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嵐

馮嵐女士,碩士,CCIM國際註冊商業房地產投資分析師,上海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委員、青年創業專家導師團導師、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理事。

簡介

馮嵐女士,碩士,CCIM國際註冊商業房地產投資分析師,上海

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委員、青年創業專家導師團導師、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理事。
現任上海華映傳媒有限公司總製片人兼出品人。2001年創辦了華映傳媒有限公司,先後成功運作東方電視台《安居樂業》、生活時尚頻道《生活線上*住》等欄目。2004年與第一財經頻道聯合推出了《第一地產》新聞類節目,並實現了該節目的電視和廣播媒體立體聯動。2007年成功創辦了《理財寶典》欄目及針對高端客戶群的《精品高球》節目。2008年成立業內公益組織“地產企業品牌聯盟”並創辦公益評選活動“地產品質榜”。 將華映傳媒從一家以廣告銷售為主的初級行業媒體公司逐步提升到樹立品牌聯盟,關注價值鏈整合的專業媒體資源的整合公司。2009年8月成功創辦了雜誌《地產畫報》,它是中國第一份視覺類的地產畫報,也是中國首家將電視行銷理念推行到平面媒體的地產類雜誌。
馮嵐女士熱心於社會公益事業,先後為教育扶貧幫困、慈善機構等社會公益事業捐贈款項,獲得多項榮譽稱號。

華映傳媒

華映傳媒是一家專業從事房地產及金融行業的媒體公司。歷經9年的發展,華映品牌在業內贏得了廣泛的認同。目前公司擁有的品牌媒體資源包括《第一財經》《第一地產》、《理財寶典》欄目,《地產畫報》周刊。媒體資源全面涵蓋了電視、廣播、平面及網路,華映已正式進入全媒體戰略,並致力於為廣大觀眾和讀者提供最專業的行業資訊,為客戶提供最精準的媒體及行銷服務。

