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衡樞

1958年中醫體制改革時,馬先生回響號召大力收集密方、偏方,受到了衛生部長李德全頒發的銀獎。 60年後,馬先生為大同中醫工作者講過幾次課,還專門為礦務局醫生開展長達五六年的講授,傳帶中醫學生30多人。 1958年中醫體制改革時,馬先生回響號召大力收集密方、偏方,受到了衛生部長李德全頒發的銀獎。

馬衡樞簡介

馬衡樞(1900年-1986年),男,原名馬鈞,綽號“馬大鼻子”,大同人,久居大同市華嚴寺東小巷。上世紀30年代,他到天津拜中國四大名醫之一的張錫純為師,6年後出徒回同,1935年開始從醫。
馬先生性情古怪,喜怒無常,行動隨便,喜歡喝酒吃肉,據說馬先生屬鼠,卻長了貓的特點,就愛吃肉,隨便找個地點就能睡覺,人非常好處,但他看不慣的人概不來往。馬先生喜歡喝高度白酒,喝酒時候打一個雞蛋用白酒沖開,馬先生把這一吃法稱為“白雲明月”,他說可以補腎壯陽。他喜歡給沒錢的人治病,醫德十分高尚,往往可以花幾毛錢救治了大病!贏得後人的極為尊重!他每天晚上都去散步,穿一件很油亮的薄棉襖,周圍的人很不理解他,但他對病人極好,認識他的人,都讚美他!後來是大同市政協委員。

人生經歷

馬衡樞原來是賜福庵國小教師,懂日語、英語,家裡開著當鋪,後拜當時全國名醫天津張錫純為師,馬衡樞在家中收授徒弟多批,他們大多是大同的名人或名醫,如李健、郭庭選、王星五、郝安邦,學者專家趙一德等都在他家中學習過。他擅用偏方、土言治療疾病,其能不做手術儘量不做手術理論被稱為“小外科”。當時張錫純寫有一本《醫學衷中參西錄》,一般人很難讀到,還送了馬先生一本。抗日戰爭前,馬先生不再教書專門從醫,日本人占領大同後,將他等18人作為與八路軍聯繫的間諜抓捕,幸虧逃的及時,跌入茅廁,從此他裝瘋賣傻,逃避為日本人看病、當翻譯。1958年中醫體制改革時,馬先生回響號召大力收集密方、偏方,受到了衛生部長李德全頒發的銀獎。60年後,馬先生為大同中醫工作者講過幾次課,還專門為礦務局醫生開展長達五六年的講授,傳帶中醫學生30多人。馬先生善於用偏方、怪方治病,效果非常好,受到了民眾的歡迎。他寫過一本書自己取名為《小外科學》,將一些偏方、食療方匯集成冊,方便窮苦人使用。可惜後來沒有傳下來。他創立的中醫學理論,符合我國人口多、農民收入少的國情,也是解決我國目前老百姓看病貴的有效之路。1958年中醫體制改革時,馬先生回響號召大力收集密方、偏方,受到了衛生部長李德全頒發的銀獎。
現在他的後代也有學醫的,已經是北京大學醫學博士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