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駿[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家駿[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家駿,男,漢族,1929年10月生於河北省清苑縣農村一中醫世家,1938年隨家流亡來陝西,在漢中讀完中國小。1949年上大學,1953年7月畢業於西北大學師範學院(今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二年級時,在1951年6月17日《民眾日報》上發表評論文章《評介》這是他第一次正式發表文章。1951年12月至1952年4月,他隨中文系師生去洛南縣洛源鄉參加土地改革運動。在運動中他寫了長達300行的長詩《洛源謠》,給民眾朗誦,起了鼓舞作用。該詩在48年後發表在1998年第1期《商洛師範專科學校學報》上。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馬家駿[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家駿[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1953年畢業後,他被留校,任中文系助教,經李玉岐先生指導,開設《現代散文選及習作》課二年半。1954年西北大學師範學院獨立為西安師範學院,1956年2月經中文系主任高元白先生推薦和學校領導批准,又經北師大考試通過,去北京師範大學蘇聯文學進修班,隨蘇聯專家娜傑什達·格拉西莫娃和維克多·柯爾尊教授學習俄羅斯蘇聯文學,二年半後於1958年8月結業。在進修期間,西安《延河》文學月刊發表了他翻譯的蘇聯三首詩,這是他第一次正式發表翻譯作品。同時他與另二人主編《十九世紀俄羅斯及蘇維埃文學參考資料》和參加主編三卷本《俄羅斯蘇聯文學講義》,均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為全國高校使用。

返回西安師院後,他對本科高年級學生開設俄羅斯蘇聯文學課,自編了鉛印講義《俄羅斯蘇聯文學》(上、下)、《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作品選》(內中有多首自譯詩)、《俄國文學史略》。1959年初,學校派他與另外兩名青年教師和100名1957-1961年級的同學去漢中的鎮巴、西鄉等地原川陝蘇維埃根據地收集紅色山歌。1959年3月12日《鎮巴日報》發表了他寫的傳統詩詞《憶江南·過巴山》,這是他第一次正式發表舊體詩詞。至於那萬首紅色山歌,經眾師生篩選,最後由他從幾百首中編定203首,並寫了序言,由東風文藝出版社1960年4月出版了《陝南紅色山歌》第二集。他據此及其他,又寫了《談陝南老根據地的紅色歌謠》發表在1959年第4期《人文雜誌》上。這篇1萬6千多字的文章是他第一次發表的長篇論文。從1959年到1965年,他在《延河》、《文匯報》、《陝西日報》、《西安日報》、《西安晚報》、陝西人民廣播電台等報刊上發表長短文章100餘篇;此外,由省作家協會、市工會、電影發行公司等組織,他在市內一些劇院、工人俱樂部作各種文學報告數十場,西安文藝界開始知道他名字。1960年學校改名陝西師範大學,1963年馬家駿在任10年助教之後,晉升為講師。1963年中蘇關係破裂,教學改革中,取消蘇聯文學,他改教《歐美文學》。1965年又改革,取消一切外國文學,他改教《文學評論》、《文藝理論》(毛澤東文藝思想)。1966年初,他被學校派出參加3位教師及20名學生組成的調查組去陝南鎮巴調查“讓步政策”,大家寫了一部《坪落調查》刻印成冊,也不得出版,不了了之。回校不久就爆發了“文化大革命”

1966年“文革”開始,因為馬家駿曾是傳播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沒有受大衝擊。但到了1968年,卻被誤認為反對派“井岡山分子”,受派性衝擊二日,為郭鵬等主持正義的紅衛兵大學生所營救。“文革”中他先後被派到涇陽、鳳翔、寶雞、周至等地參加辦地方師資培訓班,教學除外國文學之外的其他文學課。1972年學校招收工農兵學員後,他開設《毛主席詩詞》課,並不斷隨學員下廠下鄉,開門辦學,與師生們編“儒法文藝思想鬥爭史”(灞橋、興平)、宣講“一號檔案[批林批孔]”(第三次去鎮巴)、農業學大寨(華縣)、寫革命故事(高陵)、寫公社史(禮泉)等。又與二教師編出了《民眾文藝創作概論》講義。一直到1977年才得從鄉下安生回校。“文革”十年,也寫了一些文章,尤其1972年中文系辦了《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資料》,在那上面他發表了一些中學課本上外國文學課文的分析文章。

新時期以來,環境與條件優越了,他煥發了青春, 1980年晉升為副教授,198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次年轉正,1986年晉升為教授。馬家駿工作順利,在各方面都有所前進。

