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空

施空︰指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既知無實在的能施之我,布施時便無希求福報之心。   (2)受空︰指既體達本無能施之人,故對受者不起慢心

體空指布施時之應有態度。又稱三事皆空、三輪清淨。指布施時住於空觀,不執著能施、所施及施物三輪。此三輪略如下述︰
(1)施空︰指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既知無實在的能施之我,布施時便無希求福報之心。
(2)受空︰指既體達本無能施之人,故對受者不起慢心。
(3)施物空︰指了達資財珍寶一切所施物品本來皆空,對所施物品不起貪惜心。
如此透悟三輪體空之布施行,最為清淨,亦最殊勝。般若部經典中,隨處可見此等說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雲(大正8·749a)︰‘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宗泐、如
‘世人行施,心希果報,是為著相。菩薩行施,了達三輪體空故,能不住於相。三輪者,謂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也。佛告善現︰應如是不住於相而行施者。蓋欲菩薩降伏妄心也。’
《大般若波羅蜜經》卷三九二〈成熟有情品〉謂,修布施時若起執著,則更受身,展轉受大苦,因此應了達施者、受者、施物、施果本性空,而不執著;其意與上述相同。
此外,《法界次第》卷下之上載(大正46·6866)︰‘若布施時,施人、受人及財物三事皆空不可得,入實相正觀。’或謂三輪之相有粗細,即施者於自身起慢心,對受者懷愛憎之念,對施物生惜心,是為粗三輪相;未達萬法如幻之理,執有實我法而布施者,此為細三輪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