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烈士紀念園

大別山烈士紀念園

大別山烈士紀念園位於六安市中心九墩塘畔,原名“皖西烈士陵園”,始建於1953年,是第二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和民政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由市政府投資5500萬元對園區進行了全面整修,占地面積85畝,四面環水,由4座橋樑與鬧市連線。步入紀念園,猶如走進生態園,雪松傲立,翠柏長青,鮮花盛開,四季如春。烈士塔、許繼慎將軍塑像、主體雕塑、紀念石刻等紀念設施掩映其中,浩氣凜然,雄偉壯觀。悼念廣場和護花牆寬敞、連貫,錯落有致。整個園區既是瞻仰先烈、啟迪後人的傳統教育基地,又是思想和藝術相結合的人文景觀,是人們學習、旅遊、休閒的好地方。

基本信息

簡介

大別山烈士紀念園大別山烈士紀念園

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紀念園東北區域,是由原皖西烈士陵園的將軍館、陳列館拆並重建的新館,莊重典雅,與周圍的綠樹、碧水、建築物渾然和諧,是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集“生態化、園林化、景觀化、人文化”為一體的“城市名片”重要組成部分。紀念館建設投資600多萬元,於2006年元月21日落成開放。館內以大別山敘事說人為主,分“輝煌歷史、將軍搖籃、浩氣長存、紅韻流長”4大版塊和“名人薈萃、星火燎原、紅旗飄揚、抗日烽火、千里躍進、將軍風采、浩氣長存、紅韻流長”8個單元。採用沙盤、文物、雕塑、圖片、油畫、文字、場景等形式,運用聲光電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展示大別山區特別是皖西地區優秀兒女在各個歷史時期不屈不撓、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一層陳展以大別山地區黨史、軍史內容為主,分別展出有董必武、許繼慎、徐向前、郭述申、李先念、高敬亭等15位名人事跡和從大別山走出的341位將軍名錄。二層陳展以皖西地區107位著名烈士事跡和中央領導關懷下的六安市巨大變化為主,以及30冊烈士英名錄檔案、近千件烈士遺物。同時展出的還有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將軍墨寶、著名烈士詩抄、國際友人贈言,以及“淠史杭工程”、“六安新貌”等皖西人民戰天鬥地的豐功偉績。