馮嵐專訪

做一條暢遊職場的美人魚

在還沒聽過馮嵐名字之前,就聽過“華映文化”的大名,上海電視台第一財經頻道播放的《第一地產》、生活時尚頻道的《生活線上·住》、上海東方衛視新聞娛樂頻道的《安居樂業》皆由該公司策劃製作。而馮嵐,正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及製片人。 馮嵐的公司位於上海一條安靜雅致的小馬路——安亭路上一棟風格前衛的建築里。偌大的一棟建築門口,你卻找不到一塊該公司的銘牌。馮嵐的低調作風由此可見一斑。房子內的管道被油漆成醒目的紅色暴露在牆壁上,讓人想到了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那大膽的充滿後工業時代氣息的建築風格。 
一切從13本計畫書開始……
初見馮嵐,被她的年輕嚇了一跳,畢竟在這樣一個男性作為主導的社會裡,很少有這么年輕有為的女老總。回想起十多年來在職場上奮鬥的歷史,馮嵐不禁感嘆:“作為一個女人,要比男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相應的成就。” 
馮嵐的第一份工作,是任職上海一家著名百貨公司。依靠著自己的努力和聰明,她用一年的時間從科員成為科長,當時24歲的她成為整個公司20多位科長里唯一的女性,同時也是年齡最小的一個。現在的“滿百送十”就是馮嵐當時想出來的促銷手段,並一直沿用至今。 “我家裡什麼東西都會扔,除了那13本計畫書。”那?3本厚厚的計畫書,讓剛剛踏入社會的馮嵐知道,做職業女性的艱辛和不易。那是她在百貨公司工作的時候,第一次寫計畫書的她一共寫了13遍才通過。“沒有人告訴我該怎么寫,也沒有人願意指點我。我的計畫書一次一次被上司退回來改,卻完全不告訴我錯在哪裡。”馮嵐這時候明白,公司不是學校,上司也不是老師,沒有人會把教你幫你當作一種義務,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直到我寫到第六遍,我才聽到了上司的一句話。靠著這句話,我反覆推敲,終於找到了一點寫計畫書的門道。這樣,寫到了第十遍,我的計畫書才走上了正軌。” 
離開百貨公司後,馮嵐做過廣告公司的企劃主管,辦過雜誌,這都為她現在的事業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相當的人脈和工作經驗。她先後策劃了“1998年喜力網球公開賽”、“2000年張國榮上海演唱會”等活動。1999年,她創辦了上海華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從最初的六七人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員工的平均年齡在28歲左右,其中大部分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 
馮嵐說,女人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就就必須“不把自己當女人”,克服女人特有的性格缺陷——優柔寡斷、怯弱、感情用事等等。以她的觀點,女性的工作壽命在30年左右,其中的20年是“黃金時代”。作為一個女性領導人,要以中性人的身份出現在職場上。理性、果斷、公平是她為自己設定的規範,因為她的決定會直接影響整個公司的命運。 
粉紅老總的生活哲學 
在馮嵐的辦公室里,你可以看到一幅巨大的油畫,幾乎撐滿了整個牆壁。畫的是繽紛絢爛的花海,讓整個辦公環境一下子亮起來。除此之外,她還養了兩缸魚,當覺得煩悶的時候,這遊動的金魚便讓心情輕鬆起來。 
如果她的成就讓你以為,眼前這個一套白色套裝的女老總,是個傳統意義上的“女強人”“工作狂”的話,那你就錯了。在繁忙工作之餘,她自有一套放鬆心情享受美好的生活哲學。“周末不工作,逢年過節一定離開上海外出旅遊”,是她給自己制定的規則。 
日常生活中的她,是個略帶嬌俏的女子,偶爾還有些小孩子脾氣。和所有的女人一樣,SHOPPING是馮嵐最喜歡做的事情。常常一個人偷閒去義大利,因為買到一個手工精良、充滿靈感的皮包而高興上一整天。 
除了女人都愛的衣服皮包外,她最喜歡買的東西是新穎的文具:愛看浪漫的愛情電影,最喜歡的是小美人魚的故事:閒來時,還喜歡用彩色的螢光筆寫寫隨筆與小詩,並把自己的文字集命名為“心記”;因為瘋狂熱愛甜食,所以反覆告訴自己“身材是最好的名牌”。 
馮嵐還是個愛書之人,無論工作多么繁忙,每一季度,一定在書店逛一整天,一個個書架看過去。有一次,一口氣買了1000多元的書。在她身上,你可以找到一種動靜皆宜的氣質。喜歡旅行、運動,也愛讀書、寫字。她請了鋼琴老師,在家認真學習鋼琴。最近的她,還迷上了打網球,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打一小時網球後準備出門上班。她說打網球和做公司一樣,“不要有多餘的步伐,這會影響你的發揮。只要動作到位,球一定打得漂亮。對做老闆來說也一樣,公司做得越專業,競爭力就越強。” 
關於幸福與愛情 
談起感情生活來,馮嵐也落落大方,她坦言自己“工作很順,感情一般”。她遺憾道,現在社會,即使天氣也可以被製造,但是愛情不可以。 
至今還未結婚的馮嵐說她相信愛情,只是比起現實中的愛情來,她更願意沉浸於電影裡的愛情故事。“因為那是不存在的東西,所以不需要接受現實無情的考驗。” 
一直以來,馮嵐對王子公主的故事都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情結。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樣,她嚮往愛情,熱愛一切美好的感情。在很多年以前的一個黃昏,馮嵐在天安門廣場上看到一對年紀很大的老夫妻,他們穿著情侶裝,互相依偎著散步,老先生還時不時地去親老太太一下。“我當時受到了很大的感動,這樣的感情簡直像童話里一樣美好。”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馮嵐都喜歡獨自旅行,但去年的雲南麗江之行,卻讓她第一次感受到一個人旅遊的孤獨。“那種純粹的美麗風光,讓你內心的那扇窗忽然被打開。這個時候,你才知道身邊如果有個人可以一起陪你看風景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不過馮嵐告訴自己,每個人的幸福點不一樣,現在能爭取到什麼幸福,就好好地珍惜和享受。 
馮嵐最近在打算去南極旅行,然而身邊的朋友都把這個偉大的想法當作一個異想天開的衝動。事實上,這是她醞釀以久的體驗計畫。“我一定會去那裡。因為我想知道,當身處漫天冰雪的極地世界,人的內心會不會變得一樣通透?”她說。