教學領域

馬老師 馬老師

他一直負責外國文學教研室工作,1987年由副主任改為正主任直至1995年退休。他除了給本科生上課,又一直給成人教育學院講課。1980年,教育部委託陝西師大辦了全國高校外國文學教師進修班,他是主要教學人員,1982年他任碩士生導師,1988年又任國內訪問學者(副教授或優秀講師)導師,給各類學生先後開設了《俄羅斯蘇聯文學》、《歐美文學》、《亞非文學》、《比較文學》、《俄國戲劇史》、《俄國詩歌史》、《俄國小說史》、《俄國文學批評史》、《奧斯特羅夫斯基戲劇研究》、《屠格涅夫研究》、《高爾基創作研究》、《當代蘇聯文學》、《西方現代派文學》、《西洋戲劇史》、《西洋詩歌》、《西洋名著》等等課程(除《歐美文學》為一年課程外,其餘均為一學期課程)。其教學受到學生歡迎,他得過陝西師大數次教學質量優秀獎,又在1984年獲得陝西省委科教部、高教局、省教育工會的“陝西省教書育人先進教師”獎勵。1979年,他被邀請去北京廣播學院講課一個月,之後,在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校作外國文學講演多次。因此1982年出席了教育部在北大召開的“共產主義思想教育座談會”,他在會上是主要發言者之一(發言《怎樣欣賞外國文學作品》為教育部編、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播下共產主義真理的種子》一書收入),並進中南海匯報,為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新聞聯播節目以及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報導,《中國教育報》、《陝西日報》另有對馬家駿的專題報導。中央電教館與陝西電教館用半年多時間拍了長達20分鐘的馬家駿“盡職盡責,教書育人”的錄像帶(經全校領導審查後,現存中央電教館)。幾年來他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語學院、河北大學、河南大學、蘭州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廣西師範大學、貴州師範大學等18省市一百多所高校作外國文學講演300餘場。1983年獲陝西省委與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陝西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個人”獎狀,年底被評為千分之二晉升獎勵工資一級,1991年又享受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1995年退休後至今只給本校繼續教育學院上課。

科研方面

他在《光明日報》、《文藝報》、《陝西日報》、《西安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百餘篇、詩詞與譯外國詩二百餘首。老學生郭鵬為之編印《馬家駿詩詞選》(其中部分為數十種“詩詞大典”之類採用),馬家駿題寫自己詩的書法作品,刻碑立於周至樓觀台、白水倉頡廟等處。香港新華彩印出版社2002年出版了他的散文集《菊姐走了》。他在《外國文學評論》(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外文學》(北京大學)、《外國文學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及一些大學學報及其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其中《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的十多篇,轉載者還有《新華文摘》、《高校學報文摘》[滬],美國《莎士比亞季刊》英文提要轉載他在《陝西師大學報》上的《莎士比亞商籟體論略》。他出版的學術著作有個人獨著的《外國文學作品選講》(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美學史的新階段》(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退休後的《詩歌探藝》(中國社會出版社2002年)、《馬家駿序評集》(作家出版社2005年)、《文藝亂雲》(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與女兒馬曉翽合著的有:《域外小說擷英》(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西洋戲劇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世界文學真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俄國文學史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個人或與另外一、二人主編有:《外國文學》(教育部頒專科教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外國文學自學教程》(2卷,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世界文學史》(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世界文學名著選讀》(5卷,教育部推薦“面向21世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當代蘇聯文學》(2卷,河南大學出版社1989年)、《高爾基創作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外國文學史綱》(北京出版社1990年);編輯的有:《歐美現代派文學30講》(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外國詩文選讀》(2卷,《陝西青年》雜誌社1982年);參編合著的有:《馬列文論百題》、《俄國文學史》、《文化學研究方法》、《東方文學50講》、《海涅研究》、《屠格涅夫研究》、《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現當代現實主義文學40講》等等40多種。因之多次獲學校的科研獎,又連獲第一屆至第四屆“陝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目前已完成而待出版的書有《域外詩文劇》、《域外文談》、《文藝雜俎》、《騖跡集》等,正寫作的是《在那十年》(回憶錄)。

其他相關

馬家駿 馬家駿

由於他的成績,他被吸收加入了一些文藝與學術團體,有的還擔任領導職務。1978年出席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代表大會,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3年加入陝西省電影家協會,1985年加入中國電影家協會;1980年至1995年擔任陝西省戲劇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1980年任陝西省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84到2000年任會長;1982年至2000年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二至五屆理事;1979年至1999年任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一至五屆理事;還曾經擔任全國高等學校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後為名譽理事),陝西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詩詞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電影電視評論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作家協會理論批評審員會委員,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論組顧問,陝西省比較文學學會顧問,陝西省毛澤東詩詞研究會顧問,西安詩詞學會顧問等等。現在馬家駿是陝西省外國文學學會名譽會長、陝西省高等學校戲曲研究會會長、陝西詩詞學會顧問。

此外,他還擔任過校與省上的有關高教、社科、文藝等各種評審。

他的事跡已列入《中國作家大辭典》、《中華詩人大辭典》、《陝西百年文藝經典》、《當代中華詩詞家大辭典》、《當代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大辭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家大辭典》、美國《世界名人錄》(華文版)、英國劍橋《國際傳記辭典》(英文第27版)等等50餘種。前蘇聯科學院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索要過他的俄文小傳,以入《國外俄文學者詞典》(因蘇聯解體而情況不明)。

學術講座

《歐洲浪漫主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