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奧菲爾斯

馬克斯·奧菲爾斯

馬克斯·奧菲爾斯,男,1902年5月6日出生,德國導演、編劇、製片人,作品有《傾城傾國慾海花》等。獲得第27屆奧斯卡金像獎(1955) 奧斯卡獎-最佳藝術指導(黑白)(提名),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1952) 奧斯卡獎-最佳劇本(提名)。

基本資料

姓名:馬克斯·奧菲爾斯
英文名:Max Ophüls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02年5月6日
逝世日期:1957年3月26日
出生地:德國
星座: 金牛座
職業:導演 | 編劇 | 製作人

生平

德國導演。曾當記者。1919年從事戲劇,到處巡迴演出,1924年轉嚮導演,並導演200多部歌劇和話劇。1930年進入德國電影界。1933年開始進入法國拍片,1938年加入法國籍,但1940年被迫離開,轉移到好萊塢,並迷上了那裡的高效率、技術人員的專業精神,以及鏡頭的流暢,尤其是跟蹤鏡頭。其作品還喜歡採用鏡子、玻璃等物,非常光彩的背景,以反襯人物的命運。人物塑造方面,女性角色尤為出色,劇情中經常有事實的或象徵的自殺行為。
40年代末他預感好萊塢體制將崩潰,轉往法國,拍攝了四部曲,被廣泛認為是傑作,進一步證明了他的高超技巧是為戲劇服務的。兒子馬塞爾是出色的紀錄片導演。

獲獎記錄

第27屆奧斯卡金像獎(1955) 奧斯卡獎-最佳藝術指導(黑白)(提名) 快樂 Le Plaisir(1952)
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1952) 奧斯卡獎-最佳劇本(提名) 輪舞 La Ronde(1950)
第2屆威尼斯電影節(1934) 墨索里尼杯(入圍) 眾人之妻 Signora di tutti, La(1934)

作品年表

導演

Amants de Montparnasse (1958)
傾城傾國慾海花 (1955)
伯爵夫人的耳環 (1953)
快樂 (1952)
輪舞 (1950)
深仇大恨 (1950)
被捕 (1949)
魯莽時刻 (1949)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1948)
流亡者 (1947)
從梅耶林到塞拉耶佛 (1940)
太太學堂 (1940)
曇花一現 (1939)
維特 (1938)
吉原 (1937)
理財糾紛 (1936)
溫柔的敵人 (1936)
神曲 (1935)
眾人之妻 (1934)
調情 (1933)
有人偷走一個男人 (1933)
愛情故事 (1933)
Verkaufte Braut, Die (1932)

編劇

波特·嘉蘭小姐 (1989)
傾城傾國慾海花 (1955)
伯爵夫人的耳環 (1953)
快樂 (1952)
輪舞 (1950)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1948)
曇花一現 (1939)
維特 (1938)
吉原 (1937)
溫柔的敵人 (1936)
理財糾紛 (1936)
神曲 (1935)
眾人之妻 (1934)
調情 (1933)
Verkaufte Braut, Die (1932)

製作人

快樂 (1952)
溫柔的敵人 (193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