創業專訪

她鏗鏘有力地踱進辦公大樓,步態中顯示出一股子幹勁。
她周到地闔上窗戶,然後坐在那裡,一席柔白的裙裝,優雅但眼神犀利。
然而一旦開始交談,她整個人就變得非常親切、爽朗和自在。在這間逗留時間比家中更久的辦公室里,說起自己從丫頭開始的一點一滴,談及華映的緣起和未來,馮嵐一臉的快樂和從容。
這場華映的舞會才剛剛開始。
23歲,大學畢業,初出茅廬的馮嵐和幾乎所有的常規女性擁有一樣的想法: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在工作上得到一些快樂,然後結婚、生孩子。到今天這個狀態,馮嵐坦言,自己也完全沒有想到。
“我一直以為我自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職業經理人,但是沒想過自己會做老闆。”
“在工作上我還是蠻敏銳的”
問及個人認為有什麼不同於他人的特點,馮嵐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剛畢業的馮嵐和許多剛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一樣,對未來的期望是朦朧的。
“當時找的公司,它品牌特別大,然後我就去了,它是要找市場策劃,因為自己沒有經驗,只是告訴自己策劃是一個很好的前途,那為什麼是一個很好的前途?我不知道。當時很朦朧地告訴自己以後所有東西的銷售離不開策劃,所以就去選了這個職業。”
沒想到剛進公司,馮嵐就恰逢公司遭遇貨物問題,一堆混包的貨物堆在倉庫中,面臨分類打包的難題。公司領導面露難色,十幾位在場的員工也毫無章法。
入職第一天的馮嵐雖然年紀輕、資歷淺,但倒是很快想到了應對辦法,結果集體工作了四個小時就讓公司的難題迎刃而解。
初來乍到就讓自己初露鋒芒,得到領導的讚賞,對於一個在職場上剛剛起步的新秀來說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開端,但馮嵐卻在當晚就毅然遞交了辭職報告。“因為我覺得我在這裡完全學不到東西。”馮嵐如是說。
馮嵐笑成自己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每一份工作都對她幫助很大。還未畢業的馮嵐就曾經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實習過一段時間。當時用艾森尼爾的人還很少,上海社科院的改革和開放研究中心就專門去承接一些國際性大品牌要進入市場前的調查項目,馮嵐就當起了市場訪問員,雖然沒什麼經驗,卻有一股子的好奇心和鑽研勁,一邊聽請來的香港培訓師講解問卷,一邊自己就琢磨起了所有問題的邏輯性和問卷的設計思路。
“因為第一個案卷很厚嘛,大概快三十頁,而且這個案卷在廣州不能做,只能在上海做,因為它問到財產問題,問你有幾個首飾,廣州離香港很近,大家是迴避問財產問題的。然後我聽他講課以後我自己去研究這本案卷,這份案卷很有意思,它問一些敏感問題的時候會有一些不敏感的或文化性的問題來作為過渡,來緩解你的壓力,抵消你的抗性和敏感性。當時我在這裡實習的收穫很大。”敏銳細心地馮嵐很快被提升為組長,去修改別人的問卷。
這一份實習,可以算是馮嵐接觸市場頭一遭,這舞步的起泛兒,可是說邁得十分穩健。
日企三級跳
一天,馮媽媽遞給女兒一張報紙,上面是一幅太平洋集團的招聘廣告。整版的廣告在當時是十分少見的,馮嵐知道這家公司的實力一定不小,暗下決心一定要進入這家公司,於是貿貿然地就投了一個“股長”的職位。
然而一進去,馮嵐就知道自己肯定不會被錄取,職位競爭者們都十分優秀,而且又都兼具行業經驗。“算是領略一下什麼叫集體面試吧”,馮嵐這么安慰自己。
兩個月後,機會再一次來臨,太平洋集團又要招基礎員工。
“一開始我不好意思去,覺得丟臉,因為考幹部區沒有錄取去考科員區。而且他們都認識我,但是我媽跟我說,你不要光顧著臉面,學到東西才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也被我媽鼓勵著去了,一去就立馬被錄取了。”
但進去之後,馮嵐才發現日系架構下台灣企業真的很辛苦,薪資不高,台灣人又不會很尊重你。讓馮嵐印象深刻的是,入職培訓就介紹公司的組織架構,把股長、科長的名字都看了一遍,馮嵐發現全是男的,於是暗暗下決心:兩年以內一定做一個女科長。
馮嵐強調,其實“野心”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個中性詞,只要你的方向是正確的,應該是有一些野心和抱負,因為這是你前進的推動力。
