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亭烈士

高敬亭烈士原名高志員,河南省新縣城郊董店人。鄂豫皖根據地黨政軍主要領導人、紅二十八軍創始人之一。1907年8月出生於新縣新集鎮董店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0歲喪母。因家庭貧困,唯讀過六年私塾就輟學在家幫父親種田。 在大革命時期,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的共產黨員方進賢、梅光榮等人以走親訪友為名在鄂豫邊區開展革命活動。高敬亭受到了革命的啟蒙教育,隨之開始了革命活動。

出生在貧農家庭。讀過6年書。1927年,受“黃麻起義”影響,參加了革命宣傳活動。1928年春,中共鄂東特委幫助組建了光山縣弦東區工作委員會,他是委員之一。他走東串西,發動民眾,巡邏放哨,防備敵人。立場堅定、膽量大、熱情高,工作很有起色。192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光山縣弦東區一鄉蘇維埃成立,當選為武裝委員,後提升為鄉蘇維埃主席。同年秋,成立弦東區蘇維埃,被調到區蘇維埃任武裝委員。1930年2月,率領赤衛團接連攻克80餘座山寨。5月,當選為光山縣蘇維埃政府主席。8月,率光山縣革命武裝解放了光山縣。同年底,黨組織發現他堅定勇敢,很有組織才能,又調到鄂豫皖邊特區蘇維埃任糧食委員,後任特區蘇維埃主席。1931年3月,任中共光山縣委書記。5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省委成立,當選為分局委員兼省委組織部長。7月,在新集召開鄂豫皖邊區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時,又被選為鄂豫皖省工農民主政府主席。1932年秋,紅軍主力西征後,被調往赤城(現河南商城縣)任豫東南道委書記。11月,在紅安檀樹崗重建紅二十五軍時,任七十五師政委。1934年4月,在皖西重建紅八十二師,任師長,同年11月紅二十五軍長征後,省委指示他兼任皖西北道委書記,率領部分紅軍留在根據地堅持鬥爭。紅二十五軍離開鄂豫皖後,只留下幾塊蘇區。由於敵人的不斷摧殘,使這幾塊不能連在一起的蘇區亦變成了一片荒山。紅軍和機關只能隱蔽於深山密林之中,既嚴重缺衣缺糧,又毫無群眾基礎,外加國民黨又調動其二十五路、十一路、東北軍、中央軍總計十多萬人,配合地方反動武裝繼續對蘇區進行“清剿”。在這樣異常艱苦的環境中,他毫不動搖、毫不畏懼,毅然決然地將散處在各地的紅軍戰士、傷員、後勤人員、機關工作人員、地方部隊等又重新組織起來,於1935年1月,在太湖涼亭新建紅二十八軍,任軍長兼政治委員。率領這支主力紅軍,團結全蘇區的革命人民去同比自己大幾十倍的敵人進行英勇頑強的搏鬥。同年7月,鄂豫皖省委來信轉達中央指示,讓他任鄂豫皖邊區省委書記。從此,便領導紅二十八軍和蘇區人民在鄂豫皖堅持了艱苦卓絕的3年游擊戰爭。同時又幫助地方黨組織發展武裝,成立四路游擊師,創立了皖西遊擊根據地。率領紅二十八軍奇襲安徽潛山縣林家沖余宅,一舉捕殺國民黨安徽省財政廳長、前任代理省長余宜密,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在桃林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全殲敵一九○團兩個營,斃傷敵三百多人。出擊隨州桐家販,擊潰敵九十五旅,殲敵兩個團。在光山縣斛山鋪全殲敵軍六二七團。1936年4月為粉碎敵軍的“清剿”,率領紅二十八軍以營為單位從山區下平原,由內線轉到外線,深入敵後縱橫馳騁,巧妙地運用化裝奇襲、殺回馬槍等戰術,出奇制勝,打亂了敵人的“清剿”布防,先後取得一系列輝煌戰果,使敵人的“清剿”宣告破產。1937年2月,鄂豫皖根據地得到很大恢復,紅軍也得到了發展。同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以大局為重,積極回響中共中央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7月15日,主動向國民黨衛立煌部發信,要求停戰談判。28日,親自到安徽省岳西縣在停戰協定上籤字。9月,改本部番號為“鄂豫皖工農抗日聯軍”。10月,奉中共中央命令,將所部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並任支隊司令員。1938年3月1日,率部東進,奔赴抗日前線。四支隊為配合武漢保衛戰,擾亂敵人後方運輸線,在合肥桐城一線狙擊日軍,數戰數捷,威震江北。11月,在肥西地區創建了新的抗日根據地,給日寇以沉重的打擊。多年來,他率領這支隊伍堅守大別山,牽制了十幾萬敵人的正規部隊,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紅軍的長征;堅持了大別山的革命紅旗;保存了鄂豫皖邊區這塊戰略意義極為重要的根據地;保護了這塊根據地的革命民眾;為黨為人民保存、培養和鍛鍊了大批幹部;創造和積累了許多游擊戰爭的寶貴經驗。但1939年6月24日,新四軍的個別領導人卻將他以莫須有的罪名錯殺於安徽肥東縣青龍場。1977年4月27日,解放軍總政治部發出《關於給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1978年10月26日,批准追認他為革命烈士。1980年4月25日,其骨灰安放儀式在合肥隆重舉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