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堤

高填方路堤

高填方路堤應採用分層填築、分層壓實的方法施工,每層填築厚度根據所採用的填料決定。如果填料來源不同,性質相差較大時,不應分段或縱向分幅填築。位於浸水路段的高填方路堤應採用水穩定性較高和滲水性好的填料,邊坡比不宜小於1:2,避免邊坡失穩。

定義

高填方路堤是指在水稻田或長年積水地帶,用細粒仁填築路堤高度大於6 m,在其他地帶填方總高度超過18.0 m(土質)或超過20.0 m(石質)的路基,稱為高路堤。

高填方路基常見的病害有路基整體沉陷或局部沉陷、路基縱向開裂、路基滑動或邊坡滑坍。

高填方路堤的適用條件

(1)當路堤兩端挖方棄方數最充足,材料質鍰及地基條件較好、縱向運距較適中時。

(2)經過與其他可能採用的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後,高填方路堤方案為較優方案時。

相關規定

《路基施工技術規範》中的相關規定

(1)按規定進行原地面清理後,如地基土的強度不符合設計要求,應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或加固。

(2)高填方路堤,應嚴格按設計邊坡填築,不得缺填。

(3)高填方路堤,每層填築厚度,根據所採用的填料,按桐莢規定執行。如填料來源不同,其性質相差較大時,應分層填築,不應分段或縱向分幅填築。

(4)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應採用水穩性高及滲水性好的填料,其邊坡比不宜小於1:2。

(5)半挖半填的一側高填方基底為斜坡時,應按規定挖好橫向台階,並應在填方路堤完成後,對設計邊坡外的鬆散棄土進行清理。

①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應綜合設計,當挖方區為士質時,應優先採用滲水性好的材料填築,對挖方區路床0.80 m範圍土質進行超挖回填碾壓,並在填挖交界處路床範圍鋪設土工格柵;當挖方區為堅硬岩石時,宜採用填石路堤。

②當地表斜坡陡於1:2.5時,應根據地形地質條件,在路堤邊坡下方設定支擋工程。

③根據地下水出露情況和岩土性質,設定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統,除在邊溝下設定縱向滲溝外,應在填挖之間設定橫向或縱向滲溝。

(6)縱向填挖交界處應設定過渡段,土質地段過渡段宜採用級配較好的礫類土、砂類土、碎石填築,岩石地段過渡段可採用填石路堤。

(7)路堤與路塹連線處,應設定過渡段。可採用下列設定方式:

①當路堤與路塹連線處為堅硬岩石路塹時,在路塹一側順原地面縱向開挖台階,台階高度0.6 m左右。並應在路堤一側設定過渡段。

②當路堤與路塹連線處為軟質岩石或土質路塹時,應順原地面縱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開挖台階,台階高度0.6 m左右。如圖2135所示,其開挖部分填築要求應同路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