進入企業兩個月後,馮嵐就從科員升到了股長,一年之後又當上了科長,回首當時給自己定下的兩年的期限,自己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這種不服輸的精神也讓馮嵐在之後當科長的三年里,自己在市場中摸爬滾打,一年經手一千多萬的廣告費用,給了馮嵐大顯身手的舞台和學習的機會。
映舞步的起泛兒
在華映企業內刊的卷首語裡,董事長馮嵐寫了這么一段話“我們走過八年了,談不上輝煌,但有或多的精彩,我也早過了‘看山不是山’,現在的‘山’更為清楚也更不猶豫。八年中,看著身邊的同行們的變化,離開的,倒下的,併購的,每一次的變化都是讓我巡禮般地審慎思考。”
八年前,馮嵐以原價買下了已經虧損的企業,為的是當初保證股東不虧損一個承諾。於是就這樣,馮嵐走入了傳媒和房地產這兩個迥然不同的領域,開始了自己的老闆生涯。
當時華映做的第一個媒體是《安居樂業》,但同類的競爭節目非常多,有復地集團投資的《東方家園》,有上海電視台的《房屋買賣》,還有旭泓集團投資的《新居時代》,做成“軟廣告”是當時業界普遍認可的一種形式,然而馮嵐卻堅持自己的看法。
“因為我對廣告的理念是,沒有人會耐心地坐在電視機前看大堆重複性播放的廣告,但任何人會有耐心去看一個好的節目,所以我們當時自己在做的時候就把一些廣告時間變成節目時間,我們第一部踏入市場的時候,我們的形象就是媒體形象,雖然當時的屬性是個軟廣告節目,但我們自己定位成媒體,所以當中有對市場一個客觀的報導。”
也正是因為這種堅持,使得《安居樂業》在當時的收視率是最高的,每當有點年紀的觀眾像老友一樣提及《安居樂業》的時候,馮嵐的心裡總是情不自禁地升騰起成就感來。
“做讓自己快樂的事,做自己該做的事”
沒有哪個企業能一路走來不遇到些波折的,馮嵐也有過資金斷檔,看不到未來的時候,但馮嵐說,自己已經把解決問題當成了一種習慣,對家裡人從來也是報喜不報憂;但她也很慶幸,自己的職業生涯一路走來都沒有偏離軌道。
作為一名成功的女性企業家,馮嵐比其他人付出得更多,她謙虛地說自己並不完美,因為自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事業,她很佩服那些能顧家的女強人,因為這兩個身份需要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
“我現在還跟朋友說,女性的每一個站點我都落後了,該結婚沒結婚,該生小孩沒生小孩,落後到現在我是一個完全單身的人。”馮嵐笑嘻嘻地自嘲。
雖然也想往,不過馮嵐很淡然,因為她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她也是很多人的依靠,她說“做讓自己快樂的事,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能讓自己有感悟,對社會有幫助的。
馮嵐特別注重員工的素質教育,甚至把參與公益活動作為一種要求,“責任”一詞在馮嵐的口中被反覆提及。
好奇地提問對未來的構想是什麼樣子,馮嵐說:“也許我會去巴黎學服裝設計,因為那是我一直的愛好;也許我會去做鄉村女教師,哪怕是短期的,因為我覺得教育對後代很重要。”
是啊,馮嵐的華麗舞步,才剛剛轉了一個身呢……

護士馮嵐

馮嵐,副主任護師。1989年參加工作,從事護理工作30餘年,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脊柱骨病外科護士長。
發表學術論文39篇,其中第一作者9篇,第二作者8篇,參與編寫專著3部,分別是《現代脊柱外科手術學》、《脊柱椎間關節成形術》、《脊柱外科實用技術》,主編專著1部——《臨床急診護理學》。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1項、軍隊“十五”指令性項目分題1項、廣州市科技計畫項目1項。參與並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南方醫院醫療成果二等獎1項。任南方醫院護理管理委員會委員。所在護理組2002年獲得集體三等功1次,1997年獲廣東省急救技術操作競賽個人第一名,榮立三等功1次,1998年被評為國家“青年崗位技術操作能手”。
主要開展了脊柱脊髓損傷並截癱、脊柱結核、頸椎內固定、脊柱側凸矯形、腰椎間盤突出症圍手術期護理及康復訓練指導、骨質疏鬆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治療及護理、骨質疏鬆的防護、高危高齡患者實施人工全髖、全膝關節置換術後的護理及康復訓練、關節鏡圍手術期護理、骨腫瘤大劑量化療及保肢治療的護理、PICC置管術及術後維護、壓瘡的創面處理及預防等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