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會

高振會,1979年8月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原山東海洋學院)物理海洋專業,同年分配到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從事海洋預報和研究工作,之後,曾先後擔任廣西防城縣任科技副縣長、防城市水產局任局長和北海分局海洋監察處處長;2001年2月至今擔任國家海洋局北海監測中心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國際環境法醫學會(ISEF)會員。他在海洋科技創新領域、海洋科技成果套用與轉化及海洋科技管理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人物簡介

高振會,1979年8月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原山東海洋學院)物理海洋專業,同年分配到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從事海洋預報和研究工作,之後,曾先後擔任廣西防城縣任科技副縣長、防城市水產局任局長和北海分局海洋監察處處長;2001年2月至今擔任國家海洋局北海監測中心主任,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國際環境法醫學會(ISEF)會員。他在海洋科技創新領域、海洋科技成果套用與轉化及海洋科技管理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海洋科技創新領域

2005年,高振會主持的“海洋溢油對環境與生態損害評估技術及套用”項目榮獲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一等獎”。該成果在國內首次提出了海洋溢油對環境與生態損害評估技術理論框架,建立了海洋溢油事故調查評估程式。主持的“天津臨港工業區灘涂開發一期工程海域使用論證”項目榮獲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二等獎”,該項目在首次在國內海域使用論證中採取專題論證的方式。
高振會同志一直致力於油指紋庫建設與溢油鑑別技術研究,由其主持的“油指紋庫體系建設中的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成果通過專家鑑定,鑑定意見為“在國內首次建立了氣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紅外光譜、螢光光譜及物理方法等一套技術體系。總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依據該成果,中心已獲準負責建設全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油指紋庫建設工作。
做為課題負責人完成國家十五“863” 課題“渤海海洋生態環境海空準實時綜合監測示範系統”。該系統是我國首次將渤海的7種監測手段集成,以生態環境變化為目標的綜合監測系統。目前主持在研的十五“863”課題“赤潮重點監控區監控預警示範系統”,將建設我國第一個赤潮重點監控區監控預警系統,為我國赤潮災害防治、海洋經濟持續發展服務。
2005年由高振會主持的國家標準,“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技術導則”國標日前順利通過審查,審查會意見為該標準具自主創新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海洋科技成果套用

高振會積極開展海洋科技成果的轉化與套用工作,發揮了海洋科技在海洋管理、公益服務等領域的促進作用。
將海洋溢油損害評估技術成功用於我國首例“海洋生態污染損害索賠案”中,開創了維護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權益的先河。同時,將該成果套用於“金贛6”輪燃油泄漏對海洋環境損害索賠案中,為該案的勝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將溢油鑑別技術用於他主持的國家標準〈海面溢油鑑別系統規範〉的編制中。將上述技術用於2004年8月的威海楊家灣網箱養魚死亡事件調查,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鑑定報告得到了漁民和政府的信賴和認可,為維護民眾利益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將油指紋庫技術成功套用於2006年2月發現的長島油污染事件中。該事件引起了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多個部委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高振會同志在事故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並組織開展了監測工作,拉開了本次事故調查工作的序幕。該事故具有發現時間晚,污染範圍廣,嫌疑對象眾多等特點,是一次非常複雜的溢油事故。高振會同志作為專家組成員,在組織中心職工開展好監測、取樣、分析等工作的同時,深入研究,向上級領導提出建設性意見。在他的主持下,中心利用溢油鑑別技術,排除了渤海145個海上石油平台溢油的可能,在千里之外的南海找到了溢油源。為事件的解決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強化了國家海洋局的作為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的權威。
高振會同志將綜合監測技術用於北海區生態監控區及赤潮監控區中,在渤海灣赤潮監控區,建立我國第一個由浮標定點監測、船載快速監測、航空遙感監測、衛星遙感監測構成的赤潮監控預警系統。為確保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基本不受赤潮干擾,作為總技術負責人,主持了青島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動,建立了國內首次針對青島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的赤潮預報模式和赤潮應急消除系統等。

海洋科技管理

為保障海洋科技工作的順利開展,高振會同志在海洋科技管理崗位做出了突出成績。
自2002年他積極組織申請各種資質。已獲得《海域使用論證資質證書》、《海域使用測量資質證書》、《計量認證證書》以及青島市法院認可的司法鑑定單位,經海洋局已批准本單位加掛“中國海監總隊北海區檢驗鑑定中心”的牌子,是國家海洋局批准的首家檢驗鑑定中心,2004年1月,中心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成為海洋界唯一通過認可的單位。
作為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在其任職的五年里,引進碩士以上學歷25人,聘用包括5位院士在內的16名專家做顧問,單位近四年有8人晉升工程技術帶頭人,有11人晉升高級工程師,大大提升了單位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高振會同志與加拿大環境部環境技術中心應急科學技術部、美國水環境模擬公司等簽定了合作協定書,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應邀參加國際會議15次,國內大型學術會議27次。與中國石油勘探研究院、中海石油總公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天津科技大學聯合開展產學研。
近四年來,高振會同志主持了10餘項國家級重大課題(包括“973” 、“863” 、“十五”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20餘項省部組項目,發表論文36篇,出版專著2部,榮獲國家海洋局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榮立三等功三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