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仲揚

馬仲揚

馬仲揚1922年5月生於山東東平,1940年在四川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先後在四川江津、巴縣、豐都、雲陽等地任教並開展抗日宣傳和進步青年的聯絡工作,後受黨派遣任重慶讀書出版社門市部主任、武漢聯營書店經理等職。原紅旗雜誌社副總編輯馬仲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基本信息

簡歷

馬仲揚1922年5月生於山東東平,1940年在四川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先後在四川江津、巴縣、豐都、雲陽等地任教並開展抗日宣傳和進步青年的聯絡工作,後受黨派遣任重慶讀書出版社門市部主任、武漢聯營書店經理等職。新中國成立後,馬仲揚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新聞出版局出版處副處長兼武漢通俗出版社社長,安徽省無為縣委書記,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思想界動態組組長、工業組組長,中共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哲學組召集人。“文化大革命”期間,馬仲揚受到殘酷迫害。1973年後,他先後任河北省委黨校副校長,北京市委黨校副校長,1982年任紅旗雜誌社副總編輯,1983年兼任紅旗出版社社長。1988年離休後,任求是研究所所長。

馬仲揚,1921年生,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人。1940年畢業於國立六中一分校師範部,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武漢三聯書店經理,武漢通俗出版社社長,中央政治研究室思想動態組組長,《思想界動態》主編,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副書記、副校長,中共中央理論雜誌《紅旗》副總編輯,《求是》研究所所長,馬列主義研究會副會長,當代中國國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英才》畫報總監事等職。1988年離休。

抗日戰爭初期,馬仲揚作為流亡學生,經河南到湖北均縣,又沿漢水經陝南到四川梓潼。1940年在國立六中一分校師範部畢業,畢業前在校內參加中國共產黨,地處國統區為地下秘密狀態。“皖南事變”後,被迫離校,到重慶參加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的進步書店工作。抗戰結束,奉調武漢聯營書店(實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分店)任經理,連連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打擊和迫害。該店同敵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尖銳鬥爭,在廣大讀者密切聯繫和支持下,成了最著名的進步書店,發行銷售了大量革命書刊。武漢解放後,任新華書店武漢分店第二經理,繼任中南新聞出版局出版處副處長兼任武漢通俗出版社社長。期間,1951年到湖南參加土地改革運動。

從1952年到1955年,調中共中央馬列學院學習,擔任9班學習委員,三年畢業後,被選調到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做理論研究工作。1958年下放安徽一年,先在碭山,後到無為任縣委書記處書記。1958年年底,調回中央政治研究室任思想動態組組長,主編向中央領導反映思想理論界情況和問題的內部刊物《思想界動態》,該刊發表過列寧反對修正主義鬥爭的長篇材料,得到毛主席的稱讚,批示在《紅旗》雜誌公開全文發表,多種報刊紛紛轉載,後由人民出版社出書。此文是馬仲揚和其他同志共同編寫的,屬名鄭言實,即政治研究室的諧音。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為陳伯達,副主任為胡繩、田家英。屬名“施東向”的評論文章,即出自思想界動態組的諧音。有幾篇書評是由馬仲揚執筆,胡繩定稿的,後來“施東向”就成了集體筆名。

1961年初,中央提倡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毛澤東親自指派了3個調查組。馬仲揚跟田家英參加浙江調查組,通過三個月調查,馬仲揚糾正了自己的盲目性、糊塗思想和錯誤觀念,學會了真正的調查研究。毛澤東在杭州聽取了田家英代表調查組的匯報,下定決心,“農村公共食堂解散越快越好”。正是這次調查,為制定“人民公社六十條”奠定了基礎。後到天津調查工業,又去山西作煤礦調查,還是田家英帶隊。這些調查,深入民眾,深入到最基層,非常艱苦,是動腦、動手、動情的複雜勞動,確實勝讀十年書。

1964年,中央新建馬列主義研究院,院長陳伯達、副院長周揚、胡繩,哲學組由馬仲揚負責。院的所有中層幹部均下基層鍛鍊,參加“四清”運動並帶領青年幹部加深對中國實際的了解。鍛鍊未了,“文革”即起。“文革”中馬仲揚挨批、被斗、靠邊,到河北寧河“幹校”勞動。1973年調河北任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副書記、副校長,1976年調北京任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副書記、副校長。粉碎“四人幫”,馬仲揚精神為之大振,思想大大解放,作為理論界的一名戰士,他傾心投入撥亂反正和真理標準討論的鬥爭。寫了不少文章在《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等發表。他參加了中共中央宣傳部召開的第一次理論務虛會,到各地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寫了許多調查報告,有些經中央領導批示後發表。

馬仲揚1981年調《紅旗》雜誌社任副總編輯,除編輯《紅旗》刊物外,還編寫了以下書籍:《偉大的歷史文獻》,即宣傳十一屆六中全會歷史決議的文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主編了兩套大型叢書:《中國城市改革叢書》,在香港印製精美畫冊19卷,《全國百家大中型企業調查叢書》100卷;又主編了向新世紀獻禮的大型畫典《跨世紀的中國》;與人合著《馬克思主義與調查研究》、《康生評傳》、《出版家黃洛峰》、《鄒韜奮傳記》,《鄒韜奮傳記》一書1998年獲中國圖書獎;還有理論文集《學習與求是》、《學習與思考》等,分別由紅旗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重慶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等出版。之後,馬仲揚又任中國馬列主義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逝世

原紅旗雜誌社副總編輯馬仲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馬仲揚病重期間和逝世後,胡錦濤、李長春、習近平、劉雲山、李源潮、戴秉國和曾培炎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馬仲揚(1922年-2010年),原名廣存,又名以光。山東東平人。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武漢聯營書店經理。建國後,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新聞出版局副處長。1952年入中共中央馬列學院學習。後歷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馬列主義研究院哲學組組長,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北京市委黨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中國馬列主義研究會副會長,《紅旗》雜誌副總編輯。著有《學習與求是》,主編《偉大的歷史文獻》、《中國城市改革叢書》,編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