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千

馬千(1915年--1991年),山東省昌邑縣(今昌邑市)人,曾任海軍東海艦隊修造部部長、海軍修造部副部長、修理部部長、裝備部工廠管理部部長等職。

1.革命將領

馬千(1915年--1991年),原名馬鴻志,又名馬駿,山東省昌邑縣(今昌邑市)人。國小畢業後考入昌邑縣育秀中學。中工黨員,曾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土地改革中作出卓越貢獻;建國後,先後在空軍和海軍任過職。

個人生平

1938年8月,馬千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根據中共昌濰聯合縣委關於籌建地方抗日武裝的指示,他與共產黨員董京頤等積板開展宣傳發動工作,於l2月組建了昌邑北海大隊。1939年3月,中共昌邑縣第五區支部成立,他任支部民運委員。9月,縣委選派他到中共膠東區委黨校學習,他被選為學員二隊支部書記。1940年6月,他由膠東區委黨校回到昌邑,任中共昌濰中心縣委民運部長。1941年1月,昌濰中心縣委撤銷,中共昌邑縣委成立,他任縣委宣傳部長。1944年5月,昌邑、壽濰兩縣合併為昌濰縣,他任縣委宣傳部長,11月提任縣委副書記。1945年6月,昌濰縣委撤銷,成立昌邑縣委,他任縣委副書記。8月,昌邑縣分為昌北、昌南兩縣,他任中共昌北縣委書記兼縣獨立營政委。任職期間,他組織發動民眾參軍參戰,深入開展反奸訴苦、土地改革和支前運動,為人民的革命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8年12月,昌北縣獨立營升為膠東軍區主力部隊,他任第五師十三團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先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十七師五十一團政委、師幹部部部長、海軍東海艦隊修造部部長、海軍修造部副部長、修理部部長、裝備部工廠管理部部長等職。

2.電視導演

馬千,本名馬騫,生於1980年1月22日。電視導演、製片人,舞台劇導演,媒體評論人。現為天津電視台文藝部導演、製片人,南開大學設計學院客座教師。

個人簡介

馬千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長期從事環境藝術設計及藝術史論、地域文化的研究,曾任教於天津美術學院,主講藝術史論及建築設計課程。
其主持的《風貌建築設計-意韻街區》設計,獲國際青年設計師優秀獎。其參與的“十字路口”主題等多項景觀設計作品在國內獲獎。《天津洋樓建築的人文內涵》等多篇以京津地域文化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在內地及台灣發表。現為南開大學設計學院客座教師。
曾兼任天津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台、文藝台客座播音員。編輯主持新聞台《都市青年》、《909新聞時訊》,文藝台《京劇大戲院》等節目。
2003開始兼任媒體策劃人,後轉入電視領域。曾先後任天津衛視新聞談話類節目《溝通》總編導、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愛說電影》製片人、天津電視台《中華劇院》製片人。現為天津電視台文藝部導演、製片人。其執導的電視節目及晚會多次獲得星光獎、金鷹獎等國家級獎項。
近年來,主要負責天津電視台及其他機構的文藝晚會導演。並參與多部戲劇演出策劃及導演工作。並開始對中國傳統舞台藝術進行可行性的藝術探索。並進行其電視表現相結合的挖掘整理工作。

主要作品

電視獲獎作品
衛視頻道《溝通》新聞專題(04-08年)總編導
中央電視台“為祖國喝彩”大型電視活動《山河海的激情》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文藝晚會 導演
2008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頒獎禮 導演
千秋華宴——2008中華十六省市新年音樂會
《海河歡歌》——獻給新中國成立60周年文藝晚會(天津電視台) 導演
梨園春——18省市元宵晚會 導演
金秋樂逍遙——六省市國慶晚會(中央台/天津台) 導演
梨園春潮——2009年18省市地區元宵戲曲晚會 導演
《和諧盛世-福滿天津》2010年天津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導演
2010年天津電視台元宵戲曲歌舞晚會 導演
《月上津城》2010年天津電視台中秋電視文藝晚會 導演
《華彩天津》2011年天津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導演
2011年元宵戲曲歌舞晚會(中央電視台/天津電視台) 導演
第三屆“天穆杯”全國小品大賽(2010)頒獎晚會 電視導演

廣播獲獎作品
2001年《都市青年》 主持作品
2002年《新聞909》 新聞播報作品
2007年廣播專題《應是綠肥紅瘦》 文播作品
2011年廣播專題《千古絕唱趙氏孤兒》 文播作品
文字作品
《天津洋樓建築的人文內涵》發表於《北方美術》及《文明》
《津情600年》合著
《北京四合院 天津小洋樓》專題 《北京青年報》
《青衣張火丁》合著
《北洋憶舊》

戲劇及舞台作品如下:
馬志明從藝五十年系列演出 導演
話劇《龍鳳呈祥》 執行導演
墨客原態舞台劇《烏盆記》 導演
2009年郎朗新年音樂會(天津站) 導演
2011年郎朗宋祖英新年音樂會 導演
墨本丹青版京劇《趙氏孤兒》 導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