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馬俊民 (1934~)回族。甘肅臨夏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專著《翻譯理論與實踐》、《翻譯與翻譯藝術》,譯著有《偽自由書》(合譯),長篇小說《克孜爾山下》(合作),編纂《漢維詞典》(副主編)、《維吾爾語精讀》(合編)等,另有《維吾爾族寓言選》。

基本信息

1、新疆師範大學馬俊民


馬俊民
,1934年生,甘肅臨夏人。1950年入西北民族學院學習,1955年畢業赴新疆,先後在新疆省幹校、新疆語文學院、新疆大學新疆師範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從事雙語教學工作。1982年任新大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導師。教學之餘,翻譯了大量維吾爾族文學作品,共約100多萬字。主編的《維漢詞典》1985年被評為新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出版有《翻譯與翻譯藝術》等專著3部、《維吾爾寓言選》等譯著2部。1988年、1995年兩次被評為自治區優秀專家,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作協會員。

2、農業部馬俊民

馬俊民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離退休幹部局處長。利津縣陳莊鎮人,1949年4月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68年3月至1982年2月,在北京衛戍警衛二師七團工作;1982年2月至1988年2月,在北京市總隊第七支隊任職;1988年2月轉業到農業部鄉鎮企業司離退休幹部局工作,現任處長。1985年10月在武警北京市總隊榮立三等功1次;1993年、1998年兩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1978年10月出席共青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3、天津師範大學馬俊民

個人簡介

1945年生,天津市人。198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現任天津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史教研室主任,天津歷史學會理事。

研究方向

中國古代史,專攻隋唐斷代史。

科研成果

撰《唐代馬政》,這是唐代馬政研究的開創性專著;主編《新編中國曆朝紀事本末》(隋唐五代卷);參編《中國歷史概要》等。
發表論文有:《武則天朝宰相考》,對自清以來形成的武則天用人“唯真才實賢”的傳統觀點提出商榷;《唐代馬政與邊防關係》,提出了唐“三位一體”邊防體制的新見解,揭示了唐前期不重視修長城而能排除遊牧民族騎兵侵擾,進而開拓遼闊疆域的秘密。《唐與回紇絹馬貿易》,則糾正把雙方貿易說成是回紇一廂情願而唐單方面吃虧的傳統偏見,同時考清了陳寅恪、岑仲勉對《白氏長慶集·與回鶻可汗書》一段文字理解的分歧。《從唐朝實封家的衰微看中古社會的歷史變遷》,在儘可能準確的統計這些人數量的基礎上,分析他們的社會地位、相互關係及其變化,並探索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趨勢。此外,《唐代匭使院考論》、《唐代刺使軍權考》、《唐代“胡馬”引進及其歷史作用》、《唐代宦官專權與北軍馬政的關係》、《唐德宗割地與吐蕃考論》、《中華書局校點本〈舊唐書〉質疑五十五則》、《中華書局校點本〈新唐書〉質疑一百一十則》《論唐肅宗以靈武為復興基地的問題》、《補隋書〈宰相表〉兼論隋政權核心構成特徵演變及影響》等,也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或彌補了史學研究的空白。
部分論著出處:
《論唐代邊防與馬政關係》(天津師大學報1983年) 《唐與回紇的絹馬貿易》(中國史研究1984年) 《唐肅宗以靈武為興復基地問題》(天津師大學報1984年) 《武則天朝宰相考》(天津師大學報1987年) 《唐代宦官專權與北軍馬政關係》(河北大學學報1987年) 《關於唐代胡馬引進及其歷史作用》(天津師大學報1988年) 《唐代匭使院制度考論》(天津師大學報1990年) 《唐德宗割地與吐蕃考論》(東西文化論叢1996年) 《唐代刺史軍權考》(南開大學歷史系成立75周年紀念論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中華書局校點舊唐書質疑五十五則》(天津師大學報1988年) 《中華書局校點新唐書質疑一百一十則》(文史2001年第三、四輯) 《從唐朝實封家的衰微看中古社會的歷史變遷》《漆俠先生紀念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唐代馬政》(台灣五南出版社1995年版) 《新編中國曆朝紀事本末》(隋唐五代卷)主編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獲獎情況
科研項目
《今注廿四史·隋書》主編2006-2008年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重大出版工程中國曆朝“盛世”對比及啟示研究 天津社科項目2005-2007.12

4.中共鹹陽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1962年4月生,陝西旬邑人,198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2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程度。
歷任共青團鹹陽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共青團鹹陽市委書記、黨組書記、市青聯主席,中共乾縣縣委副書記(正縣級),中共興平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中共興平市委書記,中共鹹陽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省十一次黨代會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