景點

大別山烈士紀念園大別山烈士紀念園

六安市大別山革命紀念園,環水九墩塘圍繞,進出由四座橋作通道,為開放式公園。樹木花草掩襯間,分布一系列陳設。距離西面拱橋,內側兩邊有“八月桂花遍地開”、“千里躍進大別山”石雕圖。距離東北面板橋,內側右邊有陳列館、“將星璀璨”石雕牆、志立夏節起義石碑。距離南面曲橋,坡上左邊方台是許繼慎塑像。位於中心圓形高台是革命烈士塔。其間交映石刻,分散各處。另外,並加以點綴各種亭、廊和盆景、蓮池、魚池。陳設既作紀念,又反映革命和戰爭,表現人物與事件。讓人們了解銘記歷史,從中受教育受激勵。
“八月桂花遍地開”石雕圖
一首經典民歌旋律悅耳動聽
歌詞樸實明快唱土地革命鬥爭
把歌曲易成圖雕栩然煥發景象
運動火熱開展武裝蓬勃興盛
場面人群各種姿勢各樣面孔
認不出是誰卻知道為工農為士兵
或執棍棒和刀矛或握槍枝和手榴彈
團結力量挑戰舊世界壯志豪情
打倒土豪劣紳打倒反動派
推翻壓迫剝削制度獲自由享平等
扛起紅軍鮮紅旗幟迎風飄揚
掛出蘇維埃政府牌子喜氣盈門
張燈結彩敲擊鑼鼓熱烈慶祝
改天換地鄂豫皖蘇區紅日飛霞繽紛
“八月桂花遍地開”飄香帶發異芳
光輝燦爛新世界氣息陶醉人民
“千里躍進大別山”石雕圖
一個經典戰略使局勢改變
把軍事化作圖雕生動再現戰地作遷
劉伯承鄧小平率中原大軍
長驅南下“千里躍進大別山”
由防守進入反攻打往國統區
成為人民解放戰爭里程碑轉折點
路途隊伍行進兩位指揮在前面
二人高矮不分緊挨同步並肩
司令員手持望遠鏡察征程艱險
政委並排沉穩滿懷勝利信念
後面車馱炮和箱裝子彈袋裝糧食
載運馬匹拉戰士推於道路坷坎
炊事員身背鍋隨處搭灶做飯
隊伍也信心十足衝破敵人重重阻攔
渡過黃河淮河到達開闢解放區
全國解放指日可待晨曦曙光見現
(註:兩塊石雕圖長8米、寬4米、高5米,為座盤式立體圖雕。)
“將星璀璨”石雕牆
豎處站一面牆又舉一面旗幟
招展紅四方面軍鄂豫皖根據地
伸接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新中國成立授予軍銜表彰功績
上將洪學智中將皮定均少將陳宏
牆排列一百零八位將軍屬於皖西
金寨縣為將軍搖籃稱將軍縣
多少窮苦成了高級將領而富於傳奇
將軍們圖像全身或半身容貌各異
仍然縈繞威風飽含鬥志豪氣
仿佛還在帶領隊伍四面八方征戰
馳騁疆場勇敢拼搏奔向勝利
牆呈“將星璀璨”星光閃爍宛若星空
可當武曲星而受天命下凡人世
牆似一副巨大相框擺滿照片
千秋萬代瞧將軍們留影熟悉名字
(石雕牆長(或寬)28米、高7米,為石塊浮雕拼合,砌築成牆。)
革命烈士塔
多少皖西兒女為革命英勇奮鬥
犧牲生命迸灑鮮血把土地浸染紅透
屍骨分散各處英靈招集成聚合
革命烈士塔猶歸葬之墓冢帶棺柩
用天安門廣場紀念碑雋毛澤東題詞
高台上塔也摹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烈士們皆英雄亦地方亦祖國
捐軀又中華兒女而光榮而優秀
塔文介紹皖西各個時期革命鬥爭
蘇區國統區解放區都顯著成就
塔尖挑五角紅星象徵人民軍隊
行列間頭戴照耀戰鬥不怕槍炮彈吼
塔矗悼念廣場四周環繞欄桿
莊嚴肅穆伴站青松翠柏常守
人們平日和清明節來憑弔祭拜
擺放花圈叢中睡夢香酣甜蜜沉幽
許繼慎塑像
相望聳向雲空革命烈士塔
水塘畔許繼慎塑像偉岸高大
徐向前為同窗為戰友題名
親筆寫稱“中國無產階級軍事家”
神態武裝整齊頭戴軍帽身穿軍服
扎布條綁腿在邁動猶聞響亮步伐
走過北伐征程趕赴革命根據地
統一紅軍隊伍帶領打天下
先後紅一軍紅四軍為軍長師長
指揮參加大小戰鬥風雲叱吒
擴大鄂豫皖蘇區並加鞏固
反圍剿粉碎白軍妄圖消滅計畫
張國燾推行左傾錯誤路線
誣陷羅織罪名遭肅反枉殺
蒙受冤屈終被洗刷平反昭雪
施害者才是賊叛變黨逃離國家
(塑像為優質泥塑,塗浸墨色和黃色油漆,觀如銅像。)
志立夏節起義石碑
傍翠竹挺竿紅楓曳葉坐落石碑
題詞和落款分大小兩塊相配
李先念一九七九年揮筆志立夏節起義
“沒有革命的武裝就沒有人民的地位”
一九二九年五月六日時值立夏
丁家埠民團潛入黨員士兵暴動號角吹
商南各處農民回響也紛紛舉義
革命烈火熊燃要把黑暗世界燒毀
用槍桿武裝隊伍打出紅軍旗幟
成立蘇維埃政府人民嘗權利吐氣揚眉
讓農民工人保障生活參與政治
勞動大眾於對立階級劃掉貧賤富貴
追溯鬥爭年代其辯證關係已經體現
武裝重要緊抓牢握將人民護衛
道理可作引伸也具現實意義
望人民當家作主後登高昂首社會
(商南地區部分地方包括丁家埠,今屬於金寨縣。)
石刻還有劉伯承、徐向前、洪學智題詞,並有書法家書寫蔣光慈等文壇和行武志士吟詠石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