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科

香蒲科

香蒲科是露兜樹目的一科。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單獨設立一個香蒲目收香蒲科和黑三棱科,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將其合併入新設立的禾本目。 香蒲科僅香蒲屬1屬約15種,分布於溫帶和熱帶,中國約有10種,大部分產於北方沼澤地。

基本信息

簡介

長苞香蒲長苞香蒲

學名:TyphaorientalisPresl

科別:香蒲科(Typhaceae)

俗名:水蠟燭、水燭香蒲、東方香蒲(orientalcattail)。

莖:地上莖呈圓柱形,地下莖匍匐泥中。

葉:直立、線型,至頂端漸尖、長50~150cm,基部成鞘狀抱莖。

花:頂生,穗狀花序,線狀苞片,雌雄同株。雌花穗長6~10cm;雄花穗長3~5cm,顏色為黃褐色至紅褐色。

果:具長毛內有腔室的小蒴果,種子為紡錘形,具有毛絮。

香蒲科(Typhaceae;cattail)是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idae)、鴨跖草亞綱(Commelinidae)、香蒲目(Typhales)的一科。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單獨設立一個香蒲目收香蒲科和黑三棱科,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分類法將其合併入新設立的禾本目。

識別特徵

1.類似長苞香蒲(TyphaangustataBoryetChanbard),但香蒲植株相對較為矮小。

2.成熟的穗狀花序,是最容易辨認的特徵。

分布

白河、六甲、東山、麻豆、學甲、北門、關廟、仁德等地。

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在分類上屬香蒲科(Typhaceae),本科在台灣只有一個屬,即香蒲屬(Typha)。香蒲的種小名orientalis中之orient,在拉丁文的字義代表著「東方」,因此也將之稱為「東方香蒲」;又其花序如同水面上佇立著的蠟燭,因此又稱為「水蠟燭」。

香蒲為多年生高大型挺水草本植物,最高可長至3公尺,每年12月至翌年4月,是香蒲開始萌芽的季節,植物體在產生匍匐地下莖之後,可再向上直立,產生複葉的嫩芽(shoots),早春萌芽的種子,在4月便可開花,一直至8月。春夏兩季是它們生長最快速的時候,仲夏時節,大量的花粉開始釋放,秋季結果,等到秋末冬初,種子開始乘風傳播,落在合適的棲地上,便準備開始一個新的世代。

此物種的分布,以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為主,在台灣則從低海抜的山區至濱海地區都有分布,它們多半生長在澤地、河道、沙洲和溝渠兩旁,此外在廢耕的水田和魚塭邊,也都有機會看到香蒲的身影。不過,香蒲的分布,大多以台灣中、北部為主,因此在本縣較為少見,但仍有零星分布。

香蒲在淨化水質上具有良好的成效,它的葉子,可以用來編織草繩、草蓆和籃子,香蒲的花粉,在中醫學上宣稱可以入藥;此外,民間認為香蒲是辟邪之物,端午節時,會將香蒲和艾草掛在門口,以求驅邪安宅,不過本縣並不普遍,倒是在花藝行家的眼中,香蒲早已是一種展現巧藝的優質插花素材。

本科植物為水生草本,有地下莖;葉2列,線形,直立;花小,單性,雌雄同株,無花被,雄花居上部,雌花在下部;果實為堅果。有些種類的花粉、甚至全草都可以作為藥物,有的葉可供織席。

形態特徵

香蒲科植物為多年生沼生草本,有伸長的根狀莖,上部出水。葉直立,長線形,常基出,花單性,成狹長的肉穗花序,雄花集生上方,雌花集生下方,花被成剛毛,雄花有2~5雄蕊,花絲分離或結合,雌花具1雌蕊,子房由1心皮所成,1室,有1下垂胚珠。果實為小堅果,被絲狀毛或鱗片,以利散布。種子有粉狀胚乳。染色體基數x=15。

主要種類

香蒲葉寬可達2厘米,東方香蒲葉寬6~10毫米,兩種的雄花穗和雌花穗均緊相連線。狹穗香蒲葉寬7~12毫米,有時可15~20毫米;水燭葉寬5~8毫米,雄花穗和雌花穗間均有一段間隔。

經濟價值

香蒲等初生的根莖稱蒲蒻,可食用,花粉稱蒲黃,果穗稱果棒,均有消炎止血、抑菌退腫功用;葉可織席、扇、袋及坐墊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