”、南京師範大學簡稱“南京師大”、“南師大”或“南師”。其中,3個“華師”之爭的華中師範大學也同樣強調了自身的地域,簡稱為“華中師大”。

簡稱名單

截至2015年7月5日,共有84所教育部核准章程高校所列簡稱(順序按教育部官網核准書發布先後)。

中國人民大學:簡稱:人大,英文縮寫RUC

東南大學:簡稱“東大”,英文縮寫SEU

上海外國語大學:簡稱“上外”,英文縮寫SISU

武漢理工大學:簡稱“武漢理工”,英文縮寫WUT

華中師範大學:簡稱“華中師大”,英文縮寫CCNU

吉林大學:簡稱“吉大”,英文縮寫JLU

上海交通大學:簡稱“上海交大”,英文縮寫SJTU

同濟大學:簡稱“同濟”,英文和德文譯名Tongji

四川大學:簡稱“川大”,英文縮寫SCU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英文縮寫NWAFU

東北師範大學:簡稱“東北師大”,英文縮寫NENU

上海財經大學:簡稱“上海財大”或“上財”,英文縮寫SUFE

中國礦業大學:簡稱“中國礦大”,英文縮寫CUMT

西南大學:英文縮寫SWU

山東大學:簡稱“山大”,英文縮寫SDU

蘭州大學:簡稱“蘭大”,英文縮寫LZU

天津大學:簡稱“天大”,英文縮寫TJU

東北大學:英文縮寫NEU

華東師範大學:簡稱“華師大”,英文縮寫ECNU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英文縮寫WHU

重慶大學:簡稱“重大”,英文縮寫CQU

北京外國語大學:簡稱“北外”,英文縮寫BFSU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英文縮寫PKU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英文縮寫THU

中國農業大學:簡稱“中國農大”,英文縮寫CAU

南開大學:簡稱“南開”,英文縮寫NKU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英文縮寫ZJU

中南大學:英文縮寫CSU

中山大學:簡稱“中大”,英文縮寫SYSU

電子科技大學:英文縮寫UESTC

西安交通大學:簡稱“西安交大”,英文縮寫XJTU

中國海洋大學:簡稱“中國海大”,英文縮寫OUC

北京師範大學:簡稱“北師”,英文縮寫BNU

大連理工大學:簡稱“大工”,英文縮寫DUT

復旦大學:簡稱:“復旦”,英文縮寫FDU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英文縮寫NJU

廈門大學:簡稱“廈大”,英文縮寫XMU

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英文縮寫HUST

湖南大學:簡稱“湖大”,英文縮寫HNU

華南理工大學:簡稱“華南理工”,英文縮寫SCUT

北京理工大學:簡稱“北理”,英文縮寫BI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英文縮寫BUAA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英文縮寫HIT

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或“西北工大”,英文縮寫NPU

中央民族大學:簡稱“中央民大”,英文縮寫MUC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英文縮寫USTC

北京科技大學:簡稱“北科”,英文縮寫USTB

中央財經大學 :簡稱“中央財大”或“中財大”,英文縮寫CUFE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簡稱“對外經貿大學”或“貿大”,英文縮寫UIBE

東北林業大學:簡稱“東北林大”,英文縮寫NEFU

華東理工大學:簡稱“華理”,英文縮寫ECUST

河海大學:簡稱“河海”,英文縮寫HHU

福建師範大學:簡稱“福師”,英文縮寫FNU

合肥工業大學:簡稱“合肥工大”或“合工大”,英文縮寫HFUT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簡稱“地大”,英文縮寫CUG

西南財經大學:簡稱“西南財大”或“西財”,英文縮寫SWUFE

西南交通大學:簡稱“西南交大”,英文縮寫SWJTU

陝西師範大學:簡稱“陝西師大”或“陝師大”,英文縮寫SNNU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稱“西電”,英文縮寫XDU

北京體育大學:簡稱“北體大”,英文縮寫BSU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簡稱“中南大”,英文縮寫ZUEL

暨南大學:簡稱“暨大”,英文縮寫JNU

北京交通大學:簡稱為“北京交大”,英文縮寫BJTU

大連海事大學:簡稱“大連海大”或“海大”,英文縮寫DMU

華中農業大學:簡稱“華中農大”或“華農”,英文縮寫HZAU

中國傳媒大學:簡稱:“中媒”,英文縮寫CUC

中國政法大學:簡稱“法大”,英文縮寫CUPL

華北電力大學:簡稱“華電”,英文縮寫NCEPU

北京中醫藥大學:簡稱“北中醫”,英文縮寫BUCM

中國藥科大學:簡稱“中國藥大”,英文縮寫CPU

北京化工大學:簡稱“北化”,英文縮寫BUCT

北京林業大學:簡稱:“北林”,英文縮寫BFU

南京農業大學:簡稱“南農”、“南農大”或“南京農大”,英文縮寫NJAU或NAU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簡稱“中國礦大(北京)”,英文縮寫CUMTB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簡稱“地大”或“北京地大”,英文縮寫CUGB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簡稱“中石大”,英文縮寫CUP

中央音樂學院:英文縮寫CCOM

北京郵電大學:簡稱“北郵”,英文縮寫BUPT

南京理工大學:簡稱“南理工”,英文縮寫NJUST

哈爾濱工程大學:簡稱“哈工程”,英文縮寫HEU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南航”,英文縮寫為NUAA

安徽大學:簡稱“安大”,英文縮寫AHU

簡稱趣談

1、天南地北
天大(天津大學,這個學校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是天大的事!)

南大(南京大學,南開大學簡稱“南開”,南昌大學簡稱“昌大”,南華大學簡稱“南華”)

地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北大(北京大學)

2、東南西北中

東大(東南大學還是東北大學?貌似東華大學簡稱“東華”,所以不參加討論)

南大(南京大學,南昌大學,男大當婚)

西大(西北大學,還有我們西南大學,廣西大學解放前也叫"西大",很莫名奇妙。)

北大(北京大學)

中大(當歸中山大學莫屬,什麼中南中北,資歷太淺啦)

3、天地人和:

天大,地大不如人大(中國人民大學)

河大(不知該給河南大學,河北大學還是河海大學?)

4、 江河湖海

江大(該是江蘇大學還是江南大學,湖北還有個江漢大學??蘇大有蘇州大學,南大有南京大學,怎么都在江蘇哪?)

河大(同上)

湖大(一般指湖南大學,那湖北大學咋辦呢,總不能簡稱北大吧?)

海大(應該是海南大學,貌似中國海洋大學和大連海事大學也叫海大)

5、山石雲川:
山大(山東大學還是山西大學?)
石大(中國石油大學,還有石河子大學)
雲大(雲南大學)
川大(四川大學)

7、上中下:
上大(上海大學)
中大(同上)
下大(廈大,廈門大學)

8、人名:
西施(西師,西南師範大學,好像西北師範大學也要搶"西師",但咱西南大學已經註冊了,她也搶不了了)
東施(東師,東北師範大學,"東師社"知道是什麼嗎?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武大(武大郎賣燒餅,武漢大學,貌似武漢大學的男生都被稱為"武大郎")
焦大(焦作大學)

9、形容詞:
重大(重慶大學)
廣大(廣西大學或廣州大學)
深大(深圳大學)
長大(長安大學,還有長春大學)
大大(大連大學)
這大(浙大)-(浙江大學),確實很大
極大(吉大)-(吉林大學),這個也很大!

10、重名
三個“華師”(華中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而且好象3個“華師”的附中也都很牛);曾經有2個"華工"之爭-華中理工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2000年華中理工大學合併,自動放棄爭奪變為"華科",貌似比較英明,而華東理工不知如何簡稱,好像是"華理大",華農之爭-華中農大,華南農大。

高校簡稱大PK

全稱、簡稱、英文名、網址……2013年以來,陸續公布的大學章程好比大學的個人簡歷,高校們往往在第一章中會先來個自我介紹。比如,曾經有3個“華師”:華中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還有2個“華工”之爭:華中理工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而“華農”之爭則發生在華中農大、華南農大之間。北京工業大學和北方工業大學的校友們,則陷入誰是“北工大”的困擾中。

和人名容易重複一樣,高校命名中有時為突出辦學定位、所處地域等,在簡稱中也難免有重複。到底簡稱應該屬於哪所學校?

有網友總結說,“強弱差距較大的還是學校的實力說了算:簡稱必然屬於強校,弱的老老實實說全稱。而實力相當的則要看各地的習慣了。”

爭議事件

2015年6月30日,南昌大學通過官網正式發布了《南昌大學章程》。根據南昌大學官網透露,該章程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31號)和《江西省高等學校章程核准辦法(試行)》(贛教法字[2012]10號)精神,經江西省高等學校章程核准委員會第2次會議評議,並報省人民政府同意,教育廳核准發布。該章程總則部分所列的第一條即為:“學校名稱為南昌大學,英譯為NANCHA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學校的網際網路域名為:ncu.edu.cn。”就是這個簡稱“南大”,在該章程發布後的幾天裡引發了諸多的爭議,涉及多家國內高校。

不過在部分媒體上,仍然不時可以看到把其他一些高校簡稱為“南大”的說法,造成困擾。

包括部分南京大學師生在內的網友認為,如果當地市民或媒體不時把南昌大學簡稱為“南大”還可以理解的話,南昌大學在官方章程中明確自身簡稱“南大”則似乎頗有不妥。

南昌大學的章程也引起了南京大學校方的關注。據悉,2015年7月2日下午15時,南京大學校方已經通過BBS向表達關切的師生回應:“學校已向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廳表示了我校及廣大師生對此事的嚴重關切。”南京大學有關負責人表示,南京大學正在與教育部和江西省教育廳協